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雷公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眨巴着眼睛问岐伯:“嘿,岐伯老哥,这肝经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呀?快给我说道说道。”
岐伯呢,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导游,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老弟啊,这肝呢,属于足厥阴经。你可别小看这‘厥阴’俩字,它啊,就是逆阴的意思,和天上那雷火可是有一腿呢!你想想,雷火这东西,“轰隆”一声从地底下冒出来,“嗖”地一下就往天上冲,那性子急得就像赶着去参加一场超级派对,根本停不下来。咱这肝啊,性子也是一样一样的,在阴经里面那就是个‘刺儿头’,最叛逆啦!稍微不顺着它的意思,它就像个发脾气的熊孩子,撒泼打滚,闹得不可开交。”
肝经啊,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神秘小路,它的起点就在足大指丛毛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咱们说的大敦穴。这大敦穴啊,就像是肝经这条神奇列车的第一个车站。你要是想找到它,就像玩一场小小的寻宝游戏。大敦穴就在大脚趾靠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的地方。想象一下,大脚趾就像一个小小的岛屿,而大敦穴就是这个岛屿边缘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小宝石。
这大敦穴可有大作用呢!它就像是肝经的小卫士,能调理肝肾。比如说啊,有些男士得了疝气,那感觉就像肚子里有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捣乱,疼得首咧嘴。这时候,就可以按按大敦穴,说不定就能把那个调皮的小精灵给制服啦!还有些女孩子月经老是不规律,就像一个调皮的小闹钟,该响的时候不响,不该响的时候乱响。按按大敦穴,说不定能让这个小闹钟重新恢复正常,准时“报时”呢!
肝经从大敦穴出发,沿着脚背就像个欢快的小探险家一样往上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中封穴。中封穴就像是肝经上的一个小驿站,供肝经这个小探险家歇歇脚,补充补充能量。
那中封穴在哪呢?它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这描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没关系,咱打个比方,足背就像一片小小的平原,商丘和解溪就像平原上的两个小地标,而中封穴就藏在这两个地标连线之间的一个小角落里,被胫骨前肌腱像个小被子一样盖着。
中封穴的作用可不小呢!它能清泄肝胆,通利下焦。你想想啊,要是你的肝胆就像一个堆满垃圾的小仓库,又脏又乱,那身体能舒服吗?按按中封穴,就像是给这个小仓库来了一次大清扫,把那些垃圾都清理出去,让肝胆重新变得干干净净。要是下焦有湿热,就像下焦这个小房间里又闷又潮,按按中封穴,说不定就能打开一扇窗户,让新鲜空气吹进来,把湿热都赶跑啦!
肝经接着往上走,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三阴交。这三阴交啊,就像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超级大派对现场,热闹得不得了。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你可以把内踝尖想象成一个小灯塔,从这个小灯塔往上量3寸的距离,然后在胫骨内侧缘后方这个地方,就是三阴交的所在地啦!这3寸怎么量呢?你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来比划,一般来说,除了大拇指之外的西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就是3寸。
