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目标

它们不仅是材料的革新,更是对战机整体性能的全面升级,为国内空天的战斗力提升提供了巨大助力,让他们将在世界航空领域的竞争中,拥有了更强大的底气与实力。

杜老扶了扶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赞许:“竞株,你总是想我们所想,想我们之前!”从第一个研发项目的精密研发计划,他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竞株看得远,做得精的作风,这份良好习惯,一直在贯穿着竞株每一个研发项目,竞株已然是一个成熟的科研领航人!

“还有航电系统的集成,如何让各个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还需要再仔细优化一下。”

姜竞株转身调出电磁环境模拟图,图纸上,姜竞株用红蓝交错的波纹模拟战场的暗流:“这就像在雷暴中搭建一座永不倒塌的桥梁。”她指着图中闪烁的干扰源,“未来现代空战的电磁环境比十年前复杂百倍,敌方的电子干扰就像无形的子弹,随时可能瘫痪我们的航电系统。

如今我们的航电系统暂且够用,但是并不会一直够用,电子发展进程,使我们都能感受到的迅猛!

未来,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智能屏蔽系统,就像给航电设备穿上智能铠甲。”她快速切换图纸,展示出初步设计图,“这个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干扰信号,自动调整频率和波形,就像变色龙适应环境一样,让各个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

这是姜竞株的最新设想,目前可能不能一步到位做到,但是,方向还是要有的,基础还是要先铺垫的,没有这种预先看远意识,就很容易落后挨打,吃大亏!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思考沉默,只有哗哗的手稿翻阅和笔记记录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许久,武望材若有所思,慎重问询:“姜总,您觉得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会偏向进攻还是防御?”

姜竞株望向窗外的试验场,远处他们的新战鹰还在正在跑道上滑行,机翼划破空气的呼啸声隐约传来:“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探测与隐身,本就是矛与盾的永恒较量。有矛必有盾,更先进的探测手段,更先进的隐身方式,是目前开始逐步开始的技术概念,也是未来战机必备手段。”

她的声音里,难得带着战略家的深邃,“我们既要让己方之矛,锋利到能穿透任何防御;也要让己方之盾,坚固到能抵御任何攻击。就像《孙子兵法》说的,‘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未来的空战,是科技与智慧的全面博弈,我们每一个技术突破,都是在为国家的蓝天筑起新的长城。”

他们唯有,让己方之矛胜过彼方之盾,让己方之盾,胜过彼方之矛。己方之矛攻彼方之盾无往不利,彼方之矛,永攻不破己方之盾!才能在大国之争之中,拥有决定性话语权,拥有足够的底牌,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更先进,哈哈,这也是咱们,必胜所追求的目标!”涂振邦摊手理解朗声笑出声来,眸光深邃又欣慰,他们投身科研,不发隐姓埋名,就如姜总如今,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这个宏大目标!

而如今,他们正在用先进的成果,去践行他们的追逐!

暮色渐浓,办公室的灯光下,是所有人炙热的心。

武望材看着眼前这些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看着他们后继有人,惊才绝艳的姜总心中涌起一股热流。那些堆积如山的手稿、无数次失败的试验、熬红的双眼和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姜竞株眸光沾染笑意氤氲,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值得!

因为她知道,他们正在书写的,不仅是战机研发的新篇章,更是一个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壮丽史诗。

窗外,新战鹰的轰鸣声再次传来,姜竞安正驾驶着战机完成最后一圈巡航,安全降落。机场灯光洒在战机的机翼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对科研工作者最好的致敬。

而在办公室里,姜竞株已重新沉浸如推演研发之中,她很欢喜,在科研世界里探索,而在蓝天之上,还有更多的奇迹等待着他们去创造。

暮色悄然爬上窗棂,住宿区的灯光逐渐随着夜色深沉熄灭,将木头玻璃染成暖绿色。

姜竞株揉了揉发酸的脖颈,目光还停留在材料推演结构图之上,那些细密的结构,于姜竞株的意识星海模拟映射,如同微观世界的银河。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尹镇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麦乳精走了进来,瓷杯外壁凝结的水珠顺着杯身滑落,在他掌心留下的痕迹。

“珠珠,累不累?”尹镇的声音像三月的春风,温柔又带着心疼。他小心翼翼地将麦乳精搁在堆满图纸的桌角,特意避开那些用红笔圈出的关键数据,生怕碰乱了爱人的心血。麦乳精醇厚的香气顿时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混着纸张的油墨味,竟意外地和谐。

不等姜竞株回答,尹镇已经走到她身后。他的手掌覆上她紧绷的后颈,指腹轻轻按压着僵硬的肌肉,动作轻柔又熟练。“你啊,每次一投入工作就忘了时间。”他的语气里带着嗔怪,却掩不住满满的关切,“今天在会议室讲了整整三个小时,嗓子都哑了吧?”说着,他用拇指轻轻她耳后的穴位,试图缓解她的疲惫。

姜竞株靠在椅背上,享受着这片刻的放松。她能感受到尹镇指尖的温度,那是比任何精密仪器都温暖的存在。在科研的道路上,她习惯了与数据和公式为伴,习惯了在失败中独自摸索,但尹镇的陪伴就像黑夜里的灯塔,总能在她最疲惫的时候给予慰藉。

尹镇一边按摩,一边想起这些日子姜竞株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