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白炽灯管在头顶发出持续不断的滋滋声响,电流的杂音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陆沉舟蹲在打开的保险箱前,目光死死盯着内壁那道触目惊心的划痕。锋利的美工刀将“1987”这西个数字深深刻进木质纹理里,每一笔都像是刻在他心上——那是爷爷离世的年份,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转折点。
他的指尖不自觉地抚过那些刻痕,仿佛能触摸到当年爷爷的温度。这时,苏眠走上前,伸手按住他冰凉的手。陆沉舟抬起头,目光却被她手腕上的胶布吸引。那是从草稿纸上撕下的普通胶布,边缘己经微微卷起,上面印着半行褪色的公式。这行公式与爷爷笔记里计算糯米灰浆配比的方式如出一辙,让他的心脏猛地抽搐了一下。
“先报警吧。”苏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打破了实验室里令人窒息的沉默。但陆沉舟没有动弹,他的思绪己经飘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雨夜,爷爷临终前将机械表塞到他手中,反复叮嘱他要守护好那些承载着古建筑灵魂的珍贵笔记。
深夜的省博物馆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保安巡逻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当管理员用钥匙打开文物库大门时,陆沉舟的呼吸陡然一滞。原本存放爷爷手稿的玻璃展柜此刻空无一物,只剩下展签上“宋代古楼修复笔记”的字样被人用红笔狠狠划上刺眼的叉。
“三天前有人申请过文物数字化扫描。”管理员一边说,一边调出监控录像。画面中,一个戴着鸭舌帽、口罩的男人走进文物库,动作熟练地打开展柜。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袖口闪过一抹蓝色丝线——那颜色和质地,与顾承远常穿的定制衬衫袖口露出的丝线一模一样。
陆沉舟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清楚地知道,这绝不是巧合。顾氏集团为了得到爷爷的笔记,获取其中关于古建筑修复的核心技术,己经不择手段。
而此时的苏眠,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她想起父亲的旧相册里,有一张拍摄于1987年的合影。照片中,年轻的父亲站在一座古楼前,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身边站着的正是戴着那只熟悉机械表的陆爷爷。这个发现让她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那些被她刻意遗忘在记忆深处的童年碎片,此刻正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拼接成型。
她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对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发呆,嘴里念叨着一些她听不懂的关于古建筑的术语。现在想来,那本笔记本上的字迹,似乎和陆沉舟爷爷笔记上的风格有些相似。难道父亲和陆爷爷之间,有着她从未知晓的秘密?
回到宿舍后,陆沉舟一言不发地走进房间,翻出压在箱底的铁盒。铁盒里存放着他最珍贵的回忆——一叠老照片。他小心翼翼地将照片一张张摊开,目光在其中一张合影上停住。照片中,爷爷站在古楼前,身边的年轻男子正笑着看向镜头。陆沉舟的手指在照片上轻轻滑动,突然发现背景里这个男子的身影,竟和苏眠有着几分相似。
他将照片翻转过来,背面用钢笔写着“1987年6月15日”,正是那座宋代古楼坍塌的前一天。陆沉舟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拿起手机,找出苏眠父亲的联系方式,犹豫再三后,终于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通,苏眠父亲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喂?哪位?”
“伯父,我是陆沉舟。”陆沉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我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1987年那座宋代古楼的事情。”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苏眠父亲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因为爷爷的笔记被盗了,我怀疑和当年的事情有关。”陆沉舟如实说道,“而且,我发现了一些和苏眠有关的线索。”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久到陆沉舟以为电话己经挂断。就在他准备再次开口时,苏眠父亲叹了口气:“沉舟,有些事情,是时候告诉你了。当年,我和你爷爷一起参与了那座古楼的修复工作。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们被迫分开,那座古楼也在一场意外中坍塌……”
听着电话里的讲述,陆沉舟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爷爷常常给他讲起那段修复古楼的日子,脸上总是带着怀念的神情。但他从未想过,父亲和苏眠的父亲竟然有着这样一段渊源。
而此时,苏眠站在房间门口,听着陆沉舟和父亲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对古建筑修复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为什么会在看到陆沉舟爷爷的笔记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原来,命运早在多年前就己经将他们的人生轨迹交织在一起。
窗外,夜色渐深,城市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陆沉舟挂断电话后,与苏眠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坚定的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们都要找回爷爷的笔记,揭开当年的真相,完成老一辈未竟的事业。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就像守护古建筑灵魂的骑士,用代码和图纸与资本的洪流对抗,让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建筑,在数字世界中重新焕发生机。而那本褪色的笔记,不仅是打开过去的钥匙,更是连接未来的桥梁,指引着他们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