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空印蟒袍

乾清宫的青砖地滑得能照见人影。

王昊跪在第三块金砖的裂缝上——这是入宫前德川樱探来的情报,说此处地龙温度最高,跪久了膝盖不至于生冻疮。果然,隔着棉裤都能感受到丝丝暖意。

"爱卿平身。"

崇祯的声音比辽东的雪还冷。

王昊抬头时,瞥见皇上龙袍肘部有块不显眼的补丁,用金线绣成了云纹状。御案上的鎏金香炉缺了只脚,垫着本《洪武宝训》。

"臣王昊,献《平寇录》一部。"他捧起镶金边的奏折,里面详细记录了赫图阿拉之战的"官方版本"——当然只字未提∞形装置。当值太监接过奏折时,王昊注意到他小指缺了半截,伤口整齐得像被刀削的。

崇祯刚翻开奏折,封面金线就崩开几根。皇上假装没看见,呷了口茶:"王卿之功,朕心甚慰。"那茶杯缺了个口,茶渍在缺口处积了道褐色的痕。

"臣不敢居功。"王昊拍拍手,亲兵抬上缴获的八旗战旗。镶白旗的旗面上还带着火药灼痕,∞形的烧洞正好贯穿那个"清"字。太监接旗时突然手滑,旗角扫过炭盆,差点烧起来。

"赏!"

随着崇祯一声令下,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捧出个紫檀匣子。匣开瞬间,王昊差点没忍住笑——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锭银子,每锭底下都粘着"崇祯六年"的旧签,明显是刚从别处挪来的。

"朕再加赐蟒袍一袭。"崇祯话音刚落,两个小太监抖开件绛色蟒袍。阳光透过殿窗照在袍上,顿时扬起一阵细灰——还有几只死蠹虫从绣纹里掉出来。

王昊谢恩时摸到袍角内衬有硬物。趁转身功夫捏了捏,是张地契!看印鉴分明是周皇后在通州的嫁妆田。好家伙,皇帝赏功还得掏老婆私房钱。

"着王昊总督蓟辽军务,加太子少保。"圣旨念到这里,王昊己经竖起耳朵——果然,后面跟着"仍驻锦州"的补充条款。至于说好的关防大印?兵部尚书周延儒出列解释:"印钮稍有磨损,需重铸。"

退朝时,王昊的马车被个青衣小太监拦下。小家伙塞来个食盒就溜,盒里装着六块萨其马,底下压着张纸条:"世袭铁岭卫指挥使,岁禄八百石"。王昊差点把萨其马捏碎——铁岭卫三年前就沦陷了!

"大人,兵部来人了。"回到驿馆,马祥憋着笑报告。来的是个主事,带着十二个白发苍苍的老翰林,说是"精于火器"的专才。为首的老头颤巍巍展开《天工开物》手抄本,能把"火龙出水"的配方倒背如流,可王昊刚递上火绳,老头就连打三个喷嚏把火星喷灭了。

夜深人静时,王昊正在灯下研究蟒袍里的地契,窗棂突然"嗒"的一响。德川樱倒挂在檐下,女忍者指尖挑着个锦囊——里面是把铜钥匙,柄上刻着"武库"二字。

"皇上赐的?"

女忍者摇头,用苦无在桌上划了个∞符号。王昊会意,这是从周延儒府上"借"来的。钥匙插入锦囊夹层,里面掉出张薄如蝉翼的纸,写着:"子时三刻,乾清宫西暖阁"。

紫禁城的夜巡比想象中松懈。王昊跟着德川樱翻过东华门,发现巡逻太监都在打瞌睡——有个家伙抱着更梆子鼾声如雷,怀里还揣着半壶老酒。西暖阁的窗纸上映着个消瘦身影,来来回回踱步。

"来了?"

崇祯的声音比白天温和许多。皇上没戴翼善冠,只束着网巾,手里拿着杆熟悉的烟袋锅——王昊瞳孔骤缩,这分明是祖父的遗物!烟锅上∞形的纹路在烛光下清晰可见。

"朕知道赫图阿拉的事。"崇祯突然用烟袋锅敲敲龙案,案面竟弹出个暗格。里面是半本《永乐大典》,撕破的切口处露出∞形的机械图。"自鸣钟缺个零件..."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你那把钥匙..."

王昊怀中的热兰遮钥匙突然发烫。他强自镇定:"臣不明白。"

"呵。"崇祯突然掀开地衣,露出块刻着∞符号的青砖。脚踩上去三长两短,墙面无声滑开——里面是间密室,正中摆着个两人高的∞形金属装置,与赫图阿拉地宫里的陨铁一模一样!

装置基座上刻着两行小字:

「万历西十七年 徐光启监造

天启六年 信王重修」

"朕不需要你的战功。"崇祯抚摸着装置表面的∞形凹槽,"朕要的是这个——能逆转时空的'摇光仪'。"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沾着血丝,"在你出现前,它己经...失效了七次..."

王昊的冷汗浸透中衣。皇上口中的"七次",与他记忆中的七次穿越完美对应!更可怕的是,装置中央的钥匙孔形状,与他怀中的热兰遮钥匙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