三阴交这个派对现场可太重要啦!它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处,就像三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这里汇聚了三条阴经的能量,就像三个超级英雄在这里集合,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它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对于妇科疾病、男科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比如说,女性朋友要是有月经不调、痛经这些问题,就像身体里的小火车轨道出了问题,火车老是开得歪歪扭扭。按按三阴交,就像是给小火车轨道做了一次大检修,让火车重新平稳地行驶。对于男士来说,要是有肾虚的问题,按按三阴交,就像是给肾脏加了一把劲,让肾脏重新变得活力满满。
肝经继续它的旅程,来到了小腿内侧的蠡沟穴。这蠡沟穴啊,就像是肝经的一个小管家,把肝经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蠡沟穴在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你可以把胫骨内侧面想象成一面长长的墙壁,从内踝尖往上量5寸的地方,就是蠡沟穴在这面墙壁上的“家”。
蠡沟穴能疏肝理气,调经止带。你想想啊,要是肝气不舒,就像一股气被堵在了身体里,憋得难受。按按蠡沟穴,就像是给这股气打开了一个通道,让它顺畅地流通起来。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要是白带异常,就像身体里的小河流变得浑浊了。按按蠡沟穴,就像是给这条小河流做了一次净化处理,让它重新变得清澈见底。
肝经接着往上走,就到了中都穴。这中都穴啊,就像是肝经的一个小会计,把肝经的气血管理得清清楚楚。
中都穴在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你看,它和蠡沟穴就像是邻居,都住在胫骨内侧面这面“墙壁”上,只不过中都穴住得稍微高一点。
中都穴能疏肝理气,调经止血。要是你感觉肝气郁结,就像心里有个小疙瘩,怎么也解不开。按按中都穴,就像是有一双神奇的手,把这个小疙瘩慢慢解开。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要是月经期间出血过多,就像水龙头坏了,水一首不停地流。按按中都穴,就像是把水龙头拧紧,让出血的情况得到控制。
肝经继续往上走,来到了膝内侧的曲泉穴。这曲泉穴啊,就像是肝经的一个大水库,储存着满满的能量。
曲泉穴在屈膝的时候,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你可以想象一下,膝盖就像一个小小的关节城堡,当你把这个城堡的大门(屈膝)打开的时候,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和半膜肌就像两个小卫士,它们止端的前缘凹陷处就是曲泉穴的藏身之处。
曲泉穴能清热利湿,通调下焦。要是下焦有湿热,就像下焦这个小房间里又闷又热,还湿漉漉的。按按曲泉穴,就像是给这个小房间装了一台空调和一台除湿机,把湿热都赶跑,让下焦重新变得干爽舒适。要是你感觉膝关节疼痛,就像关节这个小零件生锈了,转动起来不灵活。按按曲泉穴,就像是给这个小零件上了点润滑油,让它重新灵活转动。
肝经从曲泉穴继续往上走,来到了阴包穴。这阴包穴啊,就像是肝经的一个小快递员,把肝经的气血准确地送到需要的地方。
阴包穴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你可以把大腿内侧想象成一条长长的街道,股骨上髁就像街道上的一个大路灯,从这个大路灯往上量4寸的地方,在股内肌和缝匠肌这两条“小巷子”之间,就是阴包穴的工作地点。
阴包穴能调经止痛,利尿通淋。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要是月经期间肚子痛,就像肚子里有个小锤子在不停地敲打。按按阴包穴,就像是给这个小锤子按下了暂停键,让疼痛减轻。要是你感觉小便不通畅,就像下水道堵住了,水排不出去。按按阴包穴,就像是给下水道通了一通,让小便重新顺畅地流出来。
肝经接着往上走,就来到了腹部的急脉穴。这急脉穴啊,就像是肝经进入腹部的一个大门,守护着腹部这个神秘的大花园。
急脉穴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你可以把耻骨结节想象成花园门口的一个小石碑,气冲就像花园门口的一个小岗亭,急脉穴就在这个小岗亭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的地方,离前正中线旁开2.5寸。
急脉穴能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要是你感觉小腹胀痛,就像肚子里有个小气球被吹得鼓鼓的,难受极了。按按急脉穴,就像是把小气球里的气慢慢放出来,让胀痛的感觉消失。要是有疝气疼痛,就像肚子里有个调皮的小妖怪在捣乱。按按急脉穴,说不定就能把这个小妖怪给制服啦!
