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 章 新人

宫里,德妃宫中,福晋和李侧福晋一带着孩子们进来,就感觉到了一阵暖意,驱散了身体的寒冷。

德妃娘娘看到她们进来了,很是开心,吩咐身边的宫女给她们上热茶,还拿了许多小孩子喜欢吃的点心给大格格吃。

福晋和李侧福晋自然不敢在德妃这里放肆,很是恭敬的先带着孩子们给德妃娘娘请了安,这才坐下了。

一坐下德妃就高兴的说道:“等了你们好一会儿了,今日宫里热闹呢,一会儿说是还有焰火呢,可好看了,本宫也是在几年前才见过一次,前几年政事吃紧,皇上都没有心情放焰火,今年可算是好了,你们可以一饱眼福了。”

福晋赶忙接话,“是啊,今年确实是热闹,臣妾刚一进宫,就看到到处都布置的各色装饰,往年里可没有这样喜庆呢。”

德妃面上的神色有一丝的不自然,但是很快就掩住了,“今年宫里的一应布置都是太子妃装饰的,而且皇上还特意让内务府给批了不少银钱,就是想要今年的年节过的热闹一些,太子妃自然弄的比较热闹了。”

福晋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太子妃的事情,而且看德妃的脸色不好,恐怕是如今宫里的内务多掌控在太子妃的手中,这自然动了德妃娘娘的宫权,她自然要不高兴。

想着自已说这件事情无意之间得罪了德妃娘娘,她赶忙描补,“娘娘这永和宫中布置的也好看,廊上挂着的宫灯恐怕是皇阿玛特意赏的吧,之前臣妾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样式的宫灯呢。”

德妃这个时候笑了,是发自内心的笑,她身边的大宫女这个时候接话道,“还是福晋有眼光,这宫灯是皇上特意赏娘娘的,是宫里的独一份呢,谁都没有呢。”

福晋赶忙拍手称赞,“还是娘娘得皇上的爱重,我们主子爷可没有这样花心思为我做这些呢。”

德妃被福晋恭维的很是高兴,她笑了笑,很是不在意的说,“行了,只不过几个宫灯罢了,不值当什么的。老四那个人就是直愣,他的心里是没有这些的,在这方面上他是不如他父皇的,你也要体谅他一二。对了,我听说之前你们府里那个怀孕的宋氏的胎不太好,如今怎么样了?”

德妃娘娘一提到宋氏,让一旁坐着不敢插嘴的李侧福晋一下子抬起了头,她偷偷的看了一眼德妃娘娘,不知道为何德妃娘娘会记得宋氏,心中有些不忿,她都已经是侧福晋了,德妃娘娘也没有问询一二,反而关心那个宋氏。

而福晋在听到德妃询问这事儿的时候心中也是一紧,她是不知道府里发生的事情竟然这么快就传进了德妃的耳中,这个时候她赶忙回答道:“宋氏的胎如今还好,但是大夫说只能够卧床休养,不能多活动,胎像还是有些不太稳固,主子爷让儿媳看着她的胎,娘娘放心,儿媳一定会尽力照顾好她的胎的。”

听到福晋的保证,德妃点了点头,看着屋子里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孩子,一个年纪还小,说句不好听的,能不能养大还是一个未知,再加上府中 一个大阿哥,满打满算,一共才三个孩子,如今这个在肚子里就胎像不稳,也不知道能不能生出来吗?老四府里的孩子还是太少了啊。

她这样想着,也是这样说的,“你们府里的孩子实在是太少了,这是你做福晋的不称职,没有做好。府里的孩子大了的就弘晖一个,还有一个大格格,剩下一个还小,一个还没有出生,实在是不像样,这样吧,我这段时间也物色了几个人家,都是上一次选秀留牌子的人,还没有指人,就给老四吧,让她们好好给老四绵延子嗣,等到过了年,我就把人给送过去,你记得安排一下。”

福晋赶忙应下,虽然是她当时求来的,但是如今正是大年下的,德妃娘娘就不能过了年再说这事儿吗?非要当着李侧福晋的面说她的不是,实在是让她面色有些不好。

不过她也不敢说什么,只好应下。

“额娘放心吧,臣妾回去就让人安排好屋子,真是臣妾做的不好,这事儿还要娘娘操心。”福晋恭敬的说着。

“行了,都是为了老四,我也不多说你什么了。对了这一次我选了两个人,一个是满洲大姓,钮祜禄家的,你们府里的格格身份都有些低了,全是汉军旗的也实在不像样,这位还是我特意求了贵妃才要来的,还有一个耿氏,听说长的花容月貌的,应该能得老四喜欢。我人是给你们安排上了,你也要督促着老四,切记子嗣之事不能轻乎。”

“是,臣妾记得了!”福晋如今的面色也不好。虽然是她同娘娘说府里想要进几个人,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娘娘竟然会塞进来一个钮祜禄大姓的格格,若是这个格格生了孩子,可能会影响她弘晖的地位,这是她不想要看到的。

之前想着进来几个人分一分李氏的宠,让李氏不要那么嚣张,万万没有想到这把火还烧到了她的身上,实在是让她有些愤懑。但是这是德妃娘娘亲自安排的,实在是容不得她多说什么。

福晋这头不满,李侧福晋在听到府里又要进新人的时候更是不满,差点没有控制好自已脸上的表情。这府里的叶氏就已经让她如临大敌了,还是这一段时间主子爷才重新来她这里了,她还没有彻底把住主子爷的心,如今又要进人了,这可如何是好。

更何况还有一个钮祜禄大姓的格格,那岂不是会威胁到她侧福晋的地位,还有一个是德妃娘娘亲口夸的花容月貌,可能也不好惹,如今她真的感觉处处都是和她作对的人。

那边的叶氏,这边又新来两个,感觉处处都是针对她的。

这番话说完,这殿里怕是只有德妃是满意的,福晋和李侧福晋没有一个人满意,看来今后的府里又要生出波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