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隐忍

大家各想心事,也就忽略了船的颠簸,这次竟然没有晕船,很快就看到赵家的大门楼了。

上岸以后,迎面遇到几个妇女在河边洗衣服,大家纷纷热情地与赵海玥打招呼,张文顺也笑容满面地只管点头。

到了家里,妈妈喜出望外,闺女出嫁快两月了,终于回来了。一把搂进怀里,心肝肉地疼着。疼了一会儿,仔细端详,天色越来越阴沉。短短两个月,闺女怎么就被磋磨成这样了?脸色煞白没有一丝血色,眼睛红肿,腮帮子似乎也是肿的。头发也是一堆茅草一样,发黄干枯,好像还有一块一块地粘结,着急扒开看看,看到了头顶地的包和干了的血迹,当下还有什么不明白,心痛得无以复加。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捧在手心,疼在心尖的宝贝回到婆家受这样的磨劫,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赵太太与赵老爷也是青梅竹马亲上加亲,与赵老爷结婚二十年,夫妻恩爱和睦,日子也是养尊处优,吃喝不愁。就是在子嗣上缘分浅薄,因为体质阴寒,不易怀孕,结婚几年才生了一个女儿,此后再也没有怀孕。多次劝老爷再纳一房,好不断赵家香火,老爷都没同意。甚至有几次把家里丫头装扮好安排进老爷房间,结果惹得从来温柔的老爷发起火来很吓人的。

自己夫妻恩爱,婆婆性格也好,因此对婆媳关系想象得还是比较简单,而且本来是顺理成章闺女是嫁给侄儿的,因而根本想不到而且即使想到也教不上所谓的婆媳相处之道,这一点就比长期富有斗争经验的三奶奶差多了。

而且像他们这样的人家,闺女只要学会管理家庭事务就行,哪需要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平日里教女儿学习女红己经非常不错了,女儿倒是饱读诗书,对以后的子女启蒙教育也有好处,谁知道嫁到那样的人家,读书女红全然不需要,只需要天天锅头灶脑做苦呢!即使做不好,慢慢学就是,何至于这样拿别人家的女儿不当人。上次回门时自己就担心的,张文顺也是保证又保证的,怎么就这样了呢?

立即让人去找老爷赶紧回来,多带点人,今天要不把那死老嫚打半死,出不了这口恶气!

然后就审问这窝囊女婿,谁知支支吾吾半天,并没说清具体原因,却知道闺女刚小产,更是心疼。小产了不是在家好好休息,而是要一路坐船颠簸送回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那死老嫚不想服侍媳妇,也舍不得买好东西给媳妇吃呗。她还这真的猜个差不多,但是她却没想到不是老太婆想躲懒,甚钱主动叫儿子把媳妇送回来的,而是两人偷偷逃跑的。

然后又想到小梅,小梅怎么没有回来,是不是也挨打了。于是张文顺就把小梅的事情说了,张文顺之所以这事毫无保留,因为他觉得这事是好事,而且跟他们加无关,是文远大哥主动看中的。可是赵太太却听出了阴谋的味道,更加不能容忍。

老爷终于回来了,听说女儿被打,也是又气又心疼,但是他却是比较冷静。

这一点相信养女儿的人家都能理解,尤其是在过去很少离婚,强调从一而终的社会,当知道闺女受欺负时,总是有一种忍无可忍还需再忍的投鼠忌器的憋屈感。因为去闹,去把老太婆打一顿固然解气,但是后续的问题怎么处理?

闺女这一辈子还想不想过日子了,如果想过日子,就不能去闹,这一闹就算闹赢了,也得罪了一大家,婆婆心里不会记恨吗?即使婆婆被压服了,但是女婿呢?无论怎么觉得他妈多么不好,但是如果他妈被打了,他心里还是会永远记恨的,娘家上门闹事本身就是让婆家丢面子,以后还怎么和这家人相处。所以,不到不得己,娘家也不会去闹。一旦闹了,那么女儿就不要回头,就抱着闺女永远在娘家的打算,俗话说一女不嫁二夫啊。父母走后,就让她孤单一人吗?

还有自己家女儿被婆婆打了,自己也丢脸啊,外人知道什么?恐怕只有看笑话的心理。而且肯定夜会有许多人认为婆家不会无缘无故的打媳妇,肯定自己也做错了事情。思来想去,还是忍一忍,或许以后就会好的。等双方磨合了,或者有个儿子了,事情就会好的。

还有,赵老爷跟太太心态不同,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他始终对张家心怀感恩,如果不是张家出手相救,他早就命归黄泉了,哪里还有今天?他当初确实是为了报恩,自己女儿无论长相、脾气、学识都是数一数二的,多少人家上赶着求娶呢?而且他当初也确实看中了二少爷的一表人才和性格温文。

原以为是好事,怎么会这样呢?而且她怎么也无法想象张三奶奶会是这样狠的人,他感受到是她的古道热肠啊。想到这里,赵老爷非但没有责骂张文顺,反而客客气气地让到客厅,茶水伺候,并陪同聊天。一方面出于对恩人的感激,另一方面,女婿是娇客啊,是女儿以后安身立命所依靠的天啊。

张文顺面对赵老爷还是异常惭愧的,一再地为没有呵护好令爱而致歉,这样做态度赵老爷还能说什么,更是一句谴责的话也没有。

算了,既然回来了,目前先住一段时间吧,等小女身体调理好再说。女婿你吃完午饭就回去吧,过两天来看看她就行。要不在这里住几天也行,或者如果你愿意,你一首住我们家我也没意见,反正我就只有一个闺女,巴不得你们以后就跟我们一起呢!

张文顺其实想既然来了,起码吃过午饭再走,丈人也非常热情客气地留了,但是人家闺女在他们家被打盛那样,哪还哪有脸在这里吃饭,人家有哪有心思招待他吃饭,不把他打一顿就好事了。当即表示马上就要回去,他只是把她送过来的。一来明天是清明节,总要去上坟的,还有商行也不能不去啊,否则人家就要把他辞了,媳妇还是麻烦岳父母多照顾了,主要是我们家都是粗茶淡饭,把媳妇亏了身子,所以我才厚颜把她送回来,请岳父母多照应。我没有照顾好媳妇,我是实在无颜啊!我以后有空就过来,反正也就隔一条河,一天几个来回都可以的。

然后就去楼上再看看媳妇,想跟媳妇好好告别,奈何岳母在旁横眉竖眼的,只好就用语言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赵老爷送出门外,关照一声一路小心之类的。然后赵老爷又说,你放心回去,我自己的闺女我肯定知道爱护好,你一有空就过来,这里也是你的家。只是有句话我要说明:闺女既然是挨打受伤回的娘家,那你家总要有个说法。往后即使休养好了,也总不能自己就回去,总要你们家那头正式来个长辈给个交代,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才能放心让女儿回去。说实话我现在真的不敢轻易再把女儿放回你们家了。我是怎么也没法想象三奶奶竟然会这样对待我的闺女。

张文顺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他是真的喜欢媳妇,现在却把媳妇放在娘家,自己形单影只地回去,回去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妈妈的怒火。

当他走到码头边时,来时的船竟然还在,于是便乘船回去了。

赵海玥重新回到娘家,自由地躺在自己闺房的床上,享受着父母的宠爱,觉得空气都是香甜的。再也不用从早到晚做家务了,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地看婆婆的脸色了,也不需要忍受大嫂阴晴不定的,笑里藏刀的态度了。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想吃什么就是什么。幸福往往是对比而来的。赵海玥觉得结婚这两个月真如一场噩梦。不知道结婚有什么好,早知道为什么要结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