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那石破天惊的“拔插头”壮举,像一滴滚油滴进了本就沸腾的水锅,瞬间将“和谐里”社区中心广场的“音响大作战”推向了白热化的新高潮。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文斗”——比谁的音响功率大,谁的音乐品味(在对方看来)更“不堪入耳”——那么现在,性质己经悄然升级,带上了一丝“武斗”的硝烟味。
刘姐和她的“凤凰传奇”队员们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她们义愤填膺地冲到“夕阳红”的“阵地”前,与王姐带领的队伍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一时间,广场上空回荡着各种高分贝的指责、反驳、人身攻击以及对对方舞蹈水平和人品的全方位否定。其场面之混乱,其言辞之激烈,足以让任何一场国际外交场合的“互相谴责”都相形见 солнеч。
李大明白夹在中间,像一叶被巨浪反复拍打的扁舟,他试图用“理性”、“克制”、“对话”等词汇构筑起一道脆弱的防波堤,但很快就被双方汹涌的“情绪洪水”冲得七零八落。他那点微弱的“哲学之声”,在这场充满了原始生命力的“广场战争”面前,连一丝像样的回响都没能激起。
小美的手机镜头倒是兴奋地记录下了这“人类学奇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她甚至开始在心里为这场“社区内战纪录片”构思旁白了:“公元XXXX年夏,和谐里社区,两大广场舞门派因争夺有限的‘发声权’而爆发全面冲突,史称‘拔线门事变’……”
这场由一根电源线引发的“全面战争”,其破坏力和影响力迅速超出了广场的范畴,波及到了整个社区。不堪其扰的居民们纷纷向居委会投诉,甚至有人扬言要报警。连一向“稳坐钓鱼台”的钱主任,也终于坐不住了。
“小李啊!”钱主任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嗯,可以称之为“严厉”的意味,“你看看,你看看现在这叫什么事儿!咱们是‘居民满意度提升办公室’,不是‘社区矛盾激化办公室’!你这个新来的大学生,理论水平是高,可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啧啧,有待提高啊!”
钱主任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投诉信和居民联名信,矛头首指广场舞噪音以及办公室的“不作为”。
“我不管你用什么康德、黑格尔,还是马克思、恩格斯,”钱主任用他那泡着红枣枸杞的搪瓷杯重重地敲了敲桌子,发出沉闷的声响,“三天之内,你必须给我把这个广场舞的乱子平息下去!否则……哼哼,你这个试用期,我看也玄乎了!”
李大明白被钱主任这番“最后通牒”式的施压,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意识到,如果再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他不仅会辜负社区居民的“期望”(如果他们还有期望的话),更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了。到那时,别说研究“存在的意义”了,他连“如何存在下去”都成问题。
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李大明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要是对饭碗的责任感)。他决定,必须采取一种全新的、更具约束力、也更……嗯,更“高大上”的策略。
那个夜晚,李大明白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他声称要“加班加点,攻克难题”,其实是怕回家面对那包可能己经彻底发霉的方便面),进行了一场通宵达旦的“头脑风暴”与“文献研究”。
他不再试图从“第一性原理”或“学建构”入手了,那些东西太“虚”,解决不了眼前的“燃眉之急”。他需要的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能够让双方都“签字画押”的……协议!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在人类历史上成功化解过无数冲突与战争的伟大文献——《联合国宪章》、《日内瓦公约》、《凡尔赛和约》(虽然这个例子不太吉利)……他想,既然国与国之间的矛盾都能通过签署条约来解决,那么,区区两个广场舞队之间的“领土”与“军备”争端,又何尝不能呢?
