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张阳调试彩电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围观村民中传来,张光亮顿时脸色不喜。

一眼扫过去,只见一个憨憨的大个子站在人群中极为醒目,

“秦大傻,你胡说什么,这是彩电,你懂个屁啊!”

张光亮朝傻大个怒斥,“你如果不想看,就不要来我家!”

傻大个叫秦志强,上小学时发烧烧坏了脑子,智商不高,经常胡言乱语。

此时他可能急于看电视,一不小心戳中了张家大爷的痛处。

是啊,这台电视昨天就到家了,可家里人怎么都调不出台来。

现在摆在院中,只能当个摆设。

或许是张家大爷急于炫耀,一下子把家里买了台彩电的消息散布了出去,于是有了现在村民围观的场景。

“俺不要,俺还要看彩电!”

秦大傻对于张光亮赶人的事根本不当一回事,呵呵傻笑。

张光亮顿时无语了,自己跟个傻子计较什么。

而张阳看着一幕闹剧,感觉十分好笑。

不就是一台二手彩电么,没想到竟然引得村里人这么围观。

不过想想这个年代的背景,他又觉得十分悲哀。

这个年代虽然己经有所转变,但事实上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不太好过。

城市的工厂大部分己经开始走下坡路,下岗潮马上就要到来。

而农村人才刚刚解决温饱,大部分人还都在贫困线上挣扎,更没有心思追求什么精神粮食。

而这么一台彩电,估计应该是此时村民心中最顶尖的追求了。

不然,大爷张光亮也不会这么嘚瑟。

张阳看到正在电视前摆弄的堂哥张斌,走上前说明自己来意。

此时张斌正被电视搞的头昏脑涨,根本没心思搭理张阳,转头不耐烦道,

“二阳,你没看到哥在忙吗?哪有心思理会你那点小事!”

“我看你不去上大学也是好事,二叔家那点钱都花在你身上了,还不如买台电视看看!”

说着,张斌指着彩电,大大咧咧道,“二阳,你看,彩电,见过吗?”

“你嫂子花大价钱弄的,不然没有门路,你就是花钱都买不到!”

这个年代虽然没有票据一说了,但一些紧俏的商品确实很难在市面上买到。

就比如电视等电子产品。

因为此时国内电子产品产业还没有起步,组装电视所用的电子配件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

零件周转时间长不说,价格还贵。

看着堂哥跟大爷同样嘚瑟的样子,张阳顿时感到无语。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可此时,对方不提借自行车的事,这下可怎么办才好。

张阳眼珠一转,顿时想到了办法,慢慢说道,

“大哥,我帮你调好电视,你借我自行车怎么样?”

“洋车子就说洋车子,干嘛说要自行车!”

“二阳,不是哥说你,以后如果你不上学,就得改改你那学生气,不然别人容易说你不合群!”

张斌对张阳的咬文嚼字非常不喜欢,开口说教,不过最后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行吧,只要你帮我调好电视,我就把洋车子借你!”

此时,村里看热闹人越来越多,张斌有点顶不住了。

他怕他家再像张阳家那样闹出笑话,被村里人耻笑。

听到堂哥口中提到洋车子,张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个年代,自行车虽然己经国产了。

但在农村人们还是普遍称自行车叫洋车子。

因为国家穷,技术落后,造不出工业产品的印象,早就深入百姓心中,一时间很难走出来。

这很现实,也很残酷。

要想让百姓转变这种思想,上辈子国家整整用了三十年。

中间的经历曲折,只有国人才能体会。

当然这些不是他一个人能左右的。

不过听到堂哥答应借自行车,张阳便不再耽搁,迅速走到电视前,准备调试电视。

这时,村里人就有人起哄,“呦,大学生要出手了!”

这人的调笑顿时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哈哈,大学生出手肯定不凡,大家都静一静,咱们看看这个大学生究竟是怎么调彩电的......”

张阳回头扫了一眼村里看笑话的人,脸色十分平静。

这帮人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不过,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令他意外的事。

人群中,秦大傻神色有些激动,朝他挥手,憨憨喊道,“二阳,加油!”

对方脸上的真诚,张阳分感意外。

秦志强与他算是小学同学,只不过他上初中后就开始住校,两人的交集很少。

上一辈子也是这样,他去外地上大学工作后,两人的交集就更少了。

不过后来他听说,这个傻大个最后是为了救一个落水儿童,掉河里淹死了。

此时,看到秦大傻真诚的笑容,张阳朝对方微笑点了点头。

秦大傻更加高兴了,给张阳加油起来更加的卖力。

张阳走到电视机前,查看了一下电视品牌,

牡丹牌。

这个年代挺出名的一个电视品牌。

又仔细观察一下电视的按钮,没有手动调台的旋钮。

他顿时明白了张斌不会摆弄不了电视的原因了。

这种电视在这个年代是比较高级的那种,没有手动找台的旋钮。

这种电视别说农村人了,就连大部分城里人也不见得会使用。

不过这些对于张阳来说,就是小事情。

他记得这种电视在95年以后,基本上都会普及开来。

至于以后的等离子和液晶电视,那己经是05年之后的事了。

他查看电视的按键,了解清楚电视每个按键的功能,就随意按了那么几下,电视便进入了自动搜台的界面。

接下来,很快就完成了搜台,一共搜到的两个台。

一个曹城电视台和鲁省省电视台。

虽然能看的电视节目比较少,但当电视里的画面出来时,里面色彩绚丽的画面,引得围观村民阵阵惊呼!

“哇,真是彩色的!”

“真漂亮!”

“彩电就是不一样哈.....”

“要不说,人家张阳能考上大学,脑子就是好使!”

“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懂得就是多,连彩电都会调!”

........

张阳听着村民的议论,一脸平静。

这帮人真是......

这时,旁边堂哥张斌用胳膊肘捅了捅他,小声道,“二阳,你还真会啊!”

“啊?哦,这个很简单啊!”张阳随意回道。

“这还简单?”张斌诧异看了一眼张阳,心中五味杂陈。

张阳从小学习就很好,一首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而他则是一个反面教材,与对方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次,张阳考上大学而不去上,他还以为对方会和他一样,在家里种地过活一辈子。

为此,这些天他没少在背后蛐蛐张阳。

说张阳不去上大学,二叔家的钱白花了,还不如让张阳早早辍学。

可今天张阳的表现,让他有些惊讶。

彩电这么复杂的电器,对方随便一捣鼓就出画面了

这就给他一种感觉,上过学的人就是不一样。

随着电视节目的播放,彩电播放的色彩效果,惊呆在场所有没见过世面的农村人。

他们所有人都呆呆看着电视里的画面,不敢出声,生怕自己发出一点声响,电视彩色的画面会消失一般。

就连喜欢炫耀的张家爷俩也不再炫耀,静静看着电视里的画面。

此时电视节目演的是《孽债》,讲述知青返程后留下的家庭问题。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电视剧片尾曲熟悉的旋律响起,张阳有些失神。

多么熟悉的旋律,他此时才确认自己应该是真的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