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有些怯怯懦懦,似乎不敢与外人说话一般。
如果不是此时街上人流量比白天少了许多,张阳他俩还不一定能听到。
两人顺着声音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女孩拖着一个巨大的编织袋站在他们西五米处。
编织袋很是巨大,差不多有女孩那么高了。
女孩似乎己经很累,看到两人停住脚步看向她这边,想快速拖着编织袋过去,却怎么也快不起来。
见状,两人只好在原地等了一会,待女孩缓缓走了过来,这才问道,“你在跟我们说话?”
女孩走到近处,己是满头大汗,她羞涩的点了点头。
张阳与唐小夏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这女孩看上去应该是来打工的,与他们并不是认识。
对方喊住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张阳好奇问道,“你有事吗,小妹妹!”
听到张阳的称呼,唐小夏怕自己的白眼张阳看不到,狠狠拧了对方一下。
张阳吃痛不由惊呼了一声,吓的女孩差点提桶跑路。
还好是唐小夏的声音把她叫住了,“小妹妹,你有事吗?”
女孩名叫李燕,来自豫省,前来鹏城打工。
可来到此地,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她带的钱并不多,在鹏城转了两天后,眼看身上的钱都要花完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可她天生内向,不敢与外人说话,尤其是那些身穿花花绿绿的人。
这些人在她们老家都是一些盲流才穿的衣服,她就更不敢与那些人搭话了。
就在刚才,她看到张阳与唐小夏的穿着十分朴实,再加上说话带着他们老家的口音,这才敢大着胆子与两人说话。
“大哥大姐,你们知道这里哪里有工厂招人吗?”
“我第一次来,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工厂!”
李燕把自己的经历简单说了一下,顺便说了一下自己碰到的问题。
张阳与唐小夏面面相觑。
这姑娘可真够大胆的,什么功课都没做就敢往南方跑,心真大!
不过看着女孩坚毅的目光,唐小夏想起了刚刚重生回来的自己。
当初自己面对上辈子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她得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肯给对方提出那么苛刻的条件。
于是她把自己今天在厂区看到的职位都说了一遍。
李燕听到后,知道明天自己就有可能找到工作,几乎喜极而泣。
她千恩万谢,就差朝两人磕头了。
送走李燕,张阳看着这个瘦弱又坚强的女孩,拖着巨大编织袋,吃力行走在黑夜中,心中有些感慨,
对方一个小学学历的小女孩为了生活能吃这么多苦,而他上辈子作为一个科学院院士,对于工作却这么挑剔,实在太惭愧了!
就在他有些怅然时,身边却传来唐小夏惊喜的声音,
“张阳,姐有门路赚大钱了!”
“啊,你又有啥主意了?”张阳吃惊的看向妻子。
“我想我们可以卖一些工厂的招工信息!”
唐小夏想到自己赚钱的门路,莫名激动起来,颤抖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半天后,张阳总算明白了。
原来,唐小夏准备把所有厂子的招工信息,都汇聚到一起,然后打印到一张纸上,一张一张向外售卖。
这个年代,全国各地知道去南方能挣大钱消息的人不算多,也绝对不算少。
所以前来鹏城碰运气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就拿他们在汽车站见到的景象,每天从各地来到鹏城的大客车就不下几百辆,每天的客流量不下于几千上万人。
其中前来鹏城碰运气的人则占据了大多数。
这些人中,有在本地有熟人的,但更多的是像蒋小兰这种,人生地不熟的人。
他们俩把这些消息汇总,在火车站或者汽车站售卖这些消息,肯定有市场。
两人回到旅店后,整整商量了一个晚上。
张阳对做生意没什么感觉,整夜都是唐小夏一个人在畅想。
“张阳,你说姐这个想法怎么样,能不能赚大钱!”
“应该能吧!”张阳有些困意。
“那咱们明天去搜集一些工厂信息怎么样?”
唐小夏开始规划接下来几天的事情,
“今天咱们去了八卦岭,明天咱们再去黄金台,后天去南油.....”
“哦对了,咱们要带好纸和笔,把咱们看到的信息都记下来。”
“你字写的好,这项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就是咱们需要记录的内容......”
“工厂的招工要求以及工资待遇一定要有,哦对了,前往工厂的公交路线也要有。”
“这些刚来鹏城打工的人肯定没钱坐出租车.....”
唐小夏慢慢把赚钱计划接下来的步骤,一一细化出来,张阳听的目瞪口呆。
他还没见过妻子这么事无巨细规划一件事。
当然也有可能上辈子,他离家时间太久,对妻子平时做事的风格不太了解。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开始执行昨天晚上做好的计划。
他们当天就去了黄金台工业园区,记录好所有看到的信息。
接下来,就是南油、蛇口等其他工业园区。
两人整整跑了一周,才把信息收集好。
旅店里,唐小夏看着整理成册的信息,足足有十几页那么多。
看着那么多信息,两人有些发愁,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么多信息汇聚的一张纸上。
因为这些信息只是一些信息,信息其实本身没有太多价值,换做一个人随便就能搜集到。
但如果拿这些信息出去换钱,那么它的载体成本就会很高。
纸张还好,价格不是很高,但打印就很贵了!
毕竟如果全靠张阳手写,即使把他累死也赚不了大钱。
此时世面的还在流行油印技术,就是那种手摇油印机。
刻好的模板,放在滚筒上,手工摇动,每摇一圈,印刷一张。
这种技术虽然成熟,在各大单位和学校极其流行。
但其油墨不能速干,很多时候拿到印刷品后,上手一抹,手上全都是黑乎乎的油墨。
张阳在高中考试时,就经常用到这种试卷,每次考试下来,手上都黑乎乎的。
如果换做喷墨打印,成本则是首线上升。
他们这小打小闹的根本用不起。
因为此时国内的喷墨打印机全部依赖国外进口,先不是墨水昂贵,就连机器的售后国内几乎没有人能修。
所以张阳与唐小夏对于使用什么方式打印《打工须知》头疼了一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