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喜怒无常,一会儿对孩子关怀备至,一会儿又无端指责,孩子无所适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
我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双手紧紧抱住膝盖,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窗外,狂风呼啸着拍打着玻璃,仿佛也在为我此刻的心境奏响悲歌。房间里昏暗无光,仅有从门缝透进来的一丝微弱光线,却也无法驱散我心中的阴霾。
就在刚才,饭桌上还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母亲微笑着给我夹菜,眼中满是慈爱,轻声叮嘱我多吃点,说我最近学习辛苦了。我沉浸在这片刻的温暖中,以为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一顿温馨的晚餐。可转眼间,一切都天翻地覆。仅仅因为我不小心碰倒了水杯,水洒在了桌上,母亲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那温柔的面容扭曲得可怕,她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将来还能干什么?”
我惊恐地望着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想要辩解,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手中的筷子“啪嗒”一声掉落在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我慌乱地弯腰去捡,却感觉母亲的目光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在我的背上,灼烧着我的肌肤。
这样的场景,在我的生活中早已是家常便饭。小时候,我兴高采烈地拿着考了高分的试卷跑回家,想要得到母亲的表扬。她接过试卷的那一刻,脸上确实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一把将我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嘴里说着“宝贝真厉害,妈妈就知道你行”,还特意去买了我最爱吃的糖果。我满心欢喜,以为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可没过几天,当我在玩耍时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揪着我的耳朵,大骂我不懂事,把新衣服弄坏了,全然不顾我疼得哇哇大哭。
上学后,每次考试前,母亲都会格外温柔,给我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帮我整理书包,还轻声安慰我不要紧张。可一旦成绩公布,如果没有达到她的预期,等待我的就是一场铺天盖地的责骂。她会把试卷摔在我脸上,指着分数咆哮:“你看看你,怎么考得这么差?我每天这么辛苦供你读书,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我站在那里,低着头,泪水模糊了双眼,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恐惧,却又无力改变。
长期生活在这种喜怒无常的环境下,我的精神逐渐变得脆弱不堪。在学校里,我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任何事惹来同学的嘲笑或老师的批评,因为我知道,那种被指责的滋味有多难受。课堂上,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敢轻易举手发言,害怕答错后会遭到母亲更严厉的责骂。渐渐地,我变得孤僻内向,没有朋友,总是独来独往。
有一次,学校组织亲子活动,我满心期待地希望母亲能陪我一起参加,让我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快乐的一天。活动前一晚,我怯生生地跟母亲提起,她爽快地答应了,还帮我准备了小零食,我高兴得几乎睡不着觉。可第二天,当我早早起床,穿戴整齐等待母亲时,她却突然反悔了,不耐烦地说她有事要忙,让我自已去。我眼巴巴地望着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哀求她能不能改变主意,可她却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失魂落魄地一个人去了学校,看着同学们和父母欢声笑语,我的心像被千万根针扎着,痛得无法呼吸。那一刻,我觉得自已是这个世界上最多余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痛苦并没有减轻,反而愈发沉重。青春期的我,开始有了自已的想法和主见,偶尔会和母亲产生分歧。每当这时,她就会大发雷霆,说我翅膀硬了,不听话了,甚至会翻出旧账,把我过去所有的错误都数落一遍。我试图和她沟通,告诉她我内心的感受,可她根本听不进去,总是沉浸在自已的情绪里,肆意发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本以为能逃离这个让我痛苦不堪的家,开始新的生活。可母亲的电话却像噩梦一样,时不时地打来。有时是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语气轻柔得像小时候那样;有时却是因为一点小事,对我破口大骂,全然不顾我身边还有同学。我在电话这头,只能默默忍受,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
大学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独立生活。我租了一间小小的公寓,虽然简陋,但却让我有了久违的安全感。我努力工作,试图忘记过去的伤痛,可母亲却依然如影随形。她会突然出现在我的公寓门口,要求住进来,说是想我了。刚开始,我心软地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她又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和我大吵大闹,最后摔门而去。
再后来,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家里照顾她。在病床前,她虚弱地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愧疚:“孩子,妈妈对不起你,以前对你太不好了,你能原谅妈妈吗?”看着她憔悴的面容,我心中的怨恨瞬间消散,只剩下无尽的心酸。我点点头,轻声说:“妈,我原谅你了。”
然而,母亲的病情并没有好转,最终还是离开了我。我站在她的墓前,望着那冰冷的墓碑,泪水止不住地流。那一刻,我心中五味杂陈,虽然过去的生活充满了痛苦,但她毕竟是我的母亲,我曾渴望她的爱,渴望一个温暖的家。如今,一切都随着她的离去而结束,只剩下我,带着满心的伤痛,在这冷漠的人世间,孤独地前行,试图拼凑起那些破碎的过往,却发现,每一片回忆都带着血与泪,让我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