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并不傻,她不敢在附近的修车摊卖车轱辘,特地绕到离四合院很远的地方。
可偏偏这段时间自行车盗窃案频发,京都的公安对各个修车摊都发出了警告,要求他们一旦发现贩卖可疑自行车及零部件的人必须向警方报告。
贾张氏手里提着的车轱辘本来就很可疑。
修车摊师傅在和她讨价还价的时候,偷偷让人去派出所报了案。
“这车轮虽然没什么大损伤,但磨损得厉害。我最多给你五块钱。” 修车师傅说道。
贾张氏不满意:“我在店里问过,新的车轱辘要几十块呢,你出价太低了,至少得给我十五块。”
“十五块可不行。旧东西不能和新的比,而且你这车轮子来路也不清楚。我可不想找麻烦。” 修车师傅试探地说。
“这真的是我家的车轱辘,你放心,我不会骗你。我的自行车被厂里的大卡车压坏了,就剩下这个车轱辘是好的。” 贾张氏辩解道。
“那我不能收。要是这东西来路不正,万一公安查起来,我也得遭殃。” 修车师傅摇了摇头。
“你怕什么?我都说是我家的了。” 贾张氏有些着急了。
“要是真的是你家的,你把自行车登记证拿来,我就可以给你高价。” 修车师傅说。
“我出门的时候不知道卖个车轱辘还要登记证啊。我这把年纪了,来回跑不方便,你要是觉得行就收下,不行就算了。” 贾张氏无奈地说。
“那我最多加一块钱。” 修车师傅坚持。
贾张氏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觉得七块钱也还凑合,就想再争取一下:“不行,至少得给十块,不然我回去儿媳妇该不高兴了。”
“那我只能给七块。” 修车师傅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公安走了过来。
“你这车轮从哪儿来的?” 其中一名公安问道。
“是我家的。自行车被厂里的卡车压坏了,就剩下这个车轮了。” 贾张氏神情有些紧张。
“走,跟我们去你家看看登记证。” 公安说道。
“真的是我家的自行车,登记证丢了。” 贾张氏慌了,她家根本就没有登记证。
“丢了没关系,去派出所查一下就行。你家登记的是谁的名字?住在哪里?” 公安一连串的问题,让贾张氏答不上来。
“那这个车轱辘我不卖了,我要带回去。” 贾张氏想离开。
“对不起,你不能走。不说清楚不能走。” 公安拦住了她的去路。
就这样,贾张氏被带到了派出所。
公安调查清楚情况后,派人到四合院了解情况。
他们第一个询问的是曾雯娟。
……
“贾张氏家根本就没有自行车,哪来的车轱辘啊?” 曾雯娟惊讶地说,“她去卖车轱辘?”
“对,她有盗窃自行车的嫌疑。” 公安确认道。
“我知道她偷的是谁家的。” 曾雯娟说。
“谁家的?为什么没报案?” 公安追问。
“是阎埠贵家的,昨天晚上他的自行车被弄到院子外面了,少了一个车轱辘,今天早上才发现。” 曾雯娟回答。
很快,四合院的人都知道了贾张氏偷了阎埠贵家的车轱辘。
“贾张氏怎么能干出这种事呢!” 一大妈叹息道。
“贾家就没一个好人,之前棒梗还偷了傻柱家的钱呢。” 三大妈气愤地说。
“这事儿也奇怪,她能把车轱辘卸下来?” 曾雯娟提出疑问。
“是啊,贾张氏能做到吗?” 二大妈也表示怀疑。
“昨天棒梗去找三大爷借车,说要学骑车,三大爷没借给他,会不会是棒梗报复呢?” 三大妈猜测。
“没凭没据的,可别乱猜。要是真这样,贾家一个偷车轱辘,一个销赃,得进去两个人。” 娄晓娥提醒道。
秦淮茹正在上班的时候,门卫过来通知她,说四合院有邻居找她,说她婆婆出事了。
“秦淮茹,你赶紧去派出所,今天公安来调查了,贾张氏偷了三大爷的车轱辘,去修车摊卖的时候被抓了。” 一大妈说道。
秦淮茹急忙赶回派出所。
“不行,你婆婆这是盗窃,而且是盗窃贵重物品。” 公安严肃地说。
秦淮茹不敢把儿子牵扯进来,只能让婆婆自已承担责任。
杨源回到家后,才听说贾张氏被抓了。
“你觉得秦淮茹会不会把棒梗交出去救贾张氏?” 杨源问何雨柱。
何雨柱摇头:“不会,她把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是交出去,肯定得送少管所。”
杨源知道秦淮茹不会这么做,但是贾张氏就不一定了,她可不是那种能吃苦耐劳的人。
在里面关几天,受点苦,说不定就把棒梗供出来了。
当天晚上,秦淮茹告诉棒梗,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承认偷车的事,就咬死是贾张氏偷的。
果然,贾张氏在里面待了没几天,就翻供了,说是棒梗偷的车轱辘,她只是帮忙销赃。
于是公安又来到了贾家。
棒梗一口咬定自已什么都不知道,秦淮茹也坚称这是贾张氏一个人干的。
由于没有确凿证据,公安只能把所有罪责都算在贾张氏头上。
最后,贾张氏因为偷盗车轱辘被判了一年。
这还是因为阎家出具了谅解证明,而且车轱辘也追回来了,没有给阎家造成损失。
四合院的人都很高兴,贾张氏坐牢了,院子里终于能安宁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