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全新的部落1
经过春季和炎季这么多的时候的改变,部落已经从以前的都老破小变成现在的焕然一新,整洁干净,井然有序。
白狼族部落的外围的围墙,是一座并非由常见的砖石所砌成的,而是巧妙地采用了木头作为建筑材料,和大块的石块巧妙结合在一起,建造而成的围墙。
这些上好的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后,通过一种古老而精妙的钉铆方法紧密地把石块结合在了一起。要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谓难以估量。
回想当初为了修建这道城墙,可是费尽了周折。众多的兽族们齐心协力,但由于工程量实在太大,仅凭他们自已的力量几乎无法完成。好在最终有五六个心灵手巧的兽族成功掌握了钉铆技术,才使得这项艰巨的任务得以顺利推进。否则,像我这般身材娇小、四肢纤细的兽类,若要独自承担起如此巨大的工程,恐怕非得累得半死不可。
或许此时会有人心生疑问:为何不选择用泥土或者砖块来建造城墙呢?毕竟以往其他地方的城墙大多都是用大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啊。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这里有很多大石头,而且即便不也可以直接用兽爪切割石块,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要什么将它们牢固地粘连在一起呢?既没有糯米,也没有可以把石头粘在一起不分开的树胶,甚至是连普通的大米也是十分稀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将宝贵的粮食用于建造城墙,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毕竟对于大家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填饱肚子,不被饿死。只有吃饱喝足了之后,才能去考虑其他的事情。所以在当前的条件下,使用木头石结合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森林中的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各种以后会变珍贵的树木。因此,当城墙的某些部分出现损坏时,可以随时更换新的木材进行修复。
相比之下,过去人类之所以较少使用木头来修筑城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优质的木材生长缓慢且数量稀少;其二,那些上等的木材往往被有权有势之人高价收购;其三,则是因为当时社会存在严重的阶级分化,普通人很难获得珍贵的木材资源;其四,即使能够得到一些好木材,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和阳光暴晒下,也很容易腐朽损坏。
然而,像金丝楠木这类名贵木材却异常坚固耐用,只可惜其数量稀少,生长缓慢,又被当权者用来建造了各种宫殿,而像城墙这些需要大量使用的,又可以用别的替换的自然不可能使用。建了宫殿还要弄个棺材体现他们的特权地位。
这次为了砍木头那可是派了最强的兽人们去砍的,树木老结实了,一般的兽那爪子都砍不断的,就是四阶中级的兽人也要砍很多下才能把树砍断。
看这墙可够结实了吧!一般的兽人可是打不穿的,四米高两米宽的墙可费了不少时候才建成的呢!
四米的高墙成半圆形围着部落住着的各个山洞,山洞后面悬崖前面是围墙一下安全感就来了。以后那些野兽想进来就难了,只能走大门了,小崽子们也不容易跑出去了,大门可是有兽人看守的,专门还在门口建了两个木屋呢。唉!看啥都新奇,就为这个在广场又建了几个木屋。一个给小崽子们玩的,给他们添了很多木头玩具。在小崽子们旁边给雌性们也建了个在里玩的大木屋。这小崽子、雌性都有了木屋了,这巫和族长也要有吧…
就这样,此刻在广场这边,有一个宛如遮风挡雨的港湾般的雄性大棚,有一个仿若充满童趣的乐园般的小崽子们的玩具屋,有一个恰似温馨家园般的雌性聚集地,有一个犹如救死扶伤的圣地般的巫医治疗室,有一个宛如庄重殿堂般的族长接待室。
有一个仿若忠诚卫士般的门口门卫室,有一个好似热情好客的驿站般的门卫边的防客室,还有一个集体的卫生间(毛侧),其中一个靠近门口的是雄性兽人的,另一个则靠近山洞西面的,是为雌性兽人准备的,与部落里的小溪近在咫尺。
那小溪流,犹如一条蜿蜒的银蛇,是外面大河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分歧,以小半圆的姿态从部落西边穿过。小溪仅有半米多深,当初将它围进来,也是为了雌性和小崽子们特意留下的。
有了这条小溪流,雌性和小崽子们洗手玩水便无需冒险跑去大河边上了,毕竟那里有野兽,实在太过危险。这条小溪当时还专门请兽人精心挖掘,然后铺上一层表面光滑的石头,当时甚至还让兽人进去踩踏,将里面踩得平平整整。踩平之后,又铺上一层光滑的小石头。
溪边还摆放了一些供人休憩的石头,担心太阳太过炽热,还移植了许多可口的果树,既能品尝美味的果子,又能享受清凉的树荫。
夏季的时候雌性和小崽子们都喜欢在这里玩,在部落里也不用人跟着,又可以玩水可是炎季最受雌性兽人和小幼崽们欢迎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