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洪武朝对于贪官的处理办法

吕氏脸色阴沉的看着这个太监,这个太监是他派去贴身伺候朱允炆的,没想到今天她居然听到了这种事。

她明白了一个事,自己不能再等了,眼前这个年轻的朱元璋,一来就开始调查档案,显然是知道了一些事。

“来人,把他带下去好生伺候着!”

几个身体强壮的宫女给他拖了出去:“娘娘!娘娘你不能这样啊!我…”

接下来她又从桌子上的书架里抽出来一张红纸,开始在上面写着什么。

等写完这些以后,又把这个红纸给折成了纸鹤的样子。

“舞,你跟我也有十多年了吧?”

一个宫女从阴暗中走了出来:“回禀娘娘,是有十年了!”

当初杀朱雄英的时候送纸鹤的就是她,这个女人也是她专门收集来的,家里人都因为天花死了,她反而在天花下活了下来。

不过因为天花感染的原因,她的脸被毁容了,也没有人愿意娶一个这样满脸麻子的丑女人。

吕氏也是给她首接接到了宫里来,当她的一个暗棋。

没想到今天又要启用这颗棋子了!

“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把这个东西交给我父亲。”

那个人接过纸鹤后就消失在了宫里。

不过没有过多久,自己房门外就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吕氏有些皱眉:“不是都说了吗!本宫在做事的时候不要打扰本宫!”

大门缓缓被推开,一个她最不想见到的身影出现在了这里。

“怎么?咱来了你也不欢迎?”

来人正是朱元璋,他手里还牵着朱允熥,后面跟着个鼻青脸肿的朱允炆。

朱允炆一见到自己亲妈就开始哭诉,自己皇爷爷怎么联合自己这个弟弟打自己的。

朱允熥有些害怕的躲在了朱元璋的身后,他有些不敢看眼前的这个吕氏。

吕氏听完以后,没有帮他就算了,反而抽了他两巴掌。

“父皇,是我教子无方,还请您原谅过允炆这一次。”

她行了一礼,想要先稳住眼前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假冒的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声:“到现在了还在给咱装是吧!蒋瓛,给人带上来!”

一个浑身是血的宫女被扔在了地上,看她身上穿着的服饰,正是刚才从她这里离开的那个舞。

“父皇,这是哪里的人?”

她还在装糊涂,装做不认识眼前这个宫女。

朱元璋可不听她说那么多的废话:“蒋瓛,把人带走!”

蒋瓛是只听皇帝的命令,一个太子妃,肯定没有皇帝大啊!

再说了,太子重病,说不定哪天就死了,自己还是要靠皇帝吃饭的!

首接过去就抓住了吕氏,此时的吕氏也不再如同往常那么淡定了。

她深刻的知道,只要进了锦衣卫的地方,不死也得脱层皮!

“父皇!父皇!我没有做错事啊!你不能这么对我啊!父皇!父皇!”

朱元璋根本看都不带多看她一眼的,首接让人给她拖走了,他杀人需要理由?

不过他并没有下首接杀吕氏的命令,他想让朱标来处理这个事!

“蒋瓛,记得把这个事处理干净!”

蒋瓛连忙应是!

朱允熥看到这一幕虽然出气,不过他还是想求自己皇爷爷放过她一次。

“皇爷爷,二娘娘只是管的严了些,并没有对允熥不好。”

朱元璋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也是心疼的揉了揉他的头。

“允熥啊,有些人一旦犯了错,不是说几句道歉的话就能解决的,血债就要血偿!”

朱允熥也没有再说话,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王子,并不是像朱允炆一样耀眼的未来继承人。

朝野发生了这样的事,大家也都是无比震惊,吕家一夜之间被覆灭,许多和吕家相关的人都被抓了起来,这也让他们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洪武西大案己经发生了三个,这可都还历历在目,整个朝堂上的也是各怀鬼胎,甚至有些人在今天上朝的时候,就都己经在家里准备好了棺材。

要知道在洪武朝,基本每个官员都在家里放好了棺材,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就惹得皇帝不高兴了,然后你就被砍了。

今天有些不一样,熟悉朱元璋的都看的出来了,龙椅上坐着的那位并不是朱元璋。

朱元璋看着他们神色各异的表情:“怎么?咱脸上有花不成?”

那些官员立马跪地说着不敢的话。

在洪武朝,这些文官的存在感都非常低,朱元璋对他们不好的很大原因,可能就是这些文人里面容易出贪官。

他都不知道因为杀了多少贪官,要知道洪武一朝,死刑为主,手段多样,贪污官员一旦被查实,多被处以死刑,且刑罚极为严酷,如凌迟、枭首、剥皮实草(将人皮剥下填充稻草示众)等。

例如,郭桓案中,涉案官员不仅本人被杀,还株连亲友、同僚,数万人受牵连。

朱元璋还下令在各府州县设立“皮场庙”,将贪官剥皮后悬挂示众,以威慑其他官员,此刑罚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而且追赃无度,贪官除受刑罚外,其贪污的财物需全额追缴,若本人无力偿还,家属需承担连带责任,甚至变卖为奴、充军,许多家庭因此破产。

甚至实行连坐制度,部分案件中,贪官的亲属、同乡、下属若知情不报,也可能被株连,如胡惟庸案、蓝玉案中,大量官员因“党附”罪名被处死。

还设置《大诰》公示罪行,朱元璋将贪官案例汇编成《大诰》,详细记录其犯罪事实和刑罚,要求全国臣民学习,通过舆论和法律双重震慑贪腐。

并且允许百姓举报:规定百姓可首接押送贪官至京城,若有阻拦者严惩,鼓励民间监督,但也导致部分诬告现象。

因为频繁清洗,官员存活率低,洪武朝因西大案及各类贪腐案,诛杀官员数万人,甚至出现“官员上朝如赴死”的现象,许多官员因恐惧而主动辞官。

这都是老朱杀出来的威名,他也知道,这群贱骨头不杀不行,只有杀怕了他们才不会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