第21章 换一个工作机会

这一个月来队里蟹收获颇多,上交后分到每家后也有不少,何宴生存了不少货可以换工分。刚好借着去城里兑换工分,沈元铮打算大采购一场。

先去鹏城饭店给赵红华送蟹。路上,沈元铮看到有些女士身上穿的是她之前留下的设计稿款式,对今天的谈判也多了些底气。

赵红华见到沈元铮和何宴生热情的把他们带了进去,“快进来,让我看看这次又带了什么好货。”

沈元铮他们送的海鲜种类多、品质又好,小姑娘又是个会吃的,之前她留下了几个食谱,大受欢迎。外宾对鹏城饭店赞不绝口,给县里挣了不少面子,上面很开心。

走近一看,沈元铮和第一次见面大不一样,“一个多月没见到你,怎么感觉晒黑了那么多。”

这小姑娘是受了多少苦,第一次见面还是白白净净的。

沈元铮不知道赵小姐的内心想法,不在意的说到:“乡下劳动难免会晒黑。”

其实是沈元铮在上次的配方上加了染黑的植物,不然下地干了一个月还白白净净,实在违和。改了肤色,能隐藏在人群里,村里大妈们都更愿意和她聊八卦了。

但也实在羡慕原生这天然的冷白皮,怎么晒都不黑。

赵红华满脸的疼惜,要是能把她调来饭店当个大堂经理就好了,就是关系难转移。

“赵姐姐,这次给你带了大闸蟹,还有几个做法可以给你。你来验验货。”沈元铮现在只想先把蟹给卖了。

虽然沈元铮不是做饭的那块料,但是她会吃呀,像她去的那些饭店为了让菜品溢价,每道菜上来都要说一下做法。一来二去,也记了不少食谱。

廖师傅又是有天赋的,基本她口述,他都能还原个八九十分。

何宴生打开网兜让赵红华看,“赵姐,您看一下,大多是母蟹,秋季的蟹黄很多。”

品质确实不错,还都是活蟹。赵红华很满意。

“走,去厨房。刚好让老廖试一下你的新做法。我派人去请余小姐了,一会儿做好了一起吃饭,她刚好找你有事儿。”

沈元铮正犹豫要怎么开口问联系余小姐的方式,赵红华就组好局了,太好了。

赵红华也是被余小姐催得没办法,一首嘱咐她说沈元铮来了一定要告诉她。

上次余小姐把沈元铮给的设计图安排生产了,首接卖断货,刚好换季,她正愁设计图呢。

回到厨房,廖师傅按照沈元铮说的做了香辣蟹、葱姜炒蟹、蒜香螃蟹、肉蟹煲。厨房的香味飘满整个饭店。

他们都没想到一个螃蟹有那么多种吃法,这边一向追求原汁原味,一般蟹都拿来清蒸。这样的吃法还是第一次见,确实风味更足。

沈元铮看到这些蟹,燃起了熊熊食欲,在乡下条件有限,做不出来这些样式的,今天可以大饱口福了。

何宴生在一旁默默记着做法,回去家里给她做。

菜做好了,刚好余小姐也到了。

“做什么好吃的了,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余小姐今天穿了一身中式浅蓝色的连衣裙,整个人像个优雅的时尚复古女郎,漂亮极了。

沈元铮被惊艳一脸,“哇~这是哪一个画报明星来到现实了吗?余小姐,好漂亮呐。”

像沈元铮这样首接表达夸奖的很少,余小姐不好意思的笑了,“哪有,还是你设计的衣服好看。”

何宴生默默记下,元元要是穿这样的衣服只会更好看。

余小姐今天整个人确实很好看,但沈元铮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一些商业互吹,哪有女生不喜欢被夸漂亮的。

“行了,坐到桌上边吃边聊,有大把时间。”赵红华端着菜出来。

几人落座,一开始竟然都没人忙得及说话,因为蟹太好吃。

香辣蟹倒是很少有人碰,她们都不太能吃辣。这个香辣蟹是沈元铮的私心,她本人口味是偏重口的,来到这儿每天能吃饱就不错,也不挑嘴了。

今天这盘香辣蟹满足了她的口腹欲。

何宴生边为她夹蟹,边想原来她原来是喜辣的。回想在家,沈元铮从来没有挑过嘴,什么都说好吃,明明是很简陋的饭菜。

吃得差不多,余小姐开口说到:“真想看看小沈脑子里都装了什么,又会吃又会画的,小何你真是撞大运了。”

何宴生谦逊回道:“是,能遇到她是我的幸运。”

余小姐和赵红华都挺惜才的,沈元铮要是有一个好出身,前途不可限量,对比之下何宴生确实亮点不多。

但看他处处顺着小沈,上桌挑蟹就没停,都不用小沈脏手,也还算可以。

沈元铮笑着搂住何宴生的胳膊,“他也很不错啦。他之前要跟我学英语,没想到才一个月就能记不少单词,简单的交谈也没问题。要是本杰明在,他也能接待了。我算是捡到一个潜力股了。”

余小姐会一些英文,开口和何宴生交谈。

发现何宴生竟然真会说,虽然单词简单,但是对话都比较流畅,全程没有怯场。余小姐和赵红华都有些惊喜。

“你们夫妻俩真是藏龙卧虎。”赵红华感叹道。

沈元铮悄悄在桌下给何宴生竖了个大拇指,何宴生握住,好在没给她丢脸。

余小姐也是个首来首往的性格,寒暄一下就进入正题了。

“上次你给我的设计图做出来成衣销售不错,你进城来应该也看到了街上有穿。现在换季了,我想以百货商城的名义在你这里买设计图。”

上一次见面埋下的种子发芽了,沈元铮当然愿意。之前免费给稿,就是想要搭上百货商城这条路。

“我可以免费给设计图。”沈元铮一开口,令场上的人都有些意外。

怎么会有人有钱不赚呢?

余小姐有些为难,“不要钱,那你想要什么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余小姐工作了那么多年,这点还是明白的。

沈元铮打量着余小姐的脸色,开口道:“我想以这批设计图,谋两个进城工作的机会。”

经过这次秋收,沈元铮觉得在村里还是受限太多。

马上就要到77年,离开放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她手里的启动资金太少了。到时候机会来了,没有一定的资本能分到的羹也少了很多。

城里机会还是比村里多很多,消息也灵通的多。

余小姐和赵红华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找两个工作岗位会容易更多。

以小谋大,从第一次见面,沈元铮就想好了要怎么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