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岁的凡凡煞有介事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和奶奶结婚。”爸爸逗趣地说:“你也不想一想,我怎么能让你跟我的妈妈结婚呢?”凡凡很不服气,“那你为什么就能跟我妈妈结婚呀?”
爸爸一下子被问住了,愣了几秒后,他蹲下身来,与凡凡平视,耐心解释道:“凡凡啊,这结婚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爸爸和妈妈结婚,是因为爸爸和妈妈互相喜欢,而且我们都已经长大,到了可以照顾彼此、组建家庭的年纪啦。奶奶呢,是爸爸的妈妈,她已经有爷爷陪伴过,现在年纪大了,需要咱们一起照顾她,让她开开心心的,可不是用来结婚的哦。”凡凡似懂非懂地眨眨眼睛,小脑袋里却依然装满疑惑,不过还是乖巧地点点头说:“哦,那我知道了。”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没过几天,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着一场浪漫的婚礼。洁白的婚纱、帅气的新郎,还有那满场的鲜花,让凡凡看得目不转睛。看着看着,他突然又跑到爸爸跟前,拉着爸爸的衣角问:“爸爸,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像电视里的叔叔一样结婚呀?”爸爸笑着把凡凡抱到腿上,说:“等凡凡长得高高的,能自已赚钱养活自已,还学会照顾别人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结婚啦。不过这中间可有好多好多年呢,你要先去学校学好多好多知识。”凡凡皱着眉头,小手掰着手指头算:“那要学多少知识呀?是不是比我的玩具还多?”爸爸被他这天真的模样逗乐了:“对呀,比你的玩具多多了,所以从现在起,你每天都要乖乖上学哦。”
这时,奶奶从厨房端出一盘水果,凡凡立刻从爸爸腿上跳下来,跑去帮奶奶拿水果。奶奶笑着说:“凡凡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凡凡仰起头,一脸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长大了要给你买好多好多水果,还有漂亮的房子,让你住。”奶奶感动得眼眶泛红,亲了亲凡凡的脸蛋:“凡凡真乖,奶奶就盼着你快快长大。”凡凡得到表扬,心里美滋滋的,又跑回爸爸身边,悄悄说:“爸爸,我还是想和奶奶结婚,这样就能一直照顾她了。”爸爸无奈地摇摇头,轻声说:“凡凡,照顾奶奶不一定要结婚呀,咱们是一家人,只要你一直爱奶奶,听奶奶的话,奶奶就会很幸福啦。”
日子一天天过去,凡凡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有一天,幼儿园老师组织孩子们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新郎、新娘、爸爸妈妈等角色。凡凡毫不犹豫地举手要当新郎,老师问他想和谁结婚,凡凡大声说:“我要和我们班最漂亮的小美结婚!”小朋友们听了,都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老师也忍不住笑了,问他:“为什么要和小美结婚呀?”凡凡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小美每天都给我分享她的糖果,还帮我画画,我喜欢她。”
放学回家后,凡凡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还一脸期待地问:“爸爸妈妈,我什么时候能真的和小美结婚呀?”妈妈笑着说:“凡凡,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玩结婚游戏是很开心,不过这可不是真正的结婚哦。等你长大以后,如果还喜欢小美,而且小美也喜欢你,你们都变成很优秀的大人,那时候才可以考虑结婚呢。现在呢,你就和小美做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好不好?”凡凡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要和小美一起好好学习,变得更厉害。”
随着凡凡慢慢长大,他对结婚的概念也逐渐清晰起来。他开始明白,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在一起,更意味着责任、陪伴与相互扶持。有一回,他看到爷爷生病住院,爸爸忙前忙后地照顾,妈妈也在家里做好饭菜送去医院,一家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那一刻,凡凡似乎真正懂得了家庭的意义,也理解了当年自已那些幼稚又可爱的想法。
多年后,凡凡长成了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在大学里遇到了心仪的女孩。当他带着女孩回家见父母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起凡凡小时候那些关于结婚的趣事,笑得合不拢嘴。凡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那时候真是不懂事,现在才知道,找到一个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起走过人生的伴侣有多不容易。”爸爸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地说:“是啊,儿子,婚姻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用爱与责任去铺垫每一步。看到你现在长大懂事,找到自已的幸福,我们也就放心了。”
这一场由凡凡童言无忌引发的关于“结婚”的讨论,贯穿了他的成长历程,从最初懵懂天真的想法,到逐渐理解婚姻背后的深刻含义,不仅让人忍俊不禁,也折射出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教育下,孩子对于人生大事认知的逐步成熟,见证着一个家庭爱的传承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