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想在家多住几天,但是没办法北京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大把的钞票等着他去赚。
在家住了两天,吴望又一次收拾几件衣服准备离开家了。
他也没有几件合身的衣服,拿几件去北京,只是为了多几件换洗衣服罢了。
这次再去北京,他兜里有钱,心里有底,而且放下了很多心思,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了。
当然距离开学也没有多久了,他这次回来主要是回来看看,顺路拿自已的录取通知书。
从家里出发去北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走山路,山路多崎岖但是要近一些;另一条路是从小镇绕道去县城,然后坐长途车走高速,这样要多跑百八十公里。
出门前吴望拒绝了妈妈大包小包给带的东西,他只带了一些小零食以备路上饿了有一些垫肚子就行。
虽然距离北京不远,但是道路和交通并不是一路顺畅,需要倒车换乘,再加上等车的时间,起大早往往赶晚集,到北京得下午四五点,这就是乘坐公共交通不便利的地方。
吴望有驾驶技能,只是现在没有驾驶证,上一世北京城一工作难求,一车牌难求,一学区房难求。
北京居,大不易!
这一世吴望是立志要改变这一切的,当然他改变不了这种社会需求,他只能自已提前布局让自已没有这种顾虑就行了。
在选择出行路线的时候吴望犹豫了,他心里想着走近路早点到北京,毕竟那里还有一堆事情在等着他,但是身体却很诚实的帮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走了,走了,到县城的上车走了!”售票员卖力的吆喝着。
这些城乡公交车早就承包给了个人,吴望家所在的小镇是周边乡镇到县城的必经路段。
几个乡镇车辆汇聚在这里车站,争抢他们小镇上到县城的乘客,一个小镇每天去县城的人不会很多,但是抢到一个乘客就是十块钱车票。
十块钱不多,但是对于城乡公交来说,拉十个人得跑一趟县城,拉二十个人也得多跑一趟县城。
一趟车就是一趟活,能赚多少就看能抢到多少乘客。这么多年这些售票员抢乘客归抢乘客,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大打出手,也没有人破坏行规降低车票价格。
所以对于小镇乘客来说坐谁的车无所谓,都是到达县城,都是一样的票价,有时候运气不好的时候还得站票过去。
吴望家乡小镇的人们可选择的车次比较多,不像其他小镇就那一辆两辆车,还都是一家的,如果得罪了司机,可能想要从小镇去趟县城都不容易了。
村里可达不到家家有家用轿车,现在这个年头能有辆摩托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司机路过要是不停车,那些小镇的人今天就没有车坐了,想去县城,要不腿儿着,要不就得自已想办法了。
走路去县城,早晨天亮出发下午能到都是了不起走路快的人了。
这样的垄断优势让其他小镇里的公交车司机都非常有优越感,经常乘客上车第一件事不是先掏钱买票,而是先给司机递根烟。
要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个规定是给大城市定的,在这种乡村巴士小公交上,别说抽烟,碰上赶大集回家的,你抱一只小猪崽子都能上车。
吴望今天运气不错,他刚到车站就来了一辆公交,还是有座位的公交,回头跟送行的爸妈说了两句话,吴望上车了。
原本担心自已这次回来会控制不住情绪,还好自已没有表露出来什么,父母也应该没有看出来。
走的时候父母要给他拿学费和生活费的,吴望拒绝了,他知道家里没有钱。
他考的不怎么样,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就是这样一所普通的学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都是父母目前承担不起的。
上一世父母借了好几家才给他凑够学费,这一世,他说什么也不能让父母为难了。
他没有从家里拿钱,还偷偷给家里留了点钱,但是他知道留钱父母也舍不得花,他们节俭惯了,不舍的吃不舍的喝,这一年下来他们在家最大的开支就是油盐酱醋了。
粮食蔬菜都是自已种的,水果很少吃,肉类蛋类也是逢年过节才会买一点。乡下生活很多都是自给自足,能省则省。
这次离开家乡他不确定自已会什么时候再回来,也许下次就得春节了。
汽车开动离站,父母送别的身影越来越小,吴望没有敢回头一直看,他害怕自已哭出来。
大小伙子在车上哭出来,坐车的都是十里八村的乡亲,有点丢人,他强忍着内心的冲动。
汽车现在行驶的这条路是去县城的路,他已经走过很多次,但是从县城坐车去北京他还是第一次。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如果回到家乡所见之处都是破旧和无奈,但是人们跟别人提起自已家乡的时候,都会有无限的自豪。
吴望坐在缓缓行驶的城乡公交上,窗外的风景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
初夏的早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蜿蜒的山路上,给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山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的歌,仿佛在为吴望送行,又似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
随着车辆逐渐远离小镇,吴望的视线被更加广阔的田野所吸引。
一望无际的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绿浪,偶尔可见几位农人戴着草帽,弯腰在田间劳作,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韧而朴实。
随着车辆驶入县城,城市的喧嚣逐渐取代了乡村的宁静。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匆匆,吴望透过车窗,观察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八级小县城。
虽然县城不大,来往行人或是步履匆匆,或是悠闲怡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吴望到县城的车站需要下车,重新买票换乘前往北京的长途汽车,这个时间去北京的人不多,乘客大多都是年轻人,虽然大家不认识,但是吴望看得出来,这些人跟他一样。
有的是去求学,有的是到北京谋生。做为首都,不管是经济,教育,医疗一直都是首屈一指的,天南地北的人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北京。
几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有的背着厚重的行囊,有的提着简单的行李,但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种共鸣会让他们在北京城找到归属。
吴望也相信在北京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里,他们一定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您好,一张票,到北京。”
回到家乡,耳边都是乡音,吴望很自然的切换到了家乡话。
上午每隔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车站会发一辆车到北京。
买完票以后吴望只需要耐心等着排队,等待到时间检票上车。
长途汽车缓缓驶出县城,向着北京的方向进发。
沿途的风景不断变化,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再到郁郁葱葱的山林,每一处都留下了吴望的目光和思绪。
望着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心中是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吴望这次离家去北京不仅仅是为了求学或工作,更是一次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