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道废智伪

小弟子问老子:师父,今天咱们聊点啥?我这心里头啊,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总想听听您的高见。

老子笑道:哦?看来你这是有所求啊。好吧,今儿咱们就来聊聊《道德经》里的几句经典,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笑中带悟!

小弟子很高兴:那敢情好!师父,我听说有这么几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话听着挺深奥的,您给解释解释?

老子解释道:行,咱们一句一句来。先说“大道废,有仁义”。想象一下啊,如果整个世界都像个大杂烩,啥规矩都没有,人们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那不乱套了吗?

小弟子赞同道:嗯,那可不,想想都头疼。

老子继续说道:所以啊,这时候就得有人站出来说:“不行,咱们得讲仁义,得有个底线!”就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一样,虽然平时觉得烦,但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个依靠。大道废了,仁义就成了救命稻草,大家得靠着它找回点人味儿。

小弟子笑道:哈哈,师父您这比喻太逗了!

老子接着解释:接着说“智慧出,有大伪”。你看现在科技发达,信息爆炸,咱们都觉得自己聪明绝顶,对吧?

小弟子理所当然地说:那当然,我可是天天刷手机,啥都知道!

老子笑道:嘿,知道你聪明。但你知道吗?智慧这东西,用好了是宝,用坏了就是祸。你看那些骗子,哪个不是看起来精明能干?他们利用智慧去骗人,这不是大伪吗?

小弟子恍然大悟:还真是,看来智慧也得小心用。

老子又接着说:没错,智慧就像一把双刃剑,能帮你开天辟地,也能让你自伤其身。所以啊,修炼智慧的同时,也得修炼心性,别让自己成了智慧的奴隶。

再来,“六亲不和,有孝慈”。想想看,家里要是天天吵架,鸡飞狗跳的,这时候谁最显眼?

小弟子接口道:那肯定是孝顺的孩子啊!他们得出来调解,缓和气氛。

老子赞许地点头:对头!六亲不和的时候,孝慈就成了家里的温暖小太阳。大家都指望着他们来照亮黑暗,带来和谐。但你想啊,要是家里本来就和和睦睦的,还需要特别强调孝慈吗?

小弟子毫不犹豫地说:不需要,那都自然而然的事儿。

老子接着解释:所以啊,孝慈的存在,往往意味着家庭关系有待改善。咱们修炼心性,也得学会在家庭这个小社会里,找到平衡和谐之道。

最后,“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要是乱了套,谁是顶梁柱?

小弟子坚定地答道:忠臣!他们得出来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之中。

老子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没错,忠臣就像国家的消防员,哪里着火往哪里冲。但你想啊,要是国家本来就清明昌盛,还需要忠臣那么拼命吗?

小弟子有些明白了:好像也是,国家昌盛了,大家都能安居乐业,哪用得着忠臣天天操心。

老子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所以啊,忠臣的存在,也是国家状况的一个反映。咱们修炼人生,也得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尽好自己的责任。

小弟子托着下巴又问道:师父,听您这么一讲,我觉得这些道理都挺实用的。那道家修炼跟这些有啥关系呢?

老子悠悠地说道:关系大了去了。道家修炼讲究的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你看啊,大道废了,仁义才显得重要;智慧出了,大伪也跟着来了。这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

小弟子赞同地说:嗯,那修炼就是让我们回归自然,少些人为的干扰?

老子又轻轻的喝了一口茶:对头!修炼就是让我们学会放下执着,少些计较,多些包容。就像那句话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咱们修炼就得像水一样,既能滋养万物,又不争强好胜。

小弟子有些头大:听起来好难啊,师父。

老子眺望了一下远方,接着说道:难是难,但也不是没办法。你得先从心里头放下那些杂念,学会静心。就像打坐冥想一样,让自己静下来,感受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小弟子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师父。那修炼到最后,咱们是不是就能成仙得道了?

老子笑道:哈哈,成仙得道那是传说。但修炼确实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豁达、从容、智慧。就像一棵树,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长得更加茁壮、挺拔。

小弟子点点头:嗯,师父,我觉得您说的太对了。以后我一定好好修炼,争取成为一棵经得起风雨的大树!

老子竖起了大拇指:好小子,有志气!记住啊,修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慢慢来,别急功近利。就像炖老火汤一样,得小火慢炖,才能炖出真味儿。

小弟子坚定的说道:知道了,师父。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修炼的。

老子伸展了一下筋骨:行了,今儿就聊到这儿吧。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从这些道理中学到什么。

小弟子行了一个礼:是,师父。那我先走了,您保重身体啊!

老子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我也得赶紧去练练我的“闭目养神大法”了,争取早日修炼成“睡神”级别!

小弟子呵呵笑道:师父,您这也太逗了!那弟子告退!

弟子离开后,老子自言自语道:嘿,这小子,还挺有悟性的。希望他能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别半路掉坑里了。不过话说回来,修炼这事儿啊,谁说得准呢?说不定哪天我也掉坑里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