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 章 发达只能靠自己

从老家再次来京的吴望,将自已最近的事情安排的满满的。

他早晨接收各位老板们送来的蔬菜,肉食,上午去驾校练车,中午送餐,下午休息,晚上继续送餐。

该见的人都见了,该办的事情都办了,吴望现在就一个目标——努力搞钱。

他想要先买一辆送货的面包车,这样以后送餐就更轻松了。当然他也计划在北京城买个房子,以后这个地方寸土寸金,一套房子一个家他是知道的有多难求的。

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一世劳碌半生依然一无所有,这一次,他准备三十岁之后自已就退休躺平。

重生一次,努力奋斗什么的,他想都没有过。他就是个普通人,只能干点普通人干的事情,虽然会被说没出息,但是没出息就没出息吧!谁难受谁知道。

跟着国家发展大势,他努力赚点小钱,让自已过的轻松点就行了,至于其他的那就随缘吧!

“小吴,前几天我不是跟大宝一起去工地送过几次餐嘛!有些事情我想跟你说说。”

中午吴望和大宝送完餐回到厨房小院,李师傅也正好收拾完厨房的卫生。

他一边解下围裙一边走过来跟吴望说道。

吴望闻言,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转头看向李师傅,脸上露出了一丝好奇与认真。

李师傅在厨师这一行经验丰富,而且为人忠厚,说的话往往都有他的道理。

“李叔,您请说,是关于送餐去工地的事情吗?是不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吴望边说边示意大宝也凑过来听,毕竟两人经常一起搭档送餐。

李师傅点了点头,找了个凳子坐下到了吴望和大宝旁边。

“是啊,小吴,你也知道,最近咱们送餐到工地的数量多了,那些工人们干活辛苦,饭量大,对饭菜的质量要求也高了。

我留意到每次送餐时,工人们偶尔会提些意见,虽然都是小事,但咱们做服务行业的,得把细节做好,才能留住回头客。”

最近吴望也在琢磨这件事情,让大家吃饱吃好肯定是必须的,但是大家经常吃同样的饭菜也会厌烦,肯定想换换口味。

他一直在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李师傅帮着送了几天饭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李叔,您仔细说说!”吴望说道。

“小吴,我估摸着说,你估摸着听听,看看哪些合适啊!”李师傅谦虚的说道。

“有些工人反映饭菜到的时候凉菜成了热菜了,特别是现在天气越来越热,饭菜保温就成了个问题。

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比如用更好的保温箱,或者调整送餐时间,尽量让他们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的同时也保证热菜热,凉菜凉。”

吴望和大宝对视一眼,都觉得李师傅说得在理。

“爹,您说的真对,也有工人跟我说过,这确实是个问题。

吴哥您看能不能换一批更高效的保温设备。

送餐时间上,我们也可以灵活调整,尽量避开高峰期,减少等待时间。”

大宝最近每天跟吴望在一起,李师傅发现儿子开朗了很多,也自信了很多,就连说话都利索了很多。

当初他答应来给吴望干活,一方面是因为离家近,可以照顾家,收入还不错。另一个原因就是吴望答应可以雇佣大宝跟着他送餐。

小吴老板是个好人,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做事局气,而且没有一点歧视自已儿子,还愿意给儿子一个谋生手段。

李师傅就大宝一个孩子,虽然大宝有点憨憨的,但是儿子不傻,只是发育晚,比其他人长的慢。

李师傅能带着儿子一时,不能带儿子一世,他原本打算把儿子带在身边培养成一位厨师,这样以后多少有个吃饭手艺。

现在看来,儿子跟着小吴老板,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

所以李师傅现在特别踏实的跟着吴望干活,吴望的这些员工里,除了吴望自已,就属李师傅希望吴望生意越来越红火。

这也是吴望回家以后,愿意把最关键的送餐工作放心的交给李师傅和大宝父子俩的原因。

听完大宝说完以后吴望也补充道:“嗯,我们还可以多跟工人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具体需求,这样服务才能更加贴心。

另外关于菜品搭配和口味,我们也可以多收集反馈,尽量做到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的口味。”

看吴望接受了自已的建议,也听取了儿子的建议,李师傅欣慰地笑了。

“看到老板您这么上心,我就放心了。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不仅能让客人们满意,自已也能多赚些钱,离您的小目标就更近一步了。”

三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温馨而坚定的氛围。

吴望自已心中也在暗暗琢磨,虽然自已重生后的愿望看似简单——买辆面包车、在北京有个家、三十岁后退休躺平,但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跟着国家的发展大势,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或许平凡的日子也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嗯,工地上工作量大,夏天工人们干活肯定会大量出汗,这样他们肯定想吃些重口的饭菜。

炒菜我们不能做的太咸,但是我们可以每次送餐给大家带一些咸菜。”吴望又补充了自已的想法。

“嗯,这个好,我可以把咸菜切丝以后放点辣椒在简单炝一下锅,这样咸菜就更好吃了,也算添了一个新的小菜。”

李师傅在吴望的建议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改善。

群策群力,三个人商量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好主意和好办法。吴望又是一个行动派,收到建议就立刻执行,他下午跟大宝两个人就出去采购了咸菜。

随着夏日的阳光逐渐变得炽热,吴望和他的团队也在为工地的送餐服务进行着细致的调整。

第二天中午,吴望、大宝和厨房团队围坐在厨房的小院里,一边吃着简单的工作餐,一边讨论着新的送餐计划。

“吴哥,我有个想法。”

大宝突然放下筷子,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特色小吃,比如凉皮、煎饼果子之类的,既能丰富菜品,又能让工人们换换口味。”

吴望闻言,眼前一亮,他拍了拍大宝的肩膀。

“大宝,你这脑袋瓜子越来越灵光了!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先试做一批,看看反应如何。”

李婶和李师傅也点头赞同。

“对,特色小吃是个好主意。不过咱们得注意食材的新鲜和卫生,不能让工人们吃了不舒服。”

“那是当然,李婶您放心,我会亲自盯着食材的采购和制作过程。”吴望认真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吴望和团队忙碌了起来。

他们不仅更换了更加高效的保温设备,还精心研制了几款特色小吃。

每当送餐到工地时,都能看到工人们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新菜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小吴啊,你们这次的新菜品真不错,特别是那个煎饼果子,又香又脆,我们大伙儿都爱吃!”一位工人大哥拍着吴望的肩膀,笑着说道。

“谢谢大哥夸奖,我们会继续努力的,争取给大家带来更多好吃的。”吴望笑着回应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望的送餐服务在工地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他不仅关心饭菜的质量和口味,还时常与工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有时候他还会帮工人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或者帮工人们寄一些信件,取一些东西。

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工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也让他们更加信任和支持吴望。

一天晚上,吴望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坐在厨房的小院里休息。他抬头望着满天的繁星,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

他离自已那个买面包车、在北京买房、三十岁退休躺平的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当然他更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

“李叔、大宝,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吴望突然转过身,对着正在忙碌的李师傅和大宝说道。

“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李师傅和大宝闻言,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看着吴望,李师傅微笑着摇了摇头。

“小吴啊,别这么说,咱们是一个团队,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大宝也憨厚地笑道:“吴哥,你对我这么好,我当然要跟着你干了。以后我还要多学点手艺,帮你把生意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