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随口应道

6

孙大河随口应道。

“我就随便去逛逛嘛,这天气炎热得很,我也睡不踏实。”

孙建国坚持不懈地试图说服父亲。

不过孙大河并未直接回复,这种沉默似乎成了某种默认的回答。

餐后稍作休整,父女俩一人拿了张小凳,携带着大大的芭蕉扇出了门。

庭院中心的开阔地带被选为集合点,因此四合院的所有会议都在这里举行。

待到这对父子到达时,人群已经聚集完毕。

易忠海和刘海忠早已坐好,等待着众人到来。

今次的 ** 有别于后来的大场面,仅设置了一张八仙桌,三把椅子围成“品”字布局。

见到大多数人已经到场,刘海忠深吸一口气,模仿车间领导开会时的腔调喊道:

“先说两句啊,我们四合院自成立国家后……”

这一开腔,底下听众都懵了,傻柱这性情急躁的汉子更是忍不住对刘海忠 ** 起来:

“大热天的,你把大家叫来,就是为了听你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吗?”

一旁的易忠海有些看不过去了,轻微咳嗽了几声,这让刘海忠有些尴尬,只好狠狠地瞪了傻柱一眼。

“今天的 ** ,主要还是由易忠海同志提议召开的。

那么接下来,有请易忠海同志讲话。”刘海忠急忙补救。

易忠海见终于到了自已的时间,也轻轻清了一下喉咙,缓缓开口道:

“今日邀请各位莅临,主要是因我个人的一个小私事。

在此向大家提前致以歉意。”

易忠海的这几句话立刻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气氛,与刘海忠的莽撞截然不同。

“东旭这个孩子,我们从小看到大的。

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为人极其孝顺、工作勤劳、性格踏实,还非常有志气。

因此,我决定收他为徒,特意请大家过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易忠海继续说道。

孙建国心知肚明,易忠海此举其实是为了未来的养老作准备,毕竟,现在收徒弟就像多了个半子,非同小可。

在这个讲究脸面的时代,若将来贾东旭不对他好,易忠海必定会成为他人背后议论的对象,受尽非议。

况且,孙建国心中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

“只是,恐怕易忠海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未来将会遭受丧子之痛,贾东旭的逝世会给四合院带来无尽的喧嚣与纷争。”

当然,这样的念头只留在孙建国的心底,无人知晓。

“东旭,快给你师父献茶。”贾张氏催促着,满脸喜色,心中暗喜——她的儿子今后有了靠山。

如今,易忠海在四合院和工厂中都极受尊敬,日后升迁也是理所应当。

不久后贾张氏在四合院里的张扬行为,无不是依赖了易忠海的影响。

贾东旭闻言,即刻双膝跪地,向易忠海重重叩首三次,手持茶杯郑重地说:

“师父,请您饮茶。”

易忠海接过茶杯,轻轻地啜了一口,望着贾东旭额头上因勤劳而沾上的尘土,满意地点头道:

“不错,希望你能好好学习,不可有丝毫懈怠。”

“ ** 一定谨记于心。”

贾东旭恭敬回应。

于是,大会在一阵祝福声中圆满结束。

众人们收起各自的板凳,陆陆续续回了家。

孙大河一家忙碌了一整天,身心俱疲,到家后简单冲洗一番便早早歇息。

曙光尚未初现,晨曦前的静默如同轻纱般披覆在四合院之上。

孙家门前的小空地上,一个挺拔的身影正在晨风中挥拳展臂。

这个影子正是孙建国,只见他拳脚之间充满力道,目光坚定。

每一步、每一拳都流畅自然,似与周遭的宁静融为一体。

如此这般,他一遍遍重复训练着,不知过了多久,东方渐露曙光,一个小时过去,孙建国已经大汗淋漓。

他暂停了手头的动作,略显急促地喘了口气,随即烧了些水,草草地进行了个人卫生清洁。

不久之后,母亲也起了床,开始了准备早餐的工作,厨房里随之响起了餐具碰撞的声音。

早饭过后,他的父母各自整理行装前去工作,而孙建国则带着弟弟妹妹一同前往学校。

这标志着新学年的开始,他们一边走在前往学校的路上,一边畅谈着对接下来这一学期的种种期盼。

到达红星小学六年级1班后,孙建国发现教室内已经聚了一些同学。

他在后面找到了一个暂时没人占的座位落座。

一旁的同学见状,目光中透出一丝好奇。

“嘿,你是哪个班的学生?是不是搞错了?”这位同学问道。

“我是孙建国,现在是这个班的,我是从低年级升上来的。”孙建国以微笑作答。

听到这里,同桌的眼神立刻变得闪亮,热情地回应:“真厉害!我叫聂建军,如果有什么数学题做不出来,你就帮我一把怎么样?我可以请客,给你买北冰洋汽水喝!”

这突如其来的好意让孙建国有些不知所措,心中暗想:这家伙不仅开朗大方,看来还挺富裕的。

在随后的交谈中,孙建国了解到,聂建军的父亲是红星轧钢厂办公室的副主任,时常会给他一些额外的生活费。

难怪他对请客人吃饭如此轻描淡写——毕竟,在那些日子里,一瓶北冰洋的价格可以买到足够的午餐为三兄妹提供能量。

这时,班主任姜老师走进了教室。

孙建国认出了她,因为昨日在注册时曾与之见面。

姜老师的形象温和亲切,对待每一个学生都非常负责任。

“孩子们,早上好。”姜老师微笑着问候。

“老师好。”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

姜老师的视线在班级中巡过,最终定格在最后排的新面孔上。

“孙建国,你能站出来向大家自我介绍吗?”她说。

实际上,姜老师对孙建国印象深刻,认为他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对这样的好学生,谁会不喜欢呢?有他在,或许还能为班级整体水平带来正面影响。

孙建国应命走上前台。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孙建国,今年11岁,是从四年级直接跳级来到这里。

我家位于南锣鼓巷95号的大院里,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帮助。”说完这些话后,他又返回了自已的座位。

由于他的身材相对较高大,姜老师也没有特意为他重新安排位置。

准备工作完成后,姜老师正式启动了新学期的第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