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章 怀孕2

第二天一早,苏明早早地起了床,他心情愉悦,因为今天他要带着于莉去医院检查,确认他们是否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

苏明迅速洗漱完毕,让高家嫂子帮助于莉请个假,然后叫醒了还在熟睡的于莉。两人一同前往医院,一路上都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到了医院,苏明陪着于莉完成了一系列的检查。医生仔细地给于莉把了脉,并询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经过一番诊断,医生面带微笑地告诉他们,于莉确实怀孕了。

这个好消息让苏明兴奋不己,他把于莉送到父母家,并把好消息告诉苏母。苏母也是非常高兴,毕竟马上就有孙子了,

安顿好于莉之后,苏明马不停蹄地前往岳父家,想要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岳父岳母。他骑着自行车,穿过城市的街道,很快就来到了交道口于莉家附近。

苏明从自己的空间里兑换出了一只鸡、一条鱼和十斤白面。当他来到岳父家住的大杂院大门口不远时,几个坐在大门口的妇女、老头和老太太看到车把上挂着这些东西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老于家女婿又过来送东西了。”

“谁说不是呢,老于家闺女可真是找了个好女婿啊。”

“这是什么日子啊,又是鸡又是鱼的?”

苏明微笑着推着自行车走到人群中间,然后从挎包里拿出了一些水果硬糖,每人发了两颗。

“我媳妇怀孕了,我这不是来看看老丈人和丈母娘嘛,大家吃糖,甜甜嘴。”苏明的话语中透露出满满的幸福和喜悦。

几个人纷纷恭喜苏明,绕开人群苏明首接来到岳父家门口。

一个妇女看到苏明走进于家嫉妒的说“老于家闺女这才怀孕就这么着急报喜,再看看咱们那个时候,生完孩子就坐几天月子就得下地干活。”

“你羡慕有什么用,不然你把你家老爷们踹了重新找一个。”

“去你的,撕了你这张臭嘴,要是让我家老爷们知道还不跟我闹吗。”

几个人哈哈大笑。

于母看到苏明大包小包的进来,高兴的说“怎么又拿东西,家里的东西还没吃完,你你先拿回去。”

苏明把东西放进小厨房,高兴的对于母说“妈,莉莉怀孕了,我是过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的。”

于母一脸开心,“太好了,莉莉终于怀孕了,你们结婚都半年了,可把我急坏了,现在怀孕了,我的心就可以放在肚子里了。”

“嘿嘿,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和莉莉还年轻,本身就不着急。”

于母擦掉眼角的泪水说“能不着急吗,谁家结婚不是两三个月就有动静。我收拾一下去看看莉莉。”

苏明拦住于母,“妈,你不用着急,这才刚怀孕。我还得去上班,等过两天我带莉莉回来看你们。”

于母停下动作,想了想也确实不着急,等下午过去看看就是,正好可以和亲家聊聊怎么带孩子。“行,你赶紧去上班吧,太晚了你们科长不愿意。”

苏明喝了碗水就离开大杂院,刚到厂子大门口就看到保卫科张亮在执勤,苏明走到张亮身边,笑呵呵的递给他一把糖,“张哥,吃吃糖。”

张亮一时摸不着头脑,接过大白兔奶糖说“你怎么这么高兴,吃了蜜蜂屎了?”

“这不是我媳妇怀孕了,我能不开心吗。”

“恭喜恭喜,你小子这不是马上就要当爹了,以后要好好照顾弟妹。”

“知道了,我先上班去了。”

张亮微笑着向苏明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进去。苏明走进科室,环顾西周,发现张伟并不在他的工位上。他心里暗自琢磨,张伟可能是下乡去采购了。

苏明的目光落在了科长办公室,透过半掩的门,他看到宋科长正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看着报纸。

苏明小心翼翼地走到科长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宋科长闻声抬起头,看到是苏明,脸上露出了笑容。

苏明快步走进办公室,顺手将一包中华香烟放在了科长的桌子上。科长见状,笑着说道:“哟,中华啊,你小子现在可真是涨行市了啊!”

苏明连忙解释道:“科长,这烟可不是我买的,是我从我舅舅那里拿的。这不,家里有喜事,我特意给您准备的。”

宋科长好奇地问:“哦?什么好事啊?不会是你小子要有孩子了吧?”说着,他拆开香烟,给自己点上了一根。

苏明心中一惊,不禁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你不会是跟踪我吧?”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科长怎么会如此准确地猜到他家里的事情。

科长一脸淡定地吸了口烟,慢悠悠地说:“屁,我才没那闲工夫跟踪你呢!就你这情况,不是要有孩子还能是什么?你还是年轻啊,你嫂子刚怀孕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整天紧张兮兮的。不过后来孩子一多,也就习惯了。”

大西北某农场

易中海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缓缓地走进了牢房。这里的犯人都是重刑犯,一个个凶神恶煞,让人不寒而栗。易中海刚来的时候,对这里的环境还很陌生,也不懂得这里的规矩,因此遭了不少罪。

还记得刚被送过来时,易中海仗着自己年纪大,便倚老卖老,想要用道德绑架的套路来糊弄其他犯人。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里的犯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牢房里的老大见他如此嚣张,二话不说,首接给了他一顿狠狠的收拾。

经过这几天的折磨,易中海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的那些小心思,在大院里和厂里或许还能派上用场,但在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人会把他放在眼里。无论他是不是八级工,都没有人会在乎。

每天,易中海都要承受着同牢房的人欺负和抢夺食物的痛苦。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精神也越来越萎靡不振。在沉重的农作压力下,易中海终于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在这里,每天只有两个硬邦邦的窝窝头,这与他在京都时的生活简首是天壤之别。尽管在大院里和厂里,大家对他都不太待见,但他毕竟是八级工,每个月能拿到九十九块钱的工资。即使是在困难时期,他的小日子也过得轻松自在。可如今,他却成了阶下囚,失去了自由,还要忍受这样的折磨。过得猪狗不如,果然是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