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住房全部改建好,刘忠又把目光投向了学堂和议事大堂。
他把阿木叫到跟前,说道:“阿木,住房改建己完工,如今学堂和议事大堂的修建也可以改建了,有没有问题?”
阿木兴奋地搓搓手,眼神中满是期待,“族长,放心吧,没问题。”
两人开始仔细规划学堂和议事大堂的样式。阿木凭借着对建筑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想法,比如在学堂设置多扇窗户以保证采光,在议事大堂搭建高台方便首领讲话。
刘忠听后连连点头,对阿木的见解颇为赞赏。
随后,他们便召集部落里的青壮年,一起投入到修建工作中。阿木发挥他精湛的木工技艺,制作房梁、门窗等。
刘忠则统筹全局,合理安排人力和物资。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学堂和议事大堂的雏形渐渐显现,看着部落里的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刘忠深感欣慰。
在这个蛮荒时代的部落里,时光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
自从公共厕所建成后,部落的环境愈发整洁,有了肥皂和香皂,族人们每个人都干干净净的,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变数。部落里备受尊崇的巫,在这个秋末冬初的时节,身体每况愈下,己然到了弥留之际。
巫的山洞外,族人们神色凝重,静静地等待着。
刘忠作为族长,更是心急如焚,守在巫的床边,寸步不离。
巫躺在阿木专门为他做的床榻上,气息微弱,他颤抖着伸出手,招呼刘忠靠近。
刘忠赶忙附身,侧着身子把耳朵凑近巫的嘴边。
巫用尽全力,从枕头下摸出一块刻着奇怪字符的龟壳,递到刘忠手中,声音沙哑地说道:“忠……这块龟壳……是通过祭祀的时候,我感应到了它的指引,然后我才带着部落来到这里的……它肯定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你一定要……好好保管……”
刘忠双手接过龟壳,凝视着上面那复杂而又神秘的字符,心中满是疑惑与敬畏。
他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巫,您放心,我定会妥善保管,不让它有丝毫闪失。”
巫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后缓缓闭上了双眼,带着对部落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部落里顿时哭声一片,族人们为失去了这位智慧的长者而悲痛万分。
在处理完巫的后事之后,刘忠将龟壳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时常拿出来端详,试图破解那些字符背后的秘密,却始终不得要领。
巫的离世,让巧姐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于是就对医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日里,她总是跟在大壮身边,学习各种治病救人的方法。
大壮本来不是部落里的医者,刘忠教会他治疗外伤之后,又把他从小说里学的中药配比,什么君臣佐使这些囫囵地给他说了个大概。
大壮却很用心记住了,然后用竹简刻录下来,不记得的字就去问刘智,然后一有空就潜心研究,慢慢地也能够用一些草药治疗常见的伤痛疾病。
巧姐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无论是辨认草药,还是研磨草药,亦或是为族人诊断病情,她都学得认真,做得仔细。
而陆燃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今天跟大壮学医,明天又去炼铜,后天又去做木工。
对此,刘忠也严厉的批评了他,告诉他这样什么都学不会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刘忠也不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巧姐对医术的掌握愈发熟练,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大壮更为优秀。
有一次,部落里的一个孩子不小心从树上摔下,腿部骨头错位,疼得哇哇大哭。
大壮尝试着为孩子接骨,却遇到了难题,孩子的骨头错位严重,难以复位。
就在大壮一筹莫展之际,巧姐走上前,仔细观察孩子的伤势,然后凭借着自己对人体骨骼结构的独特理解,以及平日里积累的经验,小心翼翼地为孩子进行复位。
她一边安抚着孩子的情绪,一边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只见她双手轻轻握住孩子的腿,找准角度,猛地一用力,骨头瞬间复位。孩子的哭声慢慢地平息下来,脸上的痛苦之色也逐渐消散。
大壮看着巧姐熟练的动作,不禁伸出大拇指赞叹道:“巧姐,你这医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周围的族人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巧姐的医术赞不绝口。
从那以后,巧姐在部落里的名声越来越大,找她看病的族人也越来越多。
巧姐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依旧每天跟着大壮上山采药,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医术。
她深知,族人的健康时刻受到各种威胁,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而刘忠在关注着部落大小事务的同时,也留意着巧姐在医术上的成长。
他深知,巧姐的医术对于部落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有更多的族人因为巧姐的医术而免受病痛的折磨。
与此同时,刘忠也没有忘记巫临终前交给他的龟壳。
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一人坐在屋内,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研究龟壳上的字符时,心中总是充满了迷茫与期待。
他不知道这龟壳将会为部落带来怎样的指引,也不知道前方等待着部落的会是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
但他坚信,只要部落的族人们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而巧姐在医术上的进步,无疑为部落的未来增添了一份保障,让刘忠对部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刘忠来到部落的广场,看着这里空空荡荡的,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他忽然想起后世广场上的盘龙柱,当下便有了主意。
刘忠立刻叫来几个打磨石斧手艺精湛的族人,说道:“你们去找一些大石头立在这广场中央,然后再把部落的图腾也刻上去。”
说着就在地上用树枝画起了龙,几人都围着仔细观察。刘忠一边画,一边给他们说要怎么刻。
族人们看明白之后领命而去,很快就找到了几块大石头,然后用牛车拉到了广场中央。
看着这么大的石头,肯定不好摞起来,刘忠就叫人搬来一堆树杆,又叫树用青铜浇筑了十几个轮子来做滑轮组,然后搭建塔吊。
在大家的努力下,石柱一点点立了起来,然后开始雕刻。
经过几天的忙碌,那五爪金龙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部落的图腾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族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这壮观的景象,眼中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