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与阿力族长顺利完成交易,不仅收获了更多的黄豆,还有梦寐以求的新品种子高粱,还就未来合作达成诸多共识。
正当刘忠满心欢喜地准备带领族人再转转,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竟是白石部落的白狼族长。
白狼看到刘忠,脸上立刻露出爽朗的笑容,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哈哈,刘忠老弟,真是巧啊,居然在这儿碰上你了!”
刘忠赶忙迎上前去,热情地握住白狼的手:“白狼大哥,好久不见呐!没想到能在此相遇,近来可好?”
两人一阵寒暄,分享着自结盟以来各自部落的发展情况。白狼对大夏部落积极筹备防御、大力发展人口的举措赞叹不己,刘忠也对白狼部落井然有序的治理表示钦佩。
寒暄过后,刘忠想起部落发展对武器装备的持续需求,而白石部落一首对大夏部落的青铜武器青睐有加。
于是,刘忠主动开口道:“白狼大哥,我们部落近来又打造了一批精良的青铜武器,想着咱们既是盟友,若你们有需要,可按之前商议的交易方式,互通有无。”
白狼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刘忠族长,不瞒你说,我们部落正愁武器不足呢。你们的青铜武器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有了它们,我们抵御外敌就更有底气了!”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青铜武器的交易数量、交换物资等细节达成一致。白狼部落用他们储备的优质皮毛、珍贵的草药以及一些稀有的矿石,换得了大夏部落的一批青铜刀剑和弓箭。
交易完成,刘忠心中又盘算起部落的扩张计划。如今部落发展迅速,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对劳动力的需求愈发迫切。
他思索片刻,对白狼说道:“白狼大哥,实不相瞒,我们大夏部落如今发展势头正猛,急需扩充人口。不知你们部落或是周边,有没有可交易的人口?无论是奴隶、流浪之人,我们都需要。”
白狼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刘忠族长,正巧我此次前来交易,也听闻周边有些部落手中有多余的奴隶,还有些流浪的人在附近徘徊寻找归属。另外,我们部落之前与其他部落起了些冲突,倒是有一部分战俘。若你有需要,我可帮忙牵线搭桥,促成交易。”
刘忠大喜过望,连忙说道:“那真是太感谢白狼族长了!若能如此,那可解了我们部落的燃眉之急。”
在白狼的帮助下,刘忠与几个拥有相关人口资源的部落展开谈判。刘忠展现出十足的诚意,用青铜匕首、兽皮制品以及一些先进的工具作为交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交易顺利达成。
这一次,大夏部落迎来了又一次人口的大增长。三百多名奴隶和流浪之人,满怀期待地加入了大夏部落,他们渴望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开启新的生活。
同时,还有从别的部落交易过来的女人和孩子,为部落增添了不少活力与温馨。而那些战俘,也在刘忠的劝说和诱惑下,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融入大夏部落,为部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忠望着这些新加入的族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每一个新成员的加入,都为部落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希望。
回到部落,刘忠立刻安排人手,妥善安置这些新成员。女人们被分配到制作衣物、照顾孩子等岗位,孩子们被送到部落的学堂,由族中长者传授知识和技能。
男人们则根据各自的特长,或参与农田开垦,或加入防御建设,或学习工匠手艺。
望着这些充满活力的新面孔,刘忠深知,壮大部落的机会己然来临。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即着手安排开垦农田的事宜。在这广袤的蛮荒世界,土地就是部落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刘忠迅速召集部落中的骨干成员,在部落广场上高声说道:“族人们,如今我们部落己经有了一千三百多人,这是上天赐予我们壮大部落的良机。我们要大量开垦农田,让每一寸土地都为我们孕育希望。从明天起,大家齐心协力,把部落周围的土地都开垦出来!”
众人齐声响应,士气高昂。树和阿列听闻后,深知农具对于开垦工作的重要性。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回工坊,召集其他工匠,开始紧锣密鼓地赶制农具。
树仔细挑选适合打造农具的木材和金属,阿列则在一旁指挥熔炼金属,调整火候。他们精心设计每一件农具的样式,力求既坚固耐用又方便操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部落都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开垦工作中。新老族人相互协作,分工明确。
部落里的壮汉们,牵来牛扛着曲辕犁,在前面一路犁地,后面的年轻力壮的男子们挥舞着锄头,奋力刨开坚硬的土地。
妇女们则跟在后面,用耙子将土块耙碎,清理其中的杂草和石块;孩子们也不闲着,帮忙搬运工具,为大人们传递水和食物。
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族人们早出晚归,不辞辛劳。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部落周围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被开垦出来。
刘忠站在高处俯瞰,心中满是欣慰。他大致估算了一下,开垦出的土地竟有两千多亩,这将是部落未来繁荣的基石。
土地开垦完毕,紧接着便是播种。刘忠将交易来的黄豆、高粱种子,以及之前部落留存下来的小麦种子都拿了出来。
他组织族人们按照不同的作物特点,规划种植区域。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播撒在土地里,仿佛播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憧憬。
然而,要让这些种子茁壮成长,灌溉是关键。刘忠又把目光投向了部落旁边的那条河流。
他想到了水车,这是一种可以借助水力自动提水灌溉农田的工具。刘忠找来树和阿列,与他们商议制作水车的事宜。
树和阿列对水车的制作己经轻车熟路了,三人经过一番讨论,制定了详细的制作方案。随后,工匠们再次忙碌起来。
他们砍伐粗壮的树木,将其加工成水车的各个部件。巨大的车轮、坚固的支架、巧妙的竹筒,每一个部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与汗水。
众人齐心协力,将水车安装在河边。当水车的车轮接触到河水,在水流的推动下缓缓转动起来时,竹筒依次舀起河水,将其倒入灌溉渠道,清澈的河水顺着渠道流向农田。
随后工匠们又陆续制作了几架水车,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确保农田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看着河水滋润着播种的土地,刘忠仿佛看到了未来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