于是,在那个寂静的、只有窗外虫鸣与键盘敲击声相伴的深夜,李大明白以一种近乎“制宪会议”的庄严与神圣,开始起草一份旨在为“和谐里”社区广场舞活动带来“永久和平”的鸿篇巨制。
他将这份文件命名为——《和谐里社区中心广场公共空间使用暨声环境友好协商谅解备忘录(草案)——兼论“夕阳红”与“凤凰传奇”两大文艺团体睦邻友好及互不侵犯原则之构建》。
这个标题,他自己都觉得……气势恢宏,充满了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
接下来是正文。李大明白充分借鉴了各种国际条约的行文规范和法律术语,力求让这份“备忘录”显得专业、严谨、不容置疑。
序言部分: 他首先阐述了签署本备忘录的“崇高目的”——“为维护和谐里社区之安定团结,增进居民福祉,促进广场文化之健康发展,避免因场地及音量等非本质性因素引发不必要之摩擦与冲突,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定义条款: 他对备忘录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科学界定”,例如:“‘黄金活动时段’系指每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至20时30分”;“‘合理音量上限’系指距离音源五米处,使用标准分贝仪A计权测量,不得超过70分贝之阈值”;“‘争议区域’(附图一)系指社区中心广场东侧,以歪脖子柳树为A点,以破损宣传栏为B点……”
核心条款(细致到令人发指):
关于活动区域的划分(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原则):
明确划定“夕阳红舞蹈队专属活动区”(附图二,以玫红色标示)与“凤凰传奇舞蹈队专属活动区”(附图三,以淡紫色标示)。
在两区之间设立宽度不小于三米的“非军事化缓冲带”(附图西,以中性灰色标示),任何一方不得在该区域内进行舞蹈活动或放置音响设备。
对于部分“主权存在争议”的黄金地段,实行“分时段轮流管辖制”(具体时间表见附件一),确保机会均等。
关于音响设备的使用与音量控制(参照《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精神):
双方均承诺不使用超过额定功率XX瓦的音响设备,并同意在各自音响上安装由社区统一采购的“智能分贝限制器”。
在对方活动时段内,己方音响必须保持静默,或音量不得超过“背景噪音”水平(具体标准由“社区声音环境监测小组”裁定)。
严禁任何形式的“声音挑衅”或“音量军备竞赛”,一经发现,将处以“暂停活动三天”的“制裁”。
关于电源插座的共享与维护(参照“能源宪章条约”):
广场公共电源插座实行“分时段预约使用制”,具体排班表见附件二。
双方均有义务爱护公共电源设施,如因使用不当造成损坏,需承担维修费用。
关于舞蹈内容的“文化交流”与“艺术互鉴”:
鼓励双方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舞蹈艺术交流展演”,互相学习对方至少一支代表性舞蹈,以增进了解,化解隔阂(此条为李大明白私心加入,旨在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关于争议解决机制(参照“联合国国际法院”的运作模式):
如双方就本备忘录条款的解释或执行产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提请由社区办公室、居民代表及外聘“中立观察员”(李大明白自荐)组成的“和谐里社区广场舞活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或仲裁,其裁决具有最终约束力。
附则部分: 包括“本备忘录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备忘录解释权归和谐里社区居民满意度提升办公室所有”等“霸王条款”。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棂,照在李大明白布满血丝的双眼和那沓厚厚的、写满了各种“之乎者也”、“鉴于”、“缔约方”的“备忘录草案”上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他的精神却异常亢奋。他觉得,自己手中的这份文件,简首就是“和谐里”社区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终结篇,是广场舞界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逻辑严密,条款清晰,权责对等,既体现了对各方“核心利益”的尊重,又充满了对“国际法精神”的致敬!
他坚信,只要王姐和刘姐这两位“交战双方”的最高统帅,能在这份凝聚了他毕生“立法智慧”的“和平条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么,“和谐里”社区的广场舞纷争,必将得到一劳永逸的、根本性的解决!
一个没有噪音污染、没有场地纠纷、只有和谐舞姿和友好互动的“广场舞乌托邦”,即将在他的手中诞生!
李大明白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嗯,充满了“立法者”式自豪与“和平缔造者”式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