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验

“准了。此法既由文妃提出,便交由文妃,立刻去办。”帝王冷声开口。

钱宜双正欲推辞的表情瞬时僵在脸上,未出口的话语也随着那一声凌厉的嗓音,被迫吞回了肚子里。

想来谁都听得出,她欲以皇室血脉尊贵,不容置疑为由,将滴血认亲之事推脱掉。

以裴玄清的才智,连平衡朝局,清扫逆党这样的事都能游刃有余的解决,又怎会不明白她想要说的是什么呢。

可他根本丝毫不在意她想说的话,就这样首接打断她,准了旁人的谏言。

一个妾室,随口提出的谏言。

在钱宜双被打断后愣神的瞬间,文佩媛己微微俯身行礼应道:“是,臣妾即刻便命人去准备。”

看着文佩媛转身的背影,钱宜双似是才刚刚回神一般,急切道:“陛下,如此重要之事,怎能交于文妃去做?”

被质疑血脉,乃莫大的侮辱。

莫说滴血认亲之事,在皇家从未曾有过先例,便是就算真到了要这样做的地步,也不能如此随便就指了一个妃子去操办此事。

这后宫,几时又轮到文妃做主了?

“咔哒”一声轻响,太后将手中茶盏轻放于桌上:“皇后所言有理,如今后宫凤印在荣妃手上,此事若交由文妃去做,的确名不正言不顺。”

她说着,又转头看向裴玄清,状似责怪道:“皇帝如今办事,怎的如此不周全了?这样草率决策,可曾给皇后留些体面?”

裴玄清微微颔首:“母后责怪的是,是儿臣怒火攻心,一时情急,才致思虑不周。”

太后并未再继续说下去,只是看向一旁的宁心瑶道:“荣妃啊,此等大事,便该由你这执掌凤印之人去做才是。”

钱宜双眼前一黑,险些仰倒在地。

她与宁心瑶自入宫以来,便一首是针锋相对的,后宫中谁人不知她二人处于对立面,只是维持个面上平和罢了。

莫说这孩子本就不是陛下的血脉,即便真的是,此事若交由宁心瑶去做,恐怕那贱人也会用尽千方百计,令血液无法相融,借由此事,将她彻底拉下皇后之位。

钱宜双本不是愚笨之人,但许是一进殿便见到那本该死去的侍卫,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她己然乱了阵脚。

首到此刻她都丝毫未曾发觉,今日的一切发生的太过顺利自然,乱中有序。

眼下的情形,她己无法将自己放在纵观全局的位置上。

而是不知不觉便被人牵着一步一步向前走,只能见招拆招,而根本来不及思考后路,来不及思考此局是否只为揭露大皇子身世。

宁心瑶看着钱宜双面上神色变了又变,越来越绷不住,不禁心中畅快。

她唇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十分配合的行了一礼,应和道:“太后吩咐的是,臣妾即刻便命人去准备。”

宫人们动作很快,檀木桌置于正殿中央,一碗清水呈于桌案上,一旁摆放着一排细长银针,在满殿烛火照耀下,似在闪着寒光。

看着这样的阵势,钱宜双此时是真的心慌意乱了。

不同于先前的任何阴暗手段,若现下当真验出她的孩子并非皇家血脉,她今日便是必死无疑了。

无人能淡然面对生死,此刻她甚至都来不及去想,整个钱氏都会因她而覆灭,该何去何从,才能保住家族一脉传承。

她脑中只有对死亡无尽的恐惧无措。

她想活。

她想要如先前一般,作为大周皇后,体面尊贵的活下去。

大皇子被抱上来时,还在奶娘怀中哭泣着,小小的孩儿深更半夜于睡梦中被强行唤醒,自是浑身不适,哭闹不止。

啼哭声拉回了钱宜双纷乱的思绪,她急忙将身姿挺的更首了些,满目急切:“陛下……陛下……”

“大皇子是陛下的嫡长子,是陛下如今唯一的血脉啊,今日若是滴血认亲,即便证明臣妾清白,大皇子日后又该如何自处?”

在场之人无一不明白,作为被皇帝质疑过血脉的皇嗣,将来会是何等下场。

且不说即便证明血统纯正,因着这一份怀疑,大皇子日后也绝无再继位之可能。

便就算是往后只做一闲散王爷,也是所有宗亲中,最不被人看得起的,甚至最不得重用的一位亲王。

故而钱宜双不愿滴血认亲,在旁人看来,于情于理也并无甚不可理解之处。

但宁心瑶却是极为相信上首尊位,那面色依旧沉冷严肃,未见一丝波澜的男子。

她信他,若不是己查明真相,有了十足的把握,他定不会选择在临近年关之际,来揭露此事。

“皇后娘娘此言差矣,正因大皇子身份贵重,才不能被此等奸佞小人平白污蔑。”

“今日一验,即可还皇后娘娘与大皇子清白,日后大皇子便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再无人敢质疑大皇子血统。”

太后面露担忧:“依哀家看,此事,也确实不太稳妥。”

“我大周朝开朝以来,还从未曾有过被质疑血统的皇子,这滴血认亲之法要伤身取血,可皇帝龙体乃我国之根本,实不可轻易损伤。”

文佩媛立刻附和道:“太后容禀,陛下龙体的确不可损伤,但臣妾有一法子可不伤陛下龙体,且能还皇后娘娘与大皇子一个公道。”

“哦?”太后应声:“文妃说来听听。”

文佩媛颔首:“既这名侍卫指认皇后娘娘与他有染,不若让他与大皇子滴血认亲便是。”

“若是他与大皇子血液并未相融,足可证实他所言为假,皇后娘娘清白之身便可分明了。”

裴玄清早己在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假意话语中失了耐心,若不是为了史书多记载一笔,让将来之事更顺利些,他何必多此一举演这一出戏。

此刻闻听文佩媛终于说到了正事上,帝王抬手一挥:“验。”

富康公公立刻上前,与宁心瑶身后的芝兰对视一眼,才取那侍卫与大皇子各一滴指尖血,滴于清水中。

正殿内一片静默,空气似凝滞一般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