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全新的部落2
部落中的山洞已设门户,洞外有篱笆环绕,洞内有家具陈列。挂衣服的架子、柜子,放置物品的架子,就餐的桌子,可供人坐的小木凳,往昔冰冷坚硬的石床已变为土炕,炕面上如今铺着凉席,炕头的柜子中放置着厚薄不一用兽皮制成的被子。兽皮被子内填充的是用长毛兽的毛编织的被芯,虽比棉花略重,但保暖效果同样出色。
炕头立着一圈厚厚的稿蒨,此乃用长的像麦秆的野草藤编织而成的,或者是用晒干麦杆编织而成的,用于冬季铺床保暖之物。往昔棉花稀缺,七八十年代的乡下多以此物过冬。此老物件,或有许多人未曾得见。它是由一种高耸的杆状细草晒干后编织而成。冬日里,将其铺于炕上,再覆一张兽皮即可。如此,既能保暖,又不会使人躺在上面有烫感,亦有隔热之效。要一下子获取如此多的长毛兽毛实非易事,权且先以此过渡,日后再行改进。
山洞外篱笆里是每家的菜园子,种着木草在森林里发现的各种能吃的野菜,调味的各种调料还有果树。各家的小园子里种的都是自家比较喜欢常用的,部落外西面靠近大河边上是部落里的种植地。
种植地里种的是一种从春季一直结果到寒季冻死的野果,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错。这是从森林里移栽过来的,当初可是专门花了一天时间去移的,移栽了好大一片。这种果子不光可以生吃,还可以煮煮晒成果干保存起来了。种植地现在种的都是这种采了再结,结再采的可结果很久的果树。那些按季节熟的果子都是等熟以后大家一起去采摘。
种植里种的野菜也是那多发的,一个能变两个三个的,像就芦荟一样可以发很多小芽。或者是那种可以摘了可再发的,像韭菜一样可以割了再长。地里种的大部分都是这种野菜,大家会根据它们的味道啊、样子或是颜色给它起各种名字。
比较甜的犹如蜂蜜般的就叫甜果,红色的恰似一个个宝石般的叫红果,有个黄色的小巧玲珑但结得繁多的就叫黄小果,发芽的仿若新生的婴儿般叫小芽菜,吃叶子的宛如绿巨人般的叫大叶菜,像韭菜样的由于它带着些许辣味就叫刺条菜,各种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名字,其实给它们起名字犹如一场奇妙的冒险,还挺有意思的。
种植地边上还种了一些常用的草药,都是一些容易活的,对地有要求的草药想种也是不可能的。种植的都是一些常用而需求又比较大的草药,必须采摘才会去采,不是话就一直种着有急需了才会去采来用,平时都是用从森林里采的。
部落的北边是一个养殖园,有会打洞的跳跳兽,长长毛的长毛兽,会下蛋的咯咯兽、嘎嘎兽,挤奶的咩咩兽,很能生崽哼哼兽,都是一些小型兽。大的野兽难抓不说,也很难养的住,养着太费劲。就这些小型兽就够族人们忙活的了。
曾经,那些身体残缺的兽人和年老力衰的兽人每天都只能死气沉沉地躺在那里,仿佛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期望,苟延残喘般地度过每一天。那时候,他们眼中毫无生气,似乎整个世界都与他们无关,完全沉浸在了绝望之中。
然而如今,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看不到这些兽人有丝毫空闲的身影,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忙碌起来,犹如被点燃了生命之火一般,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每个人都像是装上了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劳作着。即便是有人担心他们太过劳累而劝他们停下来稍作歇息,得到的回应也是毫不留情的拒绝。
“滚开!别来妨碍我为部落做出贡献!我们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只会吃白饭、一无是处的废物形象,难道你们还想让我少干活?这绝对不可能!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拼命地干下去,不停地干!干!干!”听到这样坚决而充满激情的话语,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大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或许,这种全身心投入到劳动中的快乐,正是他们重新找回生活意义的关键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