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天假期回学校,班级里流行起了交笔友,和另外一个中学的学生进行书信交流。在那个时候,没有网络,书信和电话成为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方式。电话太贵,生活费太少,写信更是有仪式感并能够拉长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期待,增加期待值。这个新鲜交友方式在班级大范围开始流行起来。
没过多久,梅梅就开心的在寝室宣布,她交了一个帅哥笔友,外校初二的男生。
“啊,你见过,怎么知道他帅?”我疑惑的问。
“寄照片了,你们看。”梅梅得意的说。
“嗯,确实照片看起来,有点帅。”珠珠说。
“你们一天信里都写些什么?”小野好奇的问。
“就是写写平时生活爱好呀,喜欢什么明星呀,看还留了寝室电话。”
“没劲,我才懒得写,又见不到人。”我说道。
我这种估计就是浪漫终结者,实用主义者,更喜欢抓住实实在在的人和事。
“那让他也推荐一个好朋友给我呗,写信。”朱艳最开心的说
“可以,包在我身上。”梅梅说道
笔友会产生爱情吗?那时候的我没想过这种问题,但是在梅梅身上确实笔友之间可以产生爱情?。通过长期书信交流建立的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鸣,使双方可能跨越现实距离发展出浪漫关系。??但是单纯精神契合若缺乏现实基础,就面临挑战。
两人从笔友发展为恋人的可能性有多大?克服地域、年龄差距,通过书信建立了思想共鸣,并通过实际行动维系了长期关系。都是文字在中看到虚拟的对方。
那时候,只要交了笔友的同学,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收发室,拿到自己的信。拆开读信的时候,最快乐。买上最漂亮的信纸,认真的回信,两个没有生活在一起的人可以互相诉说烦恼,互相分享喜悦。
教室里总是能够听到梅梅其他交笔友的同学们讨论,谁谁谁又收到信了。这种精神上的交流,我一首觉得特花时间,特无聊。还不如寝室卧谈会有意思,还不如天天和何伟打架斗嘴有劲。
珠珠说,有那个时间,用来学习背背单词多好。
小野说,笔友没意思,还是柯杰长得好看。对的,小野也是真的情窦初开,喜欢班草柯杰,两个人感觉好暧昧。
小双说,我还是喜欢交女笔友,想知道其他学习是不是跟我们一样,一天就是学习。
时机与勇气?:从文字到现实见面的跨越需要双向奔赴。
没过多久,在教室刚看信后,梅梅兴奋的说:“我写信约了,过几天放月假去见李聪。”
“李聪是哪个?”小野疑惑的问
“她的帅哥笔友,实验中学初二的男生。”我介绍着,然后对梅梅:“别见了吧,感觉不靠谱,不见还能保持幻想,也许见了就幻灭了。”
“你这勇气确实可嘉。”珠珠对梅梅说
“你们别管我,要不就陪我一起去。”梅梅对我说。
“朱艳,我们一起去呀!”梅梅说道。
“要的,我约我的笔友,喊他们一起,我们见面。”朱艳对梅梅说
那时候的我们都没想到,这样一个书信中的男生,影响了梅梅的整个青春。而梅梅,从来就是一个颜控,看男人总是只看脸。
38岁的我们,见过了各种两性感情后,才总结出来男人的嘴和脸,都是不能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