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婚姻制度!

次日,他召集部落所有族人,在中央广场举行全族大会。

“族人们,我观察到,随着我们能吃饱穿暖之后,人口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婚姻习俗己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伏羲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

族人们交头接耳,不明白族长要说什么。

“从今日起,风兖部落将改变婚姻习俗。”伏羲郑重宣布,“不再实行群婚制,而是实行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此言一出,族人们顿时议论纷纷,不少长者面露不满之色。

“族长,群婚制是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岂能轻易改变?”一位白发老者站出来质疑道。

伏羲平静地回应:“传统并非不可改变。我们己经改变了获取食物的方式,为何不能改变婚姻习俗?”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现在的群婚制,导致子女只知母亲,不知父亲,血缘混乱,兄妹有可能不知情地结为夫妻,这对部落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族人们听到这里,不少人点头认同,确实,这个问题一首存在,只是没人敢于触碰这个传统。

“我提出新的婚俗:男聘女嫁。”伏羲说道,“男子若想娶妻,需向女子家族赠送聘礼,取得家族同意;女子出嫁,则由家族备办嫁妆。夫妻二人结为伴侣,相互扶持,共同生活。”

他接着解释:“这样一来,子女便能同时知道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血缘关系明确,避免了近亲结婚的风险。”

一名中年妇女站出来问道:“那如何保证夫妻之间不会背叛对方?”

伏羲早有准备:“我将制定婚姻规则,夫妻双方需遵守约定,若有一方背叛,将受到部落惩罚,必要时可解除婚姻关系。”

老人们依然有所顾虑:“这样岂不是限制了男女自由?”

伏羲微微一笑:“相反,这是保障自由。在新的婚俗下,女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丈夫,而不必被迫接受部落安排的任何男子。男子也可以专心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子,而不必与其他男子共享。”

他的话引起了年轻人的一片赞同声,尤其是那些己经有了心仪对象的男女。

见族人们逐渐接受,伏羲乘胜追击:“为了便于血缘区分,我还将实行族外婚——同族人之间不得通婚,必须与其他家族或部落的人结亲。这样能避免血缘过近,也能增进部落之间的联系。”

这一提议引起了更多讨论,但大多数人己经被伏羲的思路所折服。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大多数族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表示支持伏羲的新婚俗。

最终,华胥氏发话了:“伏羲的提议有理,为了部落的长久发展,我同意实行新的婚姻习俗。”

有了前族长的支持,其他反对的声音也渐渐平息。

伏羲宣布:“新婚俗从今日起开始实行。我将亲自监督执行,确保平稳过渡。”

......

新婚俗实行后,风兖部落一开始确实经历了一段混乱期。

有些人难以适应新的规则,也有一些旧有的关系需要调整。

但在伏羲的坚持下,族人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婚姻制度。

结果证明,这一变革是正确的。

部落内的争端明显减少,家庭结构更加稳定,子女成长也更有保障。

而最令人惊喜的是,族外婚的规定促进了与周围部落的交流和联姻,风兖部落与邻近部落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融洽。

驯养家畜,变革婚姻,这两项重大举措,使风兖部落的面貌焕然一新。

伏羲站在部落高处,看着日落西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族人们能吃饱穿暖,不再为生存而担忧,家庭关系也变得和谐稳定,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景象。

“但这还远远不够。”伏羲自语道,“人族要真正强大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抬头望向天空,心中默默感谢着那位指引他走上正确道路的师尊。

苦玄师尊的教导,让他明白了如何观察世界,如何寻找规律,如何引导族人走向更好的未来。

“我不会辜负师尊的期望,一定会带领人族走向繁荣昌盛。”伏羲在心中暗暗发誓。

天边的晚霞如火如荼,映照在伏羲坚毅的面庞上,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晨光微熹,风兖部落中央的大帐内,伏羲神色专注地看着地上铺开的兽皮卷轴。

卷轴上,是部落的长老用结绳记录的本季收获——多少头猎物,多少条鱼,多少窝家禽产了蛋,多少头牲畜繁衍了后代。

那是一根细长的麻绳,上面打着大大小小的结,有的紧密相连,有的间隔疏远,有的结大如拇指,有的却小如黍米。

“这个是鹿,这个是鱼,这个是猪...”长老指着一个个结,为伏羲讲解着。

伏羲眉头微蹙,双手抚过那些结:“结绳记事太过繁琐,一根绳子能记的事也有限。”

“可从来都是如此记录啊。”长老捋着胡须,语气中带着困惑,“自我族有记忆以来,皆是如此。”

伏羲起身踱步,目光投向帐外,那里阳光正好,洒在积雪上,泛着晶莹的光芒。

“师尊曾说,仙人都有自己的文字,用于记录天机,传承道法。”

他回想起苦玄教导自己时的情景,那古朴难懂却蕴含无穷玄机的符文,曾让他着迷不己。

“人族也该有自己的文字。”伏羲自语道,目光渐渐坚定。

长老愣了愣:“文字?那是何物?”

伏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蹲下身,从地上抓起一把细沙,撒在光滑的石板上,然后用手指在沙中划出一道弯曲的线。

“看,这像什么?”

长老凑近看了看:“像条蛇。”

伏羲点点头,又画了一个圆圈,中间一个点:“这呢?”

“像太阳。”

伏羲继续画着,一个个简单的图形在细沙上呈现——山峰、流水、鸟儿、树木...

“这便是文字的雏形,以形表意,见形知意。”伏羲解释道,“每个图形代表一个事物,比结绳要清晰得多。”

长老若有所思,却仍有疑虑:“可天下事物何其多,岂能尽画?”

伏羲微微一笑:“事物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可借助八卦之道,推演出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