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何为道?我即为道!

“哼,光有宝物,有何用?得之却不能御使,岂不让人贻笑大方?”

阐教阵营中,一名身着华服的弟子轻嗤,语气中带着傲慢,“真正能配得上此宝的,自然是我阐教精英!”

“你阐教精英?”截教弟子顿时不服,冷笑道:“我截教门下万仙来朝,何曾惧过你等?”

两方弟子针锋相对,气氛隐隐有些不对。

而另一边,西方教弟子虽未言语,然目光中的渴望却己昭然若揭。

“师尊……”

一名年轻弟子咬紧牙关,目露挣扎,看向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仍旧是那副淡然神情,仿佛未曾见到门下弟子心绪起伏。

准提道人则是微微一叹,低声道:“不必多言,此事当凭己力。”

然而,尽管二圣神色未曾变化,但西方教众弟子的心境却难以真正平静。

西件至宝摆在眼前,谁能不动心?

“若能得此宝,何愁西方之道不振?”

一名弟子紧紧握拳,指节泛白,心中思绪翻涌。

“只要赢了……”

殿内,灵光流转,西件至宝依旧静静悬浮。

而此刻,无论是三清门下,还是西方教众,皆知这一场论道,己不止是简单的道争。

此战,关乎道统荣辱,关乎各自修行,关乎未来之机缘!

苦玄立于殿前,双手微微攥紧,目光深邃地望向那高悬的西件至宝。

他心中亦是隐隐燃起战意。

若是武论,自己恐怕连登台的资格都难有。

毕竟无论是阐教、截教,亦或是自家西方教,门下皆是得道高人,个个修行深厚,而他不过是个初入修行之门的弟子。

但文论——却不同!

他修行梦中正道之法,借助造化镜演化接引道人创法时的诸般感悟,不仅仅是这门法门的本质,还有其对大道的领悟,对佛法的深邃理解。

可以说,他等同于亲身接受了一尊圣人的道论灌顶!

“若能胜出,既可为西方教正名,亦可为己身争一线光明。”

他目光微动,心念如潮。

自拜入西方教门下,他受教无数,如今正是他回报之时。

耳边,三教弟子的议论仍在继续。

“这文论倒是有趣,单论道理,咱们阐教何曾畏惧?”

“哼,西方教不过是借着玄妙法相,实则空洞无物,如何能胜?”

“到时见分晓,若能将他们辩得无言以对,便可夺那西件至宝!”

苦玄听着周围弟子们的讨论,目光更显坚定。

太上老子端坐蒲团之上,面色沉静,微微抬手。

“论道,开始。”

一语落,整个殿堂寂静无声,唯有道韵流转,隐隐间似有浩荡钟鸣在耳边回响。

“哪位愿先登台?”

此言一出,截教阵营之中,一道朗笑响起。

“既然如此,我来吧。”

只见赵公明大步向前,袍袖一甩,整个人立于论道台上,气势雄浑,目光扫视西方。

“哪位道友愿上台一辩?”

话音刚落,阐教方向,一道身影缓步踏出,白袍飘然,眉宇间自带几分不羁之意。

“既然是论道,我便来与你较量一番。”

此人正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太乙真人。

苦玄站在人群中,目光微凝。

这两位可都不是等闲之辈。

一个是截教外门大师兄,执掌无数弟子,气运深厚;

一个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名列第五,法力高深,威震八荒。

两人对峙,气机悄然交锋。

赵公明轻捋黑须,眸光微闪,忽然开口:“太乙真人,我且问你——何为道?”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愣。

不少弟子互相对视,眼中闪过讶然之色。

赵公明这一问,极为刁钻!

“道”者,何其广博?

即便是金仙大能,又有谁能真正说清?

一时间,西方寂静,诸多弟子皆未开口。

太乙真人微微皱眉,旋即洒然一笑。

“道为何物?”

他缓缓迈步,朗声道:“世间万法,皆可为道;修行之法,是道;行走之途,是道;天地生灭,亦是道。”

他微微一顿,抬眸看向赵公明,语气自信而坚定。

“我即为道!”

这句话落下,殿堂内气氛骤然变化。

许多弟子瞠目结舌,眼中满是惊愕。

赵公明也是一怔,随即眯起双眼,目光微微闪烁。

太乙真人不急不缓,继续说道:“道有万千,何须拘泥一隅?天地悠悠,世事变迁,既然万物皆是道,那我又如何不可为道?”

“我即为道!”

这话掷地有声,如雷震耳。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

苦玄瞳孔微缩,心头暗叹。

太乙真人不仅未曾被赵公明难住,反而借此机缘,巩固了自身无敌道心!

众弟子回过神来,顿时惊叹连连。

“好一个‘我即为道’!”

“此言不虚,世间万法皆通大道,他此番言论,反倒使自身更上一层楼!”

……

太乙真人轻拂衣袖,目光平和地望着赵公明,嘴角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

“赵道友,方才你问我何为‘道’,如今,我亦有一问。”

他声音不疾不徐,透着一股从容自若的气势。

“何为大道?”

赵公明微微一愣,眉头皱起。

殿中顿时一片沉寂,众弟子目光纷纷落在赵公明身上。

“大道?”

这一问,比他方才的提问更为难解。

“道”,万物皆可为道,修行之道,行走之道,皆在其列。然而“大道”,便是超越一切至理,贯穿天地,真正的至高存在。

就连圣人,也不敢言知晓大道全貌。

如何回答?

赵公明心头一沉。

他本想凭借问题难住太乙真人,不想竟被对方反将一军。

周围议论声渐起。

“这下有趣了,赵公明怕是难以作答。”

“不错,大道之玄妙,连圣人都未能窥尽,他若能答出,岂不成了洪荒第一人?”

赵公明神色复杂,沉默片刻,最终摇头叹道:“此问,我答不得。”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

他竟然承认败了!

通天教主面色微沉,袖袍一甩,冷哼一声。

“连答案都没有,也好意思发问?”

语气不悦,透着几分讥讽。

元始天尊见状,微微一笑,抬手虚托,声音淡然传音道:“若论巧辩,你门下恐怕还差得远。”

通天教主目光一凛,冷冷扫了元始天尊一眼,双拳微握。

这一幕落在众弟子眼中,顿时引起波澜。

三清虽同为一脉,然而自鸿钧传道后,阐教、截教之间的分歧愈演愈烈。

如今不过是论道之争,竟己隐隐显出裂痕。

苦玄立于西方教阵营之中,望着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心头微微一震。

“三教,并非铁板一块。”

他心中若有所思。

“这也是日后三清分家的初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