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分为两场,第一场叫正场,第二场叫复试。
孙志高这种农家子弟,只需通过正场即可获取秀才功名。复试是留给官宦人家的子弟,这是本朝特有的科举规定。
本朝开国太祖为了防止官员们给照顾子弟、科举舞弊,特意下令规定,凡官宦子弟考中者,要进行复试,以检验其真才实学。
此规定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使得平民子弟有更多的上升机会。
其他朝代虽然没有此明文规定,但官员们也会主动避嫌,以免遭受流言蜚语,严重者甚至会倒台。明朝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高官们最忌讳自家子弟科考名列前茅。
自古文人相轻,那些落榜考生看到父子同朝,肯定会闹事的。除非中榜者像曹植一样,大家公认你才高八斗,如此才能信服。可像曹植这种天才中的天才,一个时代出上三五个就已经了不得了。
明朝的杨慎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他父亲高官显贵,杨慎中得状元,天下考生信服杨慎的才华,所以父子俩安然无恙。
不过后来杨廷和因“大礼仪”之争得罪了嘉靖皇帝,被贬职回乡。杨廷和走后,身为其子和文坛领袖的杨慎接过了父亲的任务,继续和嘉靖皇帝对着干。
杨慎先是策划实施殴杀嘉靖皇帝的心腹大臣,不过后来没成功。接着他又鼓动百官联名上书,最后率领大臣们“哭谏。”这桩桩件件都是同嘉靖皇帝打擂台,挑战皇权的威严。
嘉靖皇帝本来对杨廷和就有意见,杨慎是杨廷和的儿子,还和他打擂台,嘉靖皇帝对其痛恨至极。不过碍于父子俩的名气威望和杨廷和的拥立之功,他也不好直接杀人,于是嘉靖皇帝就把杨慎流放到云南。
明代的云南不似现代的彩云之南,那时候的云南是穷山恶水、不毛之地,嘉靖皇帝希望杨慎死在那里。
嘉靖皇帝一生六次大赦天下,杨慎属于遇赦不赦。即使他远在天边,嘉靖皇帝还时不时的询问大臣,杨慎生病没,死了没?
大臣们对杨家父子敬佩有加,为了保护杨慎,大臣们故意把杨慎说的很惨。嘉靖皇帝得到回复后,脸上高兴的红光满面,由此可见对杨慎怨恨已久。
而杨慎在云南官员的照顾下,身体硬朗着呢。他的仕途完蛋了,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其代表作《临江仙》还被改编成歌曲,老版《三国演义》的开头曲用的歌词就是出自此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后来杨慎到了古稀之年,他为了落叶归根就偷偷跑回了家乡。最终被人发现打了小报告,嘉靖皇帝派出专人押解杨慎回永昌。
院试的主考官是学政,学政是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地方任职的。
任期为三年,期间学政在任上要到所辖之地主持院试。
院试除了正场和复试场次,它又分岁试和科试。
岁试就是孙志高这种情况,从童生考秀才。通过岁试的,从此以后就是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科试则是成绩优秀的生员,才能参与的考试。只有通过了科试,你才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这叫做“录科。”
黎明时分,当人们还沉浸在美梦当中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已经开始起床洗漱了。寒窗苦读多年,今天是检验最终成果的时候了。
上岸为天堂,落水就继续在苦海中挣扎吧。每一次的科考都是对考生和其背后家庭的考验,人力、物力、财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托生富裕家庭,也不是每一个人有孙志高这样的传奇经历。
孙母这次为儿子准备的是定胜糕和粽子。定胜寓意胜利,糕点粽子谐音“高中状元。”
万事俱备后,三人拿着东西奔向考场。客栈里的其他考生也是陆续出门,路上逐渐汇成一股人流。
院试考场还是在扬州府学,所以孙志高算是驾轻就熟了。
告别母亲和三叔后,孙志浩提着考篮进入大院排队。
进入院内,孙志高把考篮抱入怀里。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院内灯火通明,所有考生都规规矩矩的排队。在灯火的照映下,院内情况一览无余。
孙志高打量着左右行队伍中的考生,这院试考生年龄包含各个阶段。也是,科举考试落榜才是常态。长此以往,就积攒下很多复读生。
就比如他前面这位考生,满脸皱纹、两鬓斑白,这年纪都能当孙志高爷爷了。看着他老态龙钟、瘦瘦弱弱的身影,孙志高都怀疑一股风能把老爷子吹跑了。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赞赏,不过孙志高个人还是不提倡。看老爷子的穿戴,也不像是富裕人家。
科考的花费可是很大的,若是普通家庭来上几次,非得倾家荡产不可。不过有些人已经偏执了,科考成了他心中唯一的信念。可现实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范进中举》一样大器晚成。
孙志高的师父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夏夫子当时已经是秀才了,享受到许多特殊待遇。可即便如此,家里依然撑不起他乡试一次又一次的落榜。
好在夏夫子痛定思痛,决定放弃科考,回家教书育人,日子这才好转起来。可有些偏执的人非要一条路走到黑,耗费青春年华,家里人也跟着受罪,最终落了个穷秀才、酸儒的藐称。
孙志高跟着队伍慢慢行进,突然他听到前面传来了哭声,考生队伍也有些哗然。紧接着院门又冲进一队官兵,院内的秩序得以稳定。
就在孙志高疑惑不解的时候,两个士兵拖着一个考生经过队伍。
该考生的脸上糊满了鼻涕眼泪,嘴里还大喊冤枉、有人陷害他之类的话。士兵为了不让其影响秩序,于是脱下考生的袜子塞进了考生嘴里。这下立刻安静了许多,考生只能哼哼几声,眼泪流个不停。
没一会的工夫,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走了出来。他面向排队的考生们说,刚才那个考生被搜出了小抄,所以考试资格作废。不仅于此,就连他童生的功名也保不住,还要禁考三年。
考生们心中早有所猜测,可没想到处罚这么的重。
孙志高也在想,刚才那个考生是真作弊,还是被人陷害呢。这个人他有点印象,名次排在他后面。除掉一个优秀的竞争对手,比短时间提升自已容易多了。
不想那么多了,提高警惕准没错。孙志高抱着考篮仔细看护,队伍里有些考生明显也是想到了这一层。大家互相防备,空气中弥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