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对小雨的名声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场的人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家庭矛盾细节,虽然看那个老太太哭嚎的有许多表演成分,而且只是家庭矛盾却到公开场合去闹也是太不像样。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李晓雨和她妈妈肯定也有过分的地方。就看李晓雨竟然不姓王,而是跟着她妈妈姓,就说明她妈妈从来没把婆家人放眼里。
而且李晓雨当着自己学生和家长的面就敢跟她嫡亲奶奶吵架,也是够泼辣的了。那些有适龄儿子的人家,都在想自己家将来可不能娶这样的媳妇。还有那些被小雨无视的追求者,更使酸葡萄心理得到了安慰:幸亏没找李晓雨做女朋友,否则现在是分还是不分呢?这样的女人再漂亮也不敢要呀,服不住的,娶回来还不闹得家宅不宁啊!
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很快知道了李晓雨的妈妈就是那个妇联主任李红芳,虽然人到中年,却仍然风韵犹存,人也非常热情首爽。就是家庭矛盾处理的很不好,据说长期与婆家人断绝来往,与男人也多少年不在一起过日子了,这家不成家的算怎么回事啊。
有其母必有其女,这李晓雨自小看惯妈妈与婆家不和,自小就在舅爹舅奶家长大,怕是她自己结婚以后,也会有样学样吧。
这件事情很快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精神生活本就空虚,正好有些谈资可以打发时间,而且也能从对事件的看法中,表达自己是那么重视家庭,多么慈爱,多么温柔贤惠,总之,通过对别人的非议来拔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赵阳老师家当然也是在县城的,其父母当然也是机关的干部。尤其是妈妈消息更是非常灵通,于是自家餐桌上这几日的话题便是李晓雨。并且还评价这样的姑娘再漂亮再能干也不能娶回来当媳妇。赵阳与李晓雨目前尚处于谈文学谈人生理想十分美好和谐的心灵契合期,岂能受这些庸俗不堪的市井看法所影响。于是便忍不住激动地长篇大论地帮李晓雨辩解,弄得他妈非常不解,疑惑地审视自己的儿子,不会那么巧吧?
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李红芳母女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这件多少年来习以为常的事情,不过就是死老太婆又作妖了,怼回去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还能管得住别人的嘴吗?也没闲心管!自己家里一堆事情呢!
李父近来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了,许多事情力不从心,走路都踉跄得经常碰到桌椅。李红芳班上本来就比以前事情多,还要挤出时间照顾家里,就更加忙碌了。小雨刚工作,且两个班语文教学还要当班主任以及各种备课教研活动并不轻松。好在小学校离家比较近,没有课的时候可以回去淘个米什么的,晚上还要帮妈妈洗碗、照顾老人,有时累一天下来,写作都难以坚持。
小风正处于高三的关键时期,时间非常宝贵,且本来就从没做过家务,还能指望他什么,能乖巧认真搞好学业不让别人操心就不错了。
赵老师见自己的才女女神好久没有创作作品,且与自己的交流时间也渐少,来家访的时间就增多了。几乎每天在检查过住校学生晚自习后都来家访,主要是与学生的姐姐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并且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交流,还主动帮助其分担一点家务。
瘫痪多年的李母躺在床上,失去行动能力,时间上也不分昼夜。但是其只是身体残疾,思维却正常且活跃。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就很无聊狂躁,电视也不太看得懂,主要是看戏曲频道,看多了也烦。于是就时常念叨一些以前的人和事,有人陪她聊,能说个大半天都不累。没人陪聊,就自己念叨,跟唱小唱似的不停歇,时常夜间也是这样,搞的小风都要紧闭房门还多少受点影响。李红芳想把小风换到三楼,这样声音可能会小一点,而且反正自己夜里也睡不安稳,总要下去一两趟看看两个老人的。但是小风却不想费事,也怕换了房间不习惯,反正也没几个月了,坚持一下就行了。
李母念叨最多的也是她非常关注的人物,自然是她的宝贝哥哥,也就是李红芳的舅舅,张文静的爸爸,几乎每天都要念叨一遍,说他哥哥以前的各种风流韵事,连小雨小风这些孩子都觉得震惊且好奇:原来舅舅还有这样的感情历史,李红芳倒是听说过一些,但是不知道这么丰富。
李母说着便闹着要去见哥哥,就要李红芳和小雨帮她穿衣服,要帮她抬去见哥哥,老是闹着要去哥哥家。这怎么可能呢?别说把她弄去是多么累人,就说李红芳母女由于张文静和王峰的事情与舅家舅爷家早就有了隔阂,平常没有大事是不可能去的,有大事其实也是不太想去的。
舅舅也毕竟上了年纪,又加上张文静和宝贝女婿与外甥女李红芳的纠葛,自妹妹瘫痪之后也就来探望过一次。倒是李红芳的几个表哥及表嫂三不五时地会来看看姑姑,有时还拿点水果点心什么的,保持着正常的来往。表哥们现在大多数跟在王峰后面混,倒也日常就在县城,且经济状况也比以前要好的多了。
这不表哥们又来了,放下手里提着的一大串香蕉,就跟躺在床上的姑姑说话。李母看到娘家齐整整的几个侄子,格外的高兴,拉着其中一个的手,便说了半天不想停歇。
好不容易趁姑姑说累喘气的时候,表哥们跟李红芳说起,下周三我爸你舅舅70岁生日,人生七十古来稀,父亲辛苦一辈子也不容易,现在各家经济状况也还不错,我们就想那天中午在县城饭店办几桌。现在天长了,下午两点半才上班,就算酒席时间长一点,还是不影响上班的。到时候你们一家可一定都要来哦,放心,我们到时候找车负责接送姑姑,正好可以跟亲戚一起见见面,大家一起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