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造纸

九黎的阴影像块大石头压在华夏城上空。黑虎练兵场的号子声和兵器撞击声比以往更响、更急。

城墙上的火把彻夜不熄,映照着哨兵警惕的身影。

小壮的斥候像流水一样派出又回来,带回的消息越来越具体:九黎在西边那片矮山附近扎下了前哨,人越来越多,似乎在勘探什么。

王庭里,刘忠看着刘智和陆燃捧着的、越来越厚的木板和硝制过的皮子,眉头紧锁。

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仓库进出、新来人口登记、黑虎要的兵器清单、曹根报的种子需求……木板笨重,皮子珍贵,刻写麻烦,传递也不方便。陆燃跑得再快,抱着几块沉甸甸的木板也费劲。

他脑子里闪过前世那个轻飘飘、能写能画的东西——纸!

这玩意儿,必须搞出来!知识要传播,命令要传递,光靠木板皮子和几个人的脑子,太慢了!

“刘智!”刘忠叫来大司空。

“大王。”

“你脑子灵活。交给你个新差事。”

刘忠指着那些木板,“你想想法子,弄出一种轻的、软的、能写字的‘东西’!像薄皮子,但要比皮子便宜,要好造!”

刘智愣住了:“轻的、软的、能写字……比皮子便宜?”

他脑子里飞快转着,想到河边洗的麻布,想到树皮里面那层软膜,想到巧姐捣药的石臼……好像抓到了点影子,又模糊不清。

刘忠提示他,“至于原料嘛,树皮里面的白瓤子?水里泡烂的破麻布、烂渔网?或者那些没用的草根树叶子?试试把它们捣烂了,弄成糊糊,再摊平了晒干?”

刘智眼睛亮了:“树皮瓤……破麻布……捣烂……摊平晒干……大王,这法子……听着能试!”

刘忠拍板,“那就试试,人手你自己挑。需要什么工具,找阿木做!地方不够,找陆鸣划块地!需要柴火烧水(煮料?),找粟批条子。这事,跟找铜矿一样要紧。弄成了,记你大功!”

“是!大王!我这就去!”刘智捧着记录板,兴奋又紧张地跑了出去,感觉肩上又压了个大担子。

城东角,一处安静些的木棚里,传出孩童稚嫩又认真的跟读声,这是刘智抽空坚持办的“学堂”。

十几个年纪不一的孩子(多是工匠、队长的孩子),正跟着刘智在地上用树枝划拉符号。

“这个,是‘日’!像不像太阳?”刘智指着地上一个圆圈加个点的符号。

“日——”孩子们奶声奶气地跟着念。

“这个,是‘月’!弯弯的,像晚上的月亮!”

“月——”

“这个,是‘人’!看,像不像站着的人?”

“人——”

两个特别认真的孩子引起了刘忠的注意(他刚好路过)。一个是树的小儿子“木墩”,才六七岁,手指粗短,但划拉符号格外用力,眼神专注。

另一个是陆鸣手下一个小头目的女儿“草芽”,八九岁,学得最快,刘智刚教的,她立刻就能在地上写得有模有样。

刘智看到刘忠,想停下行礼,刘忠摆摆手,示意他继续。

他看着这些懵懂却努力的孩子,看着地上那些简陋却蕴含力量的文字,心中那份对“纸”的渴望更加强烈。知识,需要更好的载体。

“咚!咚!咚!”低沉有力的鼓声从城墙烽火台上传来,三声一顿,节奏沉稳。这是“平安无事”的信号。

鼓是之前打猎时蒙了兽皮做的,声音能传很远。

没过一会儿,“铛——!”一声清脆响亮的金属敲击声在冶炼区那边响起,悠扬传开。这是树新打出来的青铜锣,声音比鼓更尖锐,穿透力更强。

黑虎立刻对他的兵吼:“听到锣声了吗?冶炼区换班吃饭了!咱们也轮换!第一队,吃饭!第二队,顶上操练!”

鼓声报平安,铜锣调作息、传信号。虽然简单,但在这座日益庞大的城里,作用不小。新归附的人,很快也学会了听鼓辨吉凶,闻锣知时辰。

刘智在陆鸣划给他的、靠近河边的一块空地上忙开了。他挑了陶手下两个心细手巧的徒弟帮忙,又让阿木做了几个大木桶和结实的大木槌。

“木墩!草芽!放学了?过来帮把手!”刘智招呼着那两个学习认真的孩子。孩子们很兴奋,能帮先生做事了。

他们剥来许多构树(一种树皮纤维多的树)的内层白皮(树瓤),又收集了各家各户不要的破麻布头、烂渔网。

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扔进大木桶里,倒上水,又按刘忠模糊的提示,加了些生石灰粉(陶那边现成的)。

“泡!泡上几天!”刘智指挥着。

几天后,桶里的东西发出一股怪味,树皮麻布都烂糊糊的了。刘智让两个徒弟和木墩、草芽一起,用木槌“嘭嘭嘭”地使劲捶打桶里的烂糊。草芽力气小,捶得很认真。木墩力气大,捶得木屑纷飞。

捶打了大半天,烂糊变得更细更粘稠了。刘智找来一块平平的、带边框的木板(阿木临时做的),把烂糊小心地舀上去,用一块小木板尽量刮平刮薄。

“晒!放太阳底下晒干!”

大家都眼巴巴地守着。夏日的太阳很毒。过了大半天,木板上的那层薄薄的、灰黄色的糊糊,真的干了!变成了一张粗糙的、厚薄不均的、还有点扎手的“板子”!

刘智小心翼翼地把它揭下来。很脆,边缘一碰就碎,表面疙疙瘩瘩的,颜色也不好看。

“先生……这……能写字吗?”草芽小声问。

刘智拿起一根烧黑的细树枝(炭笔),试着在上面划了一下。一道黑痕清晰地出现了!

虽然“纸”面粗糙,笔迹毛毛刺刺,但确实能留下痕迹!

“能写!”

刘智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虽然这玩意儿离他想象的“轻软薄”差得远,但这第一步,成了!

“木墩,草芽,你们立了大功了!快,去告诉大王!我们弄出‘能写字的板子’了!哦不,是‘纸’!大王说的‘纸’!”

两个孩子欢呼着,像小鹿一样朝王庭跑去。刘智捧着这张粗糙无比、却意义非凡的“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就在这时——

“呜——呜——呜——!”

城墙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凄厉的牛角号声!这是最高级别的警报!

紧接着,瞭望台上的黑虎发出震天的怒吼:“西边!矮山!狼烟!九黎的狼烟!他们动手了!”

刘忠刚听完木墩和草芽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手里还捏着那片粗糙的、能写字的“纸”,脸上的喜色瞬间冻结。他猛地冲上城墙!

极目西眺,在九黎前哨盘踞的矮山方向,三道笔首的、浓黑的烟柱,如同狰狞的狼爪,刺破了湛蓝的天空!

九黎,终于亮出了獠牙!目标,首指那片可能蕴藏着华夏未来的铜矿!

华夏王国第一场真正的战争,随着这冲天的狼烟,轰然降临!刘忠手中的“纸”,仿佛也带上了一丝硝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