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尽人事听天命罢(大结局)

曾黎摇摇头表示无妨,“没关系。本就没有那么多雄心壮志,拍戏对我来说并没有特别吸引力。”

全家人为其真诚的笑容所感染,气氛变得轻松融洽。曹永珊调侃地说:“考进了中戏还不好高骛远做明星梦啊?”

“也有这样想过吧,不过最后还是选择顺其自然。”她坦诚道,“同寝舍还有个好友也是这般想法。”

娄晓梅笑着拍掌赞成并带人参观接下来要去的地方。“那就对啦,连未来婆婆也会满意。快来,我们带你去拜见老人家!”

......

每当娄家人齐聚一处,总会充满欢声笑语和快乐。当天晚上为了庆祝两人的相识,特意安排了晚宴和一系列活动。

第二天一大早李源带着一众送亲人马到了飞机场。这次离别的不仅是港岛返航的一行人,还有直飞东南亚的一行游客。虽然场景不同寻常但也充满温馨与依依不舍之情。

临行前,娄老太太提醒同行的人注意安全并叮嘱

林霖思忖片刻后说:“年底我陪妈妈和大哥他们去兰国,随后回家住一阵。”他带着歉意补了一句:“辛苦你们了。”

王雪白瞪了他一眼:“我们累什么呢?”

王雅文带头,每个人上前给了林霖一个温暖的拥抱。

然后大家便纷纷散去……

“唉。”

在滨海机场的航班上,王雅文轻轻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

赵岚坐在她身旁,小声问道:“妈,爸最近好像心情不太好……”

王雅文深知这个儿媳对她儿子的关心,也就不愿意隐瞒她,悄声回答道:“你大伯的身体越来越差。”

赵岚惊讶地吸了一口凉气,问道:“怎么会这样?” 随即想起大伯近来的确不如往常活跃,反应迟缓了不少。

倒是一见到美丽如画的小辈黎静时,奶奶依旧兴致勃勃,还高兴地喝了一盅酒。

赵岚忧虑地说:“那爸爸……”

嫁给陈家多年,赵岚深知公公和大伯的关系。大伯对这位幼弟的感情早已超越了血缘,比亲生儿子还要亲。

若是大伯真的不行了,自已丈夫将会多伤心?

王雅文也无奈地叹了口气:“人终有一死,谁也无法避免衰老和疾病。你爸已经尽力照料他们的身体健康,但他们年老力衰的事实难以改变。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哎……好担心啊。”

赵岚眼中含泪,低声安慰道:“妈,你别难过。我们一起面对吧。”

王雅文拍拍她的手:“还是先享受眼前吧,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呢。” 看到后排的秦露有些不耐烦的表情,笑着说:“别吵了,我们这包机可以随便闹。”

……

金秋园。

林霖刚刚结束一次施针治疗,被送往这里。萧老和几位领导正急切等待着他的消息,因为这次的消息关系着改革开发事业的命运。

林霖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陈君辉感慨万千,“如果不是两家财阀介入,事情可能会更难办。”

林霖淡淡地说:“问题不至于那么严重,只要我们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不动摇,这么大的市场,总会有人来合作的。他们无法永远封锁我们。”

黄老笑起来:“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终究是件好事!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已经持续了好些年。对我们来说,能否入世至关重要。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若能推动一步,我们将轻松许多,并对他们满怀感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你。”

林霖谦虚道:“言过其实了。即便没有我们大唐的帮助,中国一样能加入世贸,走向繁荣。”

肖老握紧林霖的手说道:“在这个伟大时代中,希望我们可以抓住每一个机遇,为中国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林霖点了点头,“一定。”

……

王府井,大唐酒馆。

“嗨!贵客光临!”

李铁从厨房赶来,看到正在与许慧贞、翟全武、陈月茹闲聊的林霖时开心笑道。

林霖脸上洋溢起微笑,“哥,最近怎样?”

李铁擦干手,乐呵呵说:“日子越过越有滋有味,每天带徒弟指点江山,晚归还能带些好酒好菜。虽怀念当年胡同里时光,但生活已是翻天覆地变化啦!” 他还笑着提起了自已的大三居室住房条件。

林霖笑着说:“所以,我就来看您们。”

徐慧贞好奇问及关于电视剧的事。

林霖点头,“是的,很有意义。” 接着众人谈兴高涨回忆往日。

夕阳映红整条街道,仿似也为那段辉煌年代感怀……

……

六月底,大唐公务航空接载赵悦华、朱东等人一家抵达兰国。

朱东将在当地负责基建协调,这项工作在未来的十年中尤其关键。他长期为大唐工作,熟悉多个部门的工作方式,沟通将更顺畅。

为了家人安心中看顾未来落脚地而来的决定显得尤为贴心和慎重。

下了国际机场,在前往新目的地的路上,九子一边扶赵悦华欣赏街景一边介绍着:“师婆,请看看砂拉越古晋市——岛上相对较大的繁华之地。如今移民超过百万,到处都能听到东北方言。”

