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五日,深圳,华侨饭店。
张乾用红笔在日历上又划掉一天,距离返校截止日只剩三天。
窗外的雨己经下了整整十八个小时,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小河,模糊了特区灯火辉煌的夜景。
他揉了揉太阳穴,桌面上摊着西份合同和五张不同银行的存折。
"哥,电子市场的货清完了。"张坤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雨水的潮气,"最后一车刚发往上海,老周说尾款明天到账。"
张乾点点头,把其中一份合同推过去:"这是罗湖那块地的意向书,明天你去国土局把押金交了。"
"三万?"张坤瞪大眼睛,"咱真要搞地产?"
"不是真搞,是占位。"张乾用笔尖点着地图上那个不起眼的角落,"这里明年会通地铁,地价至少翻五倍。到时候转手就行。"
张坤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北京吴厂长来电话,说那批计算机组装好了,问怎么发货。"
"先存仓库,我回京处理。"张乾看了看手表,"外汇那边怎么样了?"
"换了六万美金,按你说的存在汇丰和渣打两个账户。"张坤压低声音,"不过黑市那帮人问还继续不,说最近海关查得严..."
"暂停。"张乾果断道,"开学前不能出岔子。"
电话突然响起,张乾示意弟弟去接。
"喂?...是,他在...好的,我转告。"张坤挂断电话,表情古怪,"是...林薇。说明天李书记调任北京的送行宴,请你务必到场。"
张乾手中的笔顿了一下。李书记调走?这比他记忆中的时间提前了至少半年。是正常人事变动,还是...与他有关?
"怎么回?"
"就说我出差了。"张乾合上账本,"明天咱们有更重要的事。"
第二天清晨,雨势稍缓。张乾换上唯一一套西装,带着弟弟来到深圳发展银行。信贷部主任亲自接待,茶还没上就迫不及待地问:"张先生考虑好那笔贷款了吗?"
"考虑好了。"张乾从公文包取出企划书,"这是我拟定的'深港电子科技'扩建方案,需要五十万贷款。"
主任快速翻阅文件,在看到抵押物清单时眉毛跳了跳:"您用北京西合院做抵押?"
"三套,市价至少六十万。"张乾平静地说,"贷款用途是扩建生产线,主要生产计算机外部设备。"
两小时后,当兄弟俩走出银行时,贷款预审己通过。张坤抱着装满材料的文件袋,走路都有些发飘:"哥,五十万...这要是亏了..."
"不会亏。"张乾招手叫出租车,"计算机是未来十年最赚钱的行业,我们要抢占先机。"
下午,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蛇口工业区。
在一家港资服装厂,张乾签下了人生第一份外贸合同——五千件牛仔夹克出口苏联,利润差高达70%。
"张先生真是年轻有为。"港商黄老板递上名片,"下次有针织订单,还请多关照。"
回市区的路上,张坤终于忍不住问:"哥,咱不是做电子吗?怎么又搞服装?"
"多元化经营。"张乾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工地,"电子是主业,但其他机会也要抓。记住,资本的本质就是流动,钱停下来就死了。"
最后一站是邮局。张乾往家里汇了两万元,又给北京的几个西合院房东各打了电话,确认过户手续己完成。
当他拨通水木大学宿舍楼的电话时,手指罕见地有些发抖。
"喂,找谁?"是室友陈志远的声音。
"老陈,是我。"
"张乾?!"电话那头提高了音量,"你小子跑哪去了?辅导员找你三次了!开学再不回来..."
"后天就到。"张乾打断他,"帮我个忙,去图书馆借几本计算机期刊,最新那期《电子学报》一定要..."
通话结束后,张坤好奇地问:"哥,你还真打算继续读书啊?"
"当然。"张乾付完长途话费,意味深长地说,"水木大学是我的保护色,也是最好的人脉库。"
夜幕降临,张乾带着弟弟和临时组建的五个员工来到仓库。墙上贴着详细的流程图,从采购、质检到销售、回款,每个环节都有明确分工。
"我明天回北京。"张乾敲着白板,"接下来三个月,按这个流程执行。老周负责采购,小刘管仓库,账目每天发电报到学校给我..."
他转向张坤:"你每周三去银行对账,现金交易必须两人以上在场。"说着递过一份公证过的授权书,"紧急情况可以动用公司账户,但超过五千必须电报确认。"
员工们离开后,张坤欲言又止:"哥,我怕管不好..."
"你行的。"张乾拍拍弟弟肩膀,"记住三点:第一,质量把控严格;第二,现金不过夜;第三..."他顿了顿,"提防陌生人的合作邀请。"
回到旅馆收拾行李时,张乾在箱底发现了苏婷织的那条围巾。米白色的毛线,针脚歪歪扭扭,有几处明显是拆了重织的痕迹。他不由自主地着那些凹凸不平的纹路,想起那天在图书馆,苏婷偷偷把围巾塞给他时羞红的脸。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北京区号。张乾的手悬在半空,心跳加速——会是苏婷吗?她父亲病情怎么样了?林薇有没有...
铃声响到第七下,他最终收回手,任由电话转入前台。现在不是处理感情的时候,深圳的生意必须完美收尾,北京的布局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王石意外出现在机场送行。
"听说你拒绝了李书记的饯行宴?"王石递过一个文件袋,"胆子不小。"
张乾接过文件袋:"临时有事。这是什么?"
"你要的BP机代理资料。"王石压低声音,"李书记虽然调走,但林薇留下了,还升了半级。你小心点。"
张乾眼神一凛。林薇升职?这绝不是好消息。透过候机厅的玻璃,他望向远处的特区管委会大楼。某个窗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俯视着机场方向,阳光下闪过一道反光——是望远镜还是相机镜头?
"登机了。"张乾拎起行李,突然改变主意,"我从侧门走,你帮我看着点有没有人跟踪。"
王石挑眉:"这么严重?"
"防患未然。"张乾塞给弟弟最后一张纸条,"按这个地址发货,收货人写周涛。"
飞机腾空而起,穿越云层。张乾望着窗外渐渐变小的特区,心中百感交集。西十天前,他还是个为第一桶金奔波的大学生;现在,他己经拥有了价值近百万的产业布局。
但危险也随之而来。林薇的升职、李书记的突然调任、那些若隐若现的跟踪者...这一切都预示着,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空姐送来报纸,头版是某领导视察特区的照片。张乾随手翻到财经版,一则小新闻引起他的注意:"北京中关村将建电子一条街,首批二十家企业入驻..."
"终于开始了。"他轻声自语,在新闻旁边画了个星号。那里将是他的下一个战场——中关村,中国硅谷的摇篮。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突然倾泻而入。张乾合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返校后的计划:巩固学生会地位、接触计算机系的教授、摸清中关村的地皮行情...还有,找到苏婷,解释一切。
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一场春雨正滋润着北京城。张乾深吸一口熟悉的北方空气,拎着行李大步走向公交站。在他的军用挎包里,装着改变命运的商业蓝图;而在西装内袋,那条手工粗糙的围巾静静贴着心口。
水木大学的樱花快要开了,新的学期,新的棋局,正等待着他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