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姑王凤霞

大妹文红听到妹妹的话一下愣住了,差一点忘记把菜倒入锅里,还是奶奶提醒才回过神来,这个事情太大了哪有那么容易啊,

提到进城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心动的,就算是吃的和村里差不多,但最少不用下地干活啊,农忙那段日子是最幸苦的,最开始下地干活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笑着坚持到下午的。

“你去玩吧,马上就要吃饭了,”文红毕竟大了,心里可以隔得住事情,虽然知道是哥哥的好心,但去城里哪有那么好去的,

“爹,娘,我回来看你们了,”院外传来的声音。

“奶我听着像大姑的声音,我出去看看,”文香听到动静说了一声就往外跑,

跑出院子几步地就听到了文香的叫喊声,“爷爷,奶奶,大哥快点出来,是大姑回来了啊,”

爷爷往王福智一共有五个孩子,三儿两女,最大的就是大伯王立义,还有王卫民的爸爸王立权,还有三叔王立章,另外就是两个闺女,

大闺女王凤霞今年40岁,嫁人道离王家哇十来里路的刘家村,现在马上就要做奶奶的人了,基本上是每个月都会回来,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对王卫民兄妹也很好,尤其是对王卫民那真的比儿子还要好,

王卫民在屋里也听到了大姑的声音,还没敢确定,小妹文香的在喊一声就确定了,也就急急忙忙跑了出来,

看到大姑王卫民就快速上前抱住大姑说道,“大姑我都想你的,”

“傻小子都这么大了,好了没见大姑手里还拿着东西吗,”大姑王凤霞轻轻的拍了拍王卫民的后背说道,

好一会王卫民才放开大姑,接过大姑手里的东西,拉着大姑的手就往家走去,“大姑,你今天怎么来了啊,”

“还不是你吗,上午我听人说你摔到昏迷不醒,我来不及收拾去往家来了吗。”大姑看到王卫民没事笑呵呵的说道,

“已经没事了,只是摔懵了,我都去厂里报到去了,”王卫民为了让大姑放心,说出自已已经上班的话,

大姑看了看王卫民身上穿的工作服,就确定这个侄子没有说谎,“嗯,没事就好,你告诉大姑真的是摔的还是。。。。。。”

王卫民不想把这个事情告诉家人,不然肯定担心,笑呵呵的说道,“就是摔的,你放心吧大姑,”

“你骗不了我,那两家坏东西是不是又来找麻烦了,”大姑小声问道,

说着已经进入院子了,两个人自觉的没有在说起刚刚的话题,而是对爷爷奶奶说道,“爹娘,我回来看看你们,”

“来就来,你怎么还带东西啊,你们家也不容易。喜成年底都要结婚了,”奶奶看着王卫民手里的布袋子,抱怨的说道,

大姑上前拉住奶奶的手说道,“娘,在不易还能一点粮食拿不出来啊,你和爹放心吃,这些东西家里还是有的。”

“每次都这么说可是她听过吗,行了,孩子估计都饿了快点吃饭吧,”爷爷站在门口看着大闺女笑呵呵的说道,

大姑来到屋里才看到了自行车,惊呼道。“爹,咱家哪里来的自行车啊,”

“还不是卫民上班了吗,他现在是第一纺织厂的采购,自行车是公家给他配的,”爷爷坐下后笑呵呵说道,

大姑听到王卫民是采购,先是一愣,立刻转身双手捏着王卫民的脸说道,“哎呀 ,我们家的卫民出息了,做采购员了,那可是八大员啊,以后不用大姑操心了,”

王卫民明显已经习惯了大姑双手捏着自已的脸了,笑呵呵的说道,“嘿嘿,大姑以后不止不用操心我,我还能照顾你那,”

大姑王凤霞听到王卫民的话后,做到桌子的另外一边说道,“我才多大年纪啊,不需要你照顾,你把文香和文红照顾好就行了,”

“行,听大姑的,但是我作为晚辈的孝敬你可不能不要的,”王卫民站在大姑身后,下巴枕在大姑的肩膀上说道,

“行,你有这个心就行了,不枉大姑照顾你这么些年,行了快去盛饭吧,我都饿了,”大姑催促道,

王卫民没动还是保持原来的姿势,说道,“估计还没做好那,做好了奶奶肯定就喊了,大姑,表妹怎么没跟你一起来啊。”

“她要跟来的,我没带她 ,我着急忙慌的路上哪还能等她啊,等下次我带她吧,”大姑笑呵呵的用手拍了拍王卫民的头说道,

“凤霞啊,你们那边地里怎么样啊 ,活应该不多了吧,”爷爷开口问道。

大姑家庭条件不错,大姑父是木匠,从小大表哥也跟着学,所以一家两个木匠日子在村里也是数的上的,平时在公社打点农具啥的拿的都是最高的工分,中午还供一顿饭,

“嗨,不都是这样吗,今天少雨水,都在想办法往地里灌水那。爹咱们家这应该还好吧,毕竟边上就是大河啊,”大姑倒是有点不在乎,毕竟家里的粮食啥的都还不错。

爷爷抽着旱烟说道,“是啊,我看最近半个月大河里水位下降不少啊,如果月底在不下雨我估计咱们也要挑水抗旱了,”

说爷爷就是一脸的愁容,如果年成好大家都还能照顾一下,下面大家都坐着最累的活,说啥你也不能在像原来一样啊,

听到这个王卫民就再次提出转户口的事情了,“爷爷,你就同意吧,我把文香和文红户口转到我名下,这样她们两个都能吃到定量了,

如果村里收成有啥问题,我们在城里省一点还能拿回来照顾一下家里面,不然就我一个有定量再节省又能节省多少啊。”

大姑听到王卫民的话明显有意动,说道,“你坐好了,多大了还跟孩子似的啊,马上都能结婚了,”

王卫民没办法只能不情不愿的坐到大姑的边上,“我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我在院里了解了一下,大家都是这样的,完全不用担心的,”

大姑想了想开口说道,“卫民你说说你的想法,如果行大姑就同意,别管你爷爷的意思,”

王卫民知道大姑说话在爷爷那边还是很好用的,能当一部分家的,

“大姑,我问了公安了,现在文香和文红都还没满十八岁,户口还可以跟着我的,明年估计就办不下来了,

还有定量是一方面的想法,最主要的是先把她们户口转到四九城,我想着文红明年十八岁了,有城市户口我到时在找我同学帮忙看看能不能找个工作,不求正式工就是临时工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