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拿什么养活你,我的儿子?

吓唬归吓唬,老刘氏和张德财到底不敢真的把大房一家分出去。

毕竟,家里的很多农活,还要靠张立春去干呢!

李氏的绣活不错,也是家里的一大收入来源。

家里的打猪草、挖野菜、喂鸡喂猪...也少不了大房的几个丫头。

所以,老两口即便被张立春怼的丢了里子面子,到底还是咽下了这口气,认下了这个现实!

可在对待李氏提出的,要公中拿点银子想办法安葬秦香莲的事情上,老两口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分钱不出!

而且,他们咬了牙印,声明了这是原则问题,绝不妥协!

张立春和李氏也没有再坚持!

而是回了自已屋,李氏拿了大房的几乎全部体已钱,让张立春去镇子上买了口像样的棺材,两口子连夜把秦氏葬在了楚台子村的后山上。

一处风水相对较好的位置。

还树了一块用木板写上字的墓碑。

两口子在秦香莲的坟前,烧了香,摆了供品,祭了奠。

除了他们夫妻俩,老张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帮把手,露个面。

包括负心汉张立冬。

搞定了这一切,张立春和李氏两个人累得精疲力竭,可心里好像是有一股熊熊烈火一样,燃烧不止,激动不已。

终于,他们俩也有自已的儿子了!

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绝户头了!

再也不用忍辱负重了!

当他们俩相依相偎的推着车子,步履匆匆地回到家中的时候,听着东厢房里传来的阵阵笑声,好似又充满了干劲。

推开屋门,残灯如豆!

可映入眼帘的是四张小小的笑脸。

真的!

不仅仅是大房的桃儿、梨儿、杏儿三个小丫头,就连那个才出生半天的小家伙,竟然也在对着他们两口子笑。

这孩子...太暖心了!

其实,张立春和李氏两个人,这次真的是自作多情了。

人家小不点张文兴,笑是真笑,可那是对着他的前世情人小妹妹——杏儿在笑。

可不是对着他们这对便宜爹娘。

可谁顾得上管这个啊!

反正是...他们的亲儿子...刚生下来半天的小家伙...非但没有哭...反而是咧着小嘴笑。

这不就是说明...孩子也喜欢他们这个家...喜欢他们老张家大房吗!

乐呵归乐呵,高兴归高兴,可咕噜噜直叫的肚子,一遍遍地提醒着大房一家人。

饿了!

该吃饭了啊!

“桃儿,晚上家里谁做的饭?你们都吃了吗?”

李氏蹙着眉问。

“不知道,娘,你跟爹不在家,我们没敢开门,也没有人叫我们吃饭........”

“这帮子天杀的...就饿着我们大房的孩子,他们怎么这么狠的心啊.......”

自觉扬眉吐气的张立春,对着李氏直接说:“不用理他们,你自已去做吃的,别饿着孩子........”

“单独做吃的?”

李氏眉梢一亮,就黯淡了下去:“咋做?糙米和杂粮面,都让你娘给锁着呢?上房这时候都睡了........”

“我去要!”

张立春二话不说,果断起身,就去了上房拍门。

“爹!娘!开开门,给我们拿点粮食...孩子和他娘都没吃饭呢,快一点........”

对着这灯火,听着这声音,杏儿小丫头悠悠地说了一句:“小弟弟啊,你来的太好了...爹说话都硬气了...真好......”

可她欣喜的话传到张文兴的耳朵里,却见这小家伙愣愣的 没有回应。

杏儿还以为小弟弟累了呢,她不知道的是,张文兴这家伙的脑子里,已经飞快地转了起来。

话说,自已今天可是刚刚才出生啊,听这对便宜爹娘的意思,家里穷得...连糙米粥和杂粮面都吃不起?

可他娘的!

自已好不容易胎穿一回,到明朝是来找自已的小情人来享受的!

可不是为了来喝糙米粥!

咋办?

一时间,他的小脑子里转来转去,竟然想不出来一丁点的主意!

其实,就是想到了又能如何?

他一个四五斤重的奶娃娃,还能开口说话咋着?

就在张文兴为此发愁的时候,便宜老爹张立春终于叫开了上房的门,拿着半瓢糙米和一把杂粮面,兴冲冲地回来了。

李氏笑着接回来,正要去做饭,习惯性的又看了一眼小不点,忽然就想到了一件绝顶重要的事儿。

“当家的,你只顾得要米面,咋不给娘讨要一个鸡蛋啊,咱儿子...也吃糙米粥?能不能........”

“也是!我再去!”

张立春一听,立马就噔噔噔的又去了上房拍门。

可这次任凭他怎么喊,老刘氏连理也不搭理。

不回不应,只装听不见!

等到李氏都烧起了火,熬好了粥,做好了饭,上房也没有一丝的动静。

张立春气得咬牙切齿地回来了。

李氏看他的那副模样,也不好再埋怨他什么。

只好把糙米粥熬得又稀又烂糊。

从上面小心翼翼地先撇了点米汤,眼里含着泪,想着喂一喂儿子。

没想到,不哭不闹的张文兴小朋友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闭着嘴,连张都不张一下。

这可急坏了张立春和李氏。

他们两口子第一次面对着做好的晚饭,饿着肚子却没有一丁点食欲。

焦急地看着闭着眼装瞌睡的小不点,愁坏了。

桃儿、梨儿、杏儿三姐妹也知道,这时候不能闹腾,怕烦着两个人了。

她们三小只懂事儿地吃完了自已的饭,还硬劝着爹娘吃了点,又把碗筷和锅瓢都刷干净了。

这才上床去休息。

半夜里,依稀听得张立春和李氏还在那里低声商议着,看看该怎么想办法,解决这一旷世难题。

“媳妇儿,你再好好想一想,咱村子里最近有没有谁家生孩子...能不能去借点奶........”

“没有啊,今年年景不好,别说咱村子了,就连前村后村,好像都没有啥生产的........”

“那该咋办?”

“俺再想想,实在不行的话,你去山里一趟,让咱大哥帮着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