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改组机构,那有一个疑问,包括我自已,为什么要改组机构,改组机构的用意到底是为什么,这对于当政者来说或许真的很重要,但我们这些普通人确实是很难理解的。前面我们说参政和参议院被分成了参政院和参议院,这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看似很合理,因为两个机构都作为大机构,必须要分开避免一家独大,所以这次的改组是有理由的。蒋正作为当政者他想要取消对自已不利的机构是正常的,加之如今是近现代不再是当初的封建社会了。
多说无益,我们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多少都知道明朝,也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一步一步的从一个贫农走向出家之路,再从出家到起义再到成为起义首领,最后建立大明王朝。而他为了巩固皇权而杀掉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名臣,这个在历史上称为“胡惟庸案”,那杀了胡惟庸这个人和蒋正改组机构有什么关系呢?那大家就要知道一点胡惟庸也好李善长也好他代表什么,毫无疑问他们都代表相权,大家学过历史的都知道,自古相权和皇权是相互制约的,从“丞相制度”最早建立到大明废除丞相制度,这么多年他都是制约皇权的,因此皇帝肯定想废除的。而丞相在古代代表着百官,你说他算不算代表大的机构,所以朱元璋名义上是杀胡惟庸,其实是想废除丞相制度,使皇权至上。
说到这个丞相制度,那我们今天就借这次机会给大家唠唠这个制度的故事吧。说到丞相制度,大家肯定会想到秦朝,觉得秦朝是建立这个制度的国家,但是这个丞相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了,而管仲没错就是齐国的管仲,他就是最早的丞相,但是这时“丞相”一词还不代表“官”,换句话说这时丞相还不是职务,要到秦朝才算是正式建立。所以大家明白了吧,不要觉得丞相只是在秦朝才出现,而他始于春秋,成于秦朝,废于明朝,明白了吧。
言归正传吧,我们还是回到蒋正的统治时代吧。蒋正之所以改革清政党的职务名称,其实很简单,他想如今是他执政时期,必须要建立一些他的“执政标志”,毕竟好歹他也是g国开国第二总统。比如说清朝的雍正,他建立了军机处,间接拿到了军事大权等等吧。所以蒋正知道清政党委员会的性质不能改,毕竟党大于一切,所以他就想改一下名字,这样也能说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
可以说蒋正是个不折不扣的“权力享受者”,他立即召开了国家改组机构委员会,又把军事委员会的高级将领招了过来,他没有明目张胆,而是将开会的地点放在了自已家里。每个机构的人员不能超过一个但是不能没有人来,所以这次会议毫无疑问是秘密进行的,而且他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毕竟党这个字不是一般人可以提起的。会议开了一个小时,蒋正也是表达了自已的意见,当然了国家改组机构委员会的二把手表示“总统我虽然知道自已是唯一一个不同意的,但是我是有原因的我是为您好,党不会有过大的影响,您要是改革职务,那就改几个大头吧,别全改了啊,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后来又经过了一次讨论,蒋正决定采取此办法。
蒋正以“党内大事”临时召开大会,知道党的规则的朋友都知道,党的会议不是想开就开的,只有大事或特殊原因才能开。刘宁知道这次开会肯定没好事,但是他没想到,蒋正这家伙把主意打到清政党委员会了。蒋正说:"我只改几个职务,其他不变,现在投票。”经过会议投票决定将清政党委员会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改为清政党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第三书记改为清政党委员会党政事务部主任,其他不变。
会议结束后,所有人松了口气,不知道是谁说了句“还好没有大变革,蒋正这次还是很收敛的。”当然此人后来的下场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