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准将无语地告诉海伦,不要管他,您先摸着。
军事会议很快开始,一个不穿军装的男人(进门的时候海伦看到过)坐到了会议的主位上,那人一脸严肃,国防部的副部长乔治·史密斯坐次席,利瑟夫悄悄告诉海伦,那位面瘫的伯爵就是征兵官,基钦纳公爵。
主持会议的是陆军大臣基钦纳公爵,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贵族,即便是在战前常备军动员会上,他也不穿军服。
他操着一口流利的伦敦腔,一套措辞官方的话就念了起来。
因为完全不懂,所以海伦动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会议,然后他就傻眼了。
会议的议程很简单,就是召集代英常备师都加入战斗序列,同时带英计划将征兵数量扩充到65万人(尽管这些远远不够)。
会议要求:各军、各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将带英的意志传达到士兵和敌人心中,不断推进层层落实,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带英的大缺大德见底见效。
一是(加粗)要强化组织保障,在陆军在统帅部的一体领导下,充分认识到对盟约国家可能带来战争(代英尚未宣战)的重要性,切实将动员工作纳入核心工作,强化统筹调度,主要负责人主动担当、靠前指挥,同时构筑军纵横两向工作格局,做好与交通部的沟通协商,强化联动协作。同时,积极与统帅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衔接,整合战争资源。
二是要细化责任分工。要严格贯彻落实代英统帅部关于推进欧洲一体格式化的决策部署,紧扣重点攻击任务与战争要求,细化杀人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各大敌将精准落地,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落实链条。
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聚焦代英德政解读、典型案例宣讲(逃兵指南),构建“物理+精神”立体化宣传矩阵。物理上依托点五口径、77mm、105mm等多种宣传武器,引导士兵大干快上,精神上,利用吃瓜士兵、嘴碎士兵等载体扩大知晓率。定期收集逃兵体验反馈,动态调整宣传内容,营造全军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军队。
...
其实这些会议跟海伦没多少关系,首先是动员,海伦是常备军,除了少量的预备役需要召回,他们没有其他工作,而且他们是炮兵,技术兵种,即使他们想要招人,也只能问索尔兹伯里平原训练营要。
其次是战争任务,海伦的炮兵师是隶属于集团军群的,不首接参与普通战斗,毕竟你不能指望炮兵仅仅依靠一个警卫团上去拼刺刀吧,所以他们没有指挥部的命令,一般没有战争任务。
第三个是逃兵,炮兵相对于其他兵种安全性好很多,而且有步兵的保护,从来都是逃跑率最低的部队。基钦纳伯爵招来的新兵,才是逃兵的重灾区,这些补充兵套逃跑率冠绝全军。
一顿黑话加官话下来,海伦频频点头,这倒不是海伦大受震撼,而是这群人成功把海伦哄得昏昏欲睡。
海伦试图打起精神,然后他就失败了。
利瑟夫给海伦递了一支烟。
海伦舔了舔嘴唇,接了过来。
本来利瑟夫只是想让海伦别睡着,不知道海伦是睡糊涂了,还是怎么的,当即就点了。
会议室上几十号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海伦。
海伦吸了一口,感觉莫名其妙,不是台上坐着的人,叼着那么大个烟斗你们不管,我抽根细杆烟你们看我?
开会确实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海伦开到一半,以上厕所的借口润了出去。
走在陆军司令部的走廊上,迎面走来的所有人都放慢脚步,对着海伦敬起了军礼。
穿过暗色的走廊,他到了司令部三楼的楼道里。
海伦吐了一口气,他现在脑子里乱作一团浆糊。
冷冷的月光着他的脸,他又点了一支烟,他一会儿想到小偷,一会儿又想到那些该死的马儿,过了一会儿又想到战火横飞,尸体遍地的战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的中校也出来放炮。
“哎嘿?这不是国家英雄海伦先生吗?”小年轻非常惊讶,就像是看到了明星本尊一样。
“你是?”海伦一脸疑惑。
小年轻主动的抽了一根香烟,然后上下一顿倒腾,最后海伦看不下去,给他点了烟。“你是?”
“哦哦,我是苏格兰高地团的团长,在伦敦事变之前,是个少校。”
听闻这话,海伦想起来了,苏格兰高地团,不是那个在滨江路上被无畏舰炮击的团么?
联想到自己在那件事里,干的事情实在是有点缺德,他有点心虚。
“海伦先生您知道吗?那天晚上我差点死了。”
海伦摸了摸鼻子,“那你真幸运啊。”
...
海伦:坏了,怎么没崩死他,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人不会是来找我探讨人生哲学的吧。
“其实这不怪你。”
海伦后退了一步,他妈的不会是要谋杀我吧,我手杖呢?
“我己经习惯了死亡,在南非那场战争里,我差点就死了。”
“哦,我很抱歉,”海伦看了看这小伙子,小小年纪怎么就年纪轻轻的?
“我是不是话很多?”中校回头看了一眼海伦,海伦觉得他还是不笑的好,大晚上的好瘆人。
“没有先生,您继续!”对比了敌我差距之后,海伦觉得还是乖乖听话的好,稳住他,反派嘛总是死于话多,到时候利瑟夫一到,自己完全不虚。
“谢谢。”中校抓着栏杆,透过玻璃幕墙落在了远处的月亮上,“我上战场那年才17岁。”
30岁啊,比自己大不了多少。
“对我来说,战争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海伦又退了一步,这小阴逼,不会没发出嘎嘎嘎的微笑吧,娘的以为是报仇的,现在看起来他妈的是个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