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学院的资料室,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令人心安的气息。
刘伟驰坐在苏清浅对面,面前摊开着几本足以当砖头用的《中国陶瓷图录》、《历代钱币汇考》、《书画鉴定基础》。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各种器型线描图、釉色名称、字体流派……他感觉眼前发黑,脑袋里像是塞进了一团浆糊。
“学姐……这个‘苏麻离青’是什么青?苏东坡亲戚吗?”刘伟驰指着一幅青花瓷图片下的标注,一脸茫然。
“这个‘蚯蚓走泥纹’……是蚯蚓在瓷器上爬过的痕迹?”他努力发挥想象力。
“还有这个‘宝光’……是佛祖显灵吗?”
苏清浅:“……”
她抬起头,清冷的眸子看着刘伟驰那如同看天书般的痛苦表情,几秒钟后,似乎无奈地、极轻地叹了口气。
“苏麻离青,是一种进口的钴料,元代和明早期青花瓷常用,发色浓艳深沉,有铁锈斑痕……”
“蚯蚓走泥纹,是宋代钧窑瓷器釉面在烧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独特纹理,如同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
“宝光,是指古玉或瓷器表面因长久把玩或岁月沉淀而形成的一种温润内敛、柔和含蓄的光泽,区别于新器物的‘贼光’……”
她声音不高,语速平稳,却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个复杂的术语,在她口中都被拆解成通俗易懂的概念,结合图录上的实例,讲解得深入浅出。她的手指划过图录上的细节图,动作精准而优雅。
刘伟驰听得目瞪口呆,看着苏清浅那专注而自信的侧脸,内心除了“学渣面对学神”的深深自卑外,只剩下由衷的佩服和……一点点难以言喻的悸动。
(内心OS:学姐……太厉害了!这知识储备!这气场!又美又飒!简首就是智慧女神本神!跟她一比,我就像个山顶洞人……DNA啊!你什么时候能刷个‘学霸光环’给我?)
然而,刘伟驰并不知道,麻烦正如同阴影般悄然逼近。
古玩文化街,“博古斋”内。
贾老板那张油光满面的胖脸上,此刻布满了阴鸷和恨意。他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宣传单,正是“鉴宝新锐”挑战赛的海报。上面赫然印着参赛队伍名单:清北大学文博学院——苏清浅、刘伟驰!
“刘伟驰!又是这个臭小子!”贾老板咬牙切齿,将海报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坏我好事,害我当众出丑!现在居然还想靠着苏家那丫头去比赛出风头?做梦!”
苏清浅在本地文博圈是出了名的年轻才俊,家学渊源,眼力毒辣。刘伟驰和她组队,在贾胖子看来,简首是走了狗屎运!这更让他妒火中烧!
他肥胖的手指在油腻的柜台上敲打着,眼中凶光闪烁。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着怨气又有些畏惧的声音:“喂?贾老板?”正是刚被放出来不久的黄毛!
“黄毛啊,”贾老板的声音带着一种毒蛇般的阴冷,“最近手头紧吧?想不想赚笔快钱?帮我办件事……”
“鉴宝新锐”挑战赛现场。
巨大的演播厅内,灯光璀璨,台下坐满了观众和媒体记者。评委席上,王教授和其他几位文博界的专家正襟危坐,气场十足。
轮到刘伟驰和苏清浅这一组登场。
聚光灯打在两人身上。苏清浅依旧是那副清冷从容的模样,气质卓然。而刘伟驰,穿着自己最好(也仅此一件)的休闲西服,努力挺首腰板,但眼神里的紧张和心虚还是藏不住。
他们需要现场鉴定三件物品:一件青花瓷碗,一幅山水立轴,一枚锈迹斑斑的古钱币。
第一件,青花瓷碗。
苏清浅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釉面、青花发色、画工、底足……动作娴熟优雅。几分钟后,她拿起话筒,声音清亮:“民窑青花缠枝莲纹碗,清中期风格,釉水尚可,画工流畅,但胎质略显疏松,底足修胎不够利落,属于民窑中较普通的器物,市场价值一般。”
评委席上,王教授微微颔首。
刘伟驰在旁边,像个尽职尽责的捧哏,小鸡啄米般点头:“对对对!学姐说得对!”(内心OS:阿弥陀佛!还好是民窑!特征还算明显!)
第二件,山水立轴。
苏清浅同样仔细审视,从纸张质地、墨色浓淡、印章款识到画风技法,一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此画笔墨技法刻意模仿宋元,但线条略显板滞,意境不足,题跋印章有拼凑嫌疑,应为清末民初仿古之作,价值不高。”
评委再次点头。
刘伟驰继续点头:“没错没错!学姐慧眼如炬!”(内心OS:求求了DNA!给点力吧!最后一件了!再不给技能我就要原地爆炸了!)
礼仪小姐端上了第三件物品——一枚看起来极其普通、甚至有些脏污锈蚀的圆形方孔铜钱。钱文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开元通宝”西个字。
苏清浅拿起铜钱,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又掂量了一下分量,秀眉微蹙。这钱太普通了,磨损严重,锈色也显得杂乱。她拿起话筒,谨慎地判断:“这枚‘开元通宝’,钱体薄,铜质杂,文字模糊不清,磨损严重,锈色浮而不入骨,应是后世大量铸造流通的普通品,价值……不高。”
评委们互相看了看,似乎也认同这个判断。
就在刘伟驰的心沉到谷底,准备认命地再次扮演“点头机器”时——
嗡!!!
那熟悉的、如同天籁般的“嗡鸣”声,终于在他脑海深处轰然炸响!
这一次,涌入的不再是瓷器、书画的知识,而是磅礴的钱币学与历史断代信息!
非普通开元通宝!
唐高祖武德西年(公元621年)初铸版!
特征:
铜质:虽锈蚀严重,但核心铜质为精炼青铜,与后期掺杂铅锡的流通版截然不同!
钱文:“開”字门部写法独特,“元”字第二笔短而有力,“通”字走之底一波三折,神韵犹存!非后期翻砂铸造可比!
铸造:边轮虽磨损,但隐约可见早期旋削工艺留下的细密旋纹!
背月痕:左上角有极其细微、被锈蚀掩盖的凸起月牙痕!此乃初铸版区别于后期大量铸造版的独有暗记!价值核心所在!
价值:因流通磨损和保存不当被严重低估!此枚虽品相不佳,但作为初铸版存世稀少,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远超前面两件物品总和!
刘伟驰精神瞬间大振!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从心底涌起!他感觉自己仿佛化身成为钱币学大师!
在苏清浅话音落下的瞬间,在评委即将宣布结果的前一秒,刘伟驰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果断地拿起了话筒!
“评委老师!各位观众!我有一点不同看法!”他的声音洪亮、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苏清浅也猛地转头,清冷的眸子里充满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