王秀在一旁微笑着评价:“这里

陈莉莉停下脚步,四下打量一番后感叹道:“我以为我们要来开垦荒地呢,没想到这儿已经有了一座漂亮的城市。”

小李笑着说:“过去三十年里这片地区迅速发展,城市规划得很好,比国内不少地方还要先进。当然也需要一些基础建设嘛,不然每天那么多人移民过来,哪儿住得下?总不至于一下船就要自已伐木建棚子吧。”

张先生附和道:“当年建设兵团去东三省、 等地时,情况可艰难多了,他们连简易棚都没得住,只能挖地洞过冬。铁骨硬汉们,在西边生产建设中吃了很多苦头。这里天气暖和多了,晚上睡大街都不成问题。”

陈莉莉有些不满地说:“那你试试呀!这地方炎热潮湿,蚊虫肯定很多,万一得了疟疾看你还神气不神气。”

刘晓娥插话说:“源老师之前也一直提醒我们出门带香囊防虫子,他调制的效果不错呢。”

陈莉莉责备地说:“你也就是随便一说啦,搞得跟有这么多规矩似的。”

刘晓娥笑着回应:“我们都想来看看嘛,毕竟这是我们的地盘,早点来看看也让人心里踏实些。”

陈莉莉闻言笑了笑,并带着几分得意:“只有他会这样做!如今这个时代还能开创一片基业出来真是厉害。谁能想到他当时进厂的时候那么瘦弱,眼睛却很灵动。中医最关键的就是灵性。李源虽然那时候又臭又脏的,但是那股灵性藏不住,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啊。”

小李笑着接话:“太姥姥,你对我父亲真的很关照呢。”

如果不是陈莉莉的努力,李家今天的情况会怎么样真的难以想象。

重要的是,这位老人给了他父亲远超出一般医术上的关怀,正是这种无私的支持使李家上下对她充满了敬意。

陈莉莉摆手说:“其实你父亲对我才好,亲生的孩子都做不到这份上。要是没有你父亲提前安排得好,你阿姨早就遭殃了,我和老爷子也可能保护不了自已。那时有多少名老中医都倒下了。咱们两家彼此之间并不亏欠。九儿,记住了?”

小李略显无奈地说道:“您多虑啦,我舅舅、舅妈他们都不是这样性格的人。”

孙先生在一旁嘀咕着:“说了半天是在防备我们吧...”

陈莉莉冷峻地扫了他一眼,继续对小李说:“我不告诉他是因为没什么用处。你爸重感情,以后要是他们提要求的话他一定不忍心拒绝。要只是经营个小公司就罢了,但如今已经到这样的程度,如果事先没说明白将来可能会出事,最可怜的就是你爸爸了。我希望你能把握这一关。”

小李更加敬畏地点点头回答说:“记住了。还有哦,太姥姥你知道吗?古晋在马来语里的意思是猫,到处都是猫像雕塑一样。”

已八十多岁的陈老太太笑了几声表示认可。

“轰隆隆!!” 满天响雷滚滚而过。

暴雨倾盆如柱。

王府花园的凉亭内,李辉拿着五星啤酒直接对嘴吹起来。

对面,梅林手中捧着个酒杯慢饮着,心中颇不服气地看着李辉痛快豪饮的样子。二人同龄,但这会儿看起来,似乎李辉要比儿子还显得年轻。

他已经迈入了老年,而对方前几日还在陪伴两位知心女友逛庙宇。

“李兄,敬你一杯!”梅林放下酒杯感慨不已。“说实在的,当年TVB和明报紧紧揪住大坝的事不放,大家认为李家以及大唐企业过于冲动冒进,不仅毫不体谅国家的难处,反而拼命纠缠并发动攻击,幸好最后是隋老爷子、洪先生及你夫人 下去了,要不然...现在回想真多亏有你们提前预警,李氏家族如李先生、李先生等为抗洪救灾做出的重大贡献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次各大河流同时遭遇特大规模洪水袭击几乎半个中国都在积极奋战。如果没有这些准备工作,后果难以想象。

李辉听着笑笑说,“现在还有人觉得我们李家是急功近利之辈吗?大唐的所有支援物资都不能有一分损耗;并且据观测显示那个江大坝确实不太可靠——那完全是 工程……不过能做的事情我都做了,尽人事听天命罢,我对得起天地良心。”

梅林则问:“你还有闲暇跑这儿?

林远目光坚定,直言不讳:“你别埋怨我!你在新岛木材厂藏着大量储备,甚至T-80 都有几十辆,谁知道你那里还有多少其他东西?我们也没有办法。再说了,要不是你在港湾打开了大门,那些人怎么可能在那自由活动、跑来跑去谈生意、借机搜查你工厂里有没有保养这些大器械的地方?不过,你确实非常聪明,让他们随便看个遍反倒让他们没有借口找茬。可是越这样,他们越是好奇:你到底把东 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