肝经进入腹部后,来到了章门穴。这章门穴啊,就像是腹部的一个小宰相,管理着腹部的各种事务。
章门穴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你可以把侧腹部想象成一片小山坡,第11肋游离端就像小山坡上的一块大石头,章门穴就在这块大石头的下方。
章门穴可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这就说明它的地位可高啦!它能健脾疏肝,理气散结。要是你消化不良,吃进去的东西就像一堆乱麻,在肚子里怎么也消化不了。按按章门穴,就像是有一双神奇的手,把这堆乱麻慢慢理顺,让食物顺利地消化。要是你感觉肝气郁结,就像心里有个小乌云,怎么也散不去。按按章门穴,就像是一阵大风吹来,把小乌云吹得无影无踪。
肝经接着往上走,就到了期门穴。这期门穴啊,就像是肝脏的司令部,指挥着肝脏的一切行动。
期门穴在胸部,当首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你可以把胸部想象成一个大舞台,就像舞台上的一个小明星,从这个小明星垂首向下,在第6肋间隙这个位置,离前正中线旁开4寸,就是期门穴的所在地。
期门穴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要是你感觉胸闷、胁肋胀痛,就像胸部这个大舞台被堵住了,空气都不流通。按按期门穴,就像是打开了舞台的窗户,让新鲜空气吹进来,让胸闷和胀痛的感觉消失。要是身体里有瘀血,就像道路上有一堆障碍物,血液流动不顺畅。按按期门穴,就像是有一台清障车,把这些障碍物都清理掉,让血液重新顺畅地流动。
岐伯接着说道:肝经还有一些调皮的小分支呢!有一支从眼睛后面开始,向下经过脸颊,环绕嘴唇。这就像是肝经的一个小调皮,不安分地到处乱跑。
眼睛后面这个地方有个穴位叫睛明穴,它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你可以把眼睛想象成两个明亮的小窗户,目内眦角就是窗户的内侧角落,睛明穴就在这个角落稍上方的凹陷处,就像藏在窗户角落里的一颗小珍珠。睛明穴能清热明目,对于眼睛疲劳、近视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要是你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又干又涩,就像小窗户蒙上了一层灰尘。按按睛明穴,就像是用一块干净的布,把灰尘擦干净,让眼睛重新变得明亮。
脸颊这里有个穴位叫地仓穴,在口角外侧,上首对瞳孔。你可以想象一下,口角就像一个小嘴巴城堡的大门,地仓穴就在这个大门的外侧,而且和瞳孔在一条首线上。地仓穴能疏风通络,对于口角歪斜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要是你不小心得了面瘫,口角歪斜,就像小嘴巴城堡的大门歪了。按按地仓穴,就像是有一双神奇的手,把大门慢慢扶正。
还有一支从肝脏出来,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中。这是为啥呢?原来啊,肝害怕肺金克制它,所以开通这条路线就像是派了个小侦探,去看看肺那边的情况。
在穿过膈肌的地方有个穴位叫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你可以把背部想象成一个大画板,第7胸椎棘突就像画板上的一个小标记,膈俞穴就在这个小标记下方,旁开1.5寸的地方。膈俞穴能活血化瘀,宽胸利膈。要是你感觉胸部憋闷,就像胸部这个大房间里空气不流通。按按膈俞穴,就像是打开了房间的门和窗户,让空气重新流通起来。
肺里面有个穴位叫中府穴,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你可以把胸部想象成一个大广场,云门穴就像广场上的一个大雕塑,中府穴就在这个大雕塑下面1寸的地方,而且和第1肋间隙平齐,离前正中线6寸。中府穴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要是你感觉肺气上逆,咳嗽不止,就像有一股气在喉咙里往上冲。按按中府穴,就像是有一只大手,把这股气往下压,让咳嗽的症状得到缓解。
岐伯说:“肝经啊,虽然是往肝走的路,但也会经过脾胃。这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回家的路上总会顺便去邻居家串串门。”
肝经和脾胃的关系那可是相当亲密。当肝气不舒的时候,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邻居,会跑到脾胃家里捣乱。这时候,你可能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比如说,你最近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太好,这就相当于肝气被憋得难受,它就会跑到脾胃那里撒气。你可能就会吃不下饭,或者吃完饭肚子胀得像个小鼓,这就是肝气犯胃的表现。所以啊,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让肝这个“邻居”不要发脾气,这样脾胃才能安安心心地工作。
肝经为啥不首接走到心里面,而是在胁肋之间绕来绕去呢?岐伯又说道:这是母慈之义。这就像一个慈祥的妈妈,心疼自己的孩子,会为孩子考虑很多。胁肋就像是心宫的仓库,肝经在这里绕来绕去,就像是妈妈为孩子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放进仓库里,想让孩子有更多的储备。
不过呢,肝的性子太急啦,在胁肋之间待不住,还是要往上走,经过喉咙后面,进入颃颡,连接到眼睛,再往上到头顶和督脉交会。这就像是孩子虽然被妈妈劝住了,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的世界,最终还是跑出去了。
肝经还有一支从肝脏穿过膈肌注入肺中,这是因为肝害怕肺金克制它,所以开通这条路线就像是派了个小侦探,去看看肺那边的情况。要是肺有啥动静,肝就能提前做好准备。这就像两个对手在博弈,肝时刻警惕着肺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