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远征军西征欧洲

尽管联合国已经强大到占领了整个亚洲大陆,但在君士坦丁堡,它还是遭遇了来自西方的连续十字军东征。

这些十字军由欧洲各国的贵族、骑士和农民组成,他们怀着对信仰的狂热和对东方土地的贪婪,一次又一次地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试图夺回这座战略要地。

驻守在君士坦丁堡的杨金豹和姜太虚,面对十字军的进攻,毫不畏惧,坚决抵抗。

他们深知君士坦丁堡对于联合国的重要性,一旦失守,联合国在欧洲的门户将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们采取了强硬的战术和策略,誓要将十字军拒之门外。

在杨金豹和姜太虚的指挥下,联合国军队利用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构建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当十字军来犯时,他们便利用弓箭、投石机等远程武器,从城墙上猛烈地攻击敌人,给十字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同时,他们还组织精锐部队进行反击和突袭,打乱十字军的阵脚,使其无法有效组织进攻。

杨金豹和姜太虚还充分发挥了联合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术优势。他们调动了蒙古骑兵、五毒教的毒术部队等特种兵种,对十字军进行灵活多变的打击。

蒙古骑兵利用其卓越的机动性,对十字军进行快速的骚扰和包抄,使其陷入混乱;

五毒教的毒术部队则利用毒气、毒水等手段,削弱十字军的战斗力,甚至直接毒杀一些敌军将领,打击其士气。

在杨金豹和姜太虚的坚决抵抗下,十字军的进攻屡屡受挫,可以说是来多少死多少。

联合国军队的英勇奋战和高超战术,使得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城下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许多十字军士兵在战斗中丧生,还有一些因瘟疫、饥饿等原因而死亡。

十字军的将领们也对联合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顽强斗志感到震惊和无奈,最终不得不一次次地撤军,灰溜溜地返回欧洲。

君士坦丁堡的连续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联合国的士气,也进一步巩固了杨金豹和姜太虚的地位和威望。

他们成为了联合国的英雄和守护者,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这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联合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防御能力,使得其他国家在面对联合国时更加谨慎和敬畏。

段紫见联合国内部已经稳定,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这为她继续推进西征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

她深知,要实现联合国的长远发展和世界霸业,就必须不断拓展疆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战略要地。因此,她决定再次举兵西征,目标直指欧洲大陆。

这次西征的规模之大,堪称空前绝后,参军人数达到了恐怖的1000万人。

这1000万士兵来自联合国的各个角落,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热血沸腾的青年,他们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集结成一支庞大的军队。

他们之中,有精锐的步兵、骑兵,还有擅长各种特殊战术的特种部队,如弓箭手、投石手、工程兵等,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

为了保障这支军队的后勤供应,段紫更是举全国之力,动员了2000万人负责后勤工作。这2000万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后勤网络,从全国各地搜集、运输和分配物资。

他们负责提供军队所需的粮食、武器、装备、药品等各种物资,确保前线士兵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同时,还负责修建和维护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保障后勤物资的畅通运输。

好在在段紫的治理之下,联合国的人口早已突破了十亿大关。

这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使得段紫能够从众多人口中挑选出精兵强将,组建起如此规模的军队和后勤队伍。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物资来支持战争的消耗。

在段紫的精心组织和指挥下,这支1000万人的西征大军和2000万人的后勤队伍,如同一条缓慢流动的长龙,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发。

他们穿过广袤的草原、翻越高耸的山脉、跨过湍急的河流,向着欧洲大陆挺进。沿途,他们不断攻克敌方的城池和要塞,扩大联合国的版图。

这次西征不仅展示了联合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后勤保障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段紫在国家和军队中的地位和威望。

她的英明决策和卓越领导,使得联合国的军队所向披靡,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联合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