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40 岁才念大学,总觉得自已年纪太大了一些。一天早晨,我对丈夫叹称自已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连老师都比我年轻。他却说:“可是从我的观点来看,居然还有女大学生肯跟我约会,真过瘾!”
我一听,瞪大了眼睛,抬手佯装要打他:“你这没正经的,胡说什么呢!我在这儿感慨,你倒好,拿我打趣。”丈夫笑着抓住我的手,把我拉到怀里:“我这不是看你愁眉苦脸的,逗你开心嘛。你想啊,40 岁又怎么了,你有勇气重回校园,追求知识,这多了不起,那些小年轻还不一定有你这股劲头呢。”我靠在他怀里,心情稍稍平复了些,嘴上还是嘟囔:“话是这么说,可每次上课,看着周围那些青春洋溢的面孔,我就觉得自已格格不入。”
开学没多久,学校组织了一场亲子运动会,说是鼓励学生带家属一起参加,增进交流。我有些犹豫,跟丈夫商量:“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去参加这个会不会太尴尬?”丈夫却拍着胸脯说:“怕什么,有我陪你呢,咱就当去凑凑热闹,顺便让他们见识见识咱的风采。”
到了运动会那天,我和丈夫一出现,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我别扭地拽了拽丈夫的衣角,丈夫却昂首挺胸,拉着我大大方方地跟同学们打招呼。比赛开始后,有个接力赛跑项目,要求每组必须有一名家长参与。丈夫自告奋勇地报了名,站在起跑线上,还冲我眨眨眼。哨声一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虽然身姿比不上那些年轻小伙矫健,但那股拼命的劲头赢得了阵阵喝彩。跑回来把接力棒递给我时,他喘着粗气说:“老婆,加油,咱可不能输!”我被他的热情感染,奋力奔跑,那一刻,我似乎忘记了年龄的差距,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
然而,校园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随着课程逐渐深入,学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门专业课,无论我怎么努力,作业成绩总是不理想,这让我十分沮丧。晚上回到家,我把书本一扔,瘫倒在沙发上,唉声叹气:“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读书了,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学不会。”丈夫坐到我旁边,拿起我的作业本看了看,安慰道:“别灰心,这才刚开始,谁还没个学习曲线呢。你看,这里的问题主要是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我陪你一起重新梳理一遍。”接下来的几个晚上,丈夫都陪着我挑灯夜战,他虽然不懂专业知识,但总是耐心地听我倾诉难题,给我递茶倒水,还时不时讲个笑话逗我放松心情。
期中考试临近,我更是焦虑得不行。有一天,我无意间听到几个年轻同学在背后议论:“那个年纪大的阿姨还真拼啊,不过都这岁数了,学了也没什么用吧,还跟我们抢资源。”这话像针一样刺痛了我,我满心委屈地回到家,向丈夫哭诉:“我是不是真的不该来上学,他们都在笑话我。”丈夫听完,气得脸都红了,当即就要去找那几个同学理论,我赶忙拉住他:“算了,别去惹事,本来就够引人注意的了。”丈夫紧紧握着我的手:“你别管他们怎么说,你做这件事是为了自已,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你付出的努力,追求梦想的勇气,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珍贵。”
在丈夫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更加刻苦地学习。期中考试成绩公布,我的成绩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达到了中等水平,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我兴奋地跑回家,把成绩单递给丈夫:“你看,我做到了!”丈夫一把抱起我,转了好几个圈:“我就知道你行!我老婆最棒了!”
校园生活也给我们的夫妻关系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有一次,我和小组同学一起做项目,需要经常留校讨论,有时候回家很晚。丈夫嘴上没说什么,可我能看出他心里有些失落。一天晚上,我结束讨论回到家,发现丈夫坐在黑暗的客厅里,一脸郁闷。我打开灯,坐到他旁边:“怎么了,老公?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丈夫委屈地看着我:“你最近回家这么晚,我都感觉不像个家了,我这心里空落落的。”我心里一酸,抱住丈夫:“对不起,老公,是我忽略了你的感受。项目快结束了,以后我一定多抽时间陪你。”从那以后,我更加注意平衡学业和家庭,每天都会和丈夫分享校园里的趣事,让他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也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敬佩我的毅力,从不因年龄而对我有偏见。而丈夫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理解我的追求,我们的感情愈发深厚。毕业那天,我穿着学士服,站在校园里,丈夫拿着相机,不停地给我拍照,眼中满是骄傲:“老婆,你看你多漂亮,这几年的努力都值了。”我望着他,眼中含泪:“没有你,我坚持不下来,谢谢你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
这一场 40 岁开启的大学之旅,有过自我怀疑,有过外界的质疑,有过学业的阻碍,更有夫妻间的情感波澜,但最终都化作了成长与幸福的基石,让我们在人生的后半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