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生死妙谈

小弟子一脸疑惑,挠着脑袋,蹦蹦跳跳地跑到老子跟前,眨巴着大眼睛说:“师父呀,我最近老是琢磨一句话,啥叫‘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呀?我脑袋都快想破啦,您给我说道说道呗!”

老子慢悠悠地放下手中的竹简,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哟呵,你小子还挺爱琢磨,那我就给你好好唠唠。”

老子清了清嗓子,说道:“你看啊,这‘出生入死’啥意思呢?简单来说,从你呱呱坠地来到这世上,那就是‘出’生,等哪一天两腿一蹬归西了,那就是‘入’死。这一出生一入死,就是人生的全过程啦。”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师父,那‘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又是啥意思呀?”

老子敲了敲小弟子的脑袋:“你呀,听好啦。这‘生之徒,十有三’呢,就是说在这世上啊,大概十分之三的人,他们生来身体倍儿棒,就跟那铁打的似的,没啥毛病,顺顺当当就能活到岁数,自然死亡。就好比那村口的老王头,一辈子没生过啥大病,每天乐乐呵呵的,活到了九十多岁,这就是‘生之徒’。”

小弟子眼睛一亮:“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那‘死之徒,十有三’就是说十分之三的人早早地就挂了呗?”

老子赞许地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理儿。这十分之三的人呢,要么是生下来就身体弱,跟个豆芽菜似的,经不起折腾;要么就是运气背到家了,遇到啥天灾人祸,年纪轻轻就没了。就像村东头老李家的小子,刚出生就病恹恹的,没熬到三岁就走了,这就是‘死之徒’。”

小弟子又问:“那‘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又是咋回事呀?”

老子哈哈一笑:“这说的就是剩下那十分之三的人啦。这些人呢,本来身体没啥大毛病,也没遇到啥天灾人祸,但是他们自己作啊!天天胡吃海塞,大鱼大肉往嘴里猛塞,还通宵达旦地玩乐,一点都不注意养生。你想想,身体能吃得消吗?就像村西头的老张,天天喝酒喝得烂醉如泥,结果把肝给喝坏了,才五十多岁就没了,这就是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

小弟子皱着眉头问:“师父,为啥会这样呢?为啥他们要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呀?”

老子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因为他们太过于追求生活的享受啦,也就是‘生生之厚’。他们觉得人生在世,就得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啥都得往最好的整。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不择手段,不顾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就像那些当官的,为了贪污受贿,整天提心吊胆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能活得长久吗?这就好比一辆车,你老是超载,还开得飞快,能不出事吗?”

小弟子一脸崇拜地说:“师父,那有没有啥办法能让人避免这种情况,活得长久一点呢?”

老子得意地说:“那当然有啦!你听好啊,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也就是‘善摄生者’,他们走路的时候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上战场的时候也不会被刀枪伤到。为啥呢?因为犀牛想顶他,却找不到地方下角;老虎想抓他,却没地方下爪;刀枪想砍他,却没地方使力。你说神奇不神奇?”

小弟子瞪大了眼睛:“哇,师父,这也太神了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呀?”

老子笑着说:“其实也没啥神奇的,他们就是懂得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就像那些修道的人,他们吃粗茶淡饭,穿朴素的衣服,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是他们的身体却很健康,精神也很愉悦。因为他们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不被欲望所驱使,所以他们能够远离危险和灾祸。”

小弟子还是有点不明白,挠挠头说:“师父,那为啥他们能‘无死地’呢?”

老子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啊。他们懂得知足常乐,不会为了追求名利而冒险;他们懂得适可而止,不会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他们就像水一样,顺势而为,遇到阻碍就绕过去,不会硬碰硬。所以,他们在这世上就没有死地,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

老子接着说:“从道家修炼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一种身心的修炼。我们修道,就是要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欲望,回归到自然的本真状态。就像我们练气,要让气息顺畅地在身体里流动,不能让它受到阻碍。如果我们心里充满了欲望和烦恼,气息就会变得紊乱,身体就会出现各种毛病。所以,我们要通过修炼,让自己的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真正的健康和长寿。”

小弟子好奇地问:“师父,那具体要怎么修炼呢?”

老子说:“修炼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打坐、冥想、练气、导引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清净的心,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些功名利禄,放下那些爱恨情仇,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修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轻松。”

老子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这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可大着呢!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不能只盯着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就像我们修道,不是为了长生不老,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小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师父,我明白了。我们不能被欲望所迷惑,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地生活。”

老子欣慰地笑了:“没错,你这小子还挺聪明。希望你能把这些道理记在心里,好好修行,将来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小弟子坚定地说:“师父,我一定会的!我要跟着您好好学道,做一个善摄生的人。”

说完,师徒俩相视而笑,继续在这宁静的道观中探讨着道家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