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学问,飞鸽大套链

李卫东当众告知所有人,整个方案的具体实施和所需时间。

期间耽误的生产任务,就需要别的车间同心协力,共同帮助一车间分担一部分的压力。

要说怨言,私下里肯定得有人唠叨几句。

可真因为这个就埋怨李卫东,那倒真不至于,大家为的不都是生产建设嘛!

不过,厂里头生产任务重,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本来就很繁重的工作,突然又被加了担子,这下回家得更晚了,住得远的到家怕是媳妇儿孩子都睡了。

因为这个,私下里抱怨两句怎么了。

李卫东也是做好了,有人私下找他唠叨的准备,谁想唠叨就让他唠叨几句,不痛不痒的也没事。

只要对方不破口大骂,或是妨碍改造升级计划的正常推进,李卫东就只当自已个儿什么也没听见。

毕竟,任何队伍里,都少不了几个伪装成群众的害群之马。

该说的都说清楚,李卫东才示意方芸关掉话筒,结束他在红星轧钢厂的首次公开讲话。

“内容有点干了,全是实用性的东西,没有一点润色,这样不好。”

老杨对他的发言进行点评,认为他的发言太干太生硬,应该多些润色,这样听起来更舒服,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对于老杨的建议,李卫东全盘接受,比起他之前的发言,自个儿的发言确实太生硬了。

听着像是在做工作汇报,还是理工男的专业汇报。

里面全是干货,没一点水分。

好处是懂得人听上去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坏处是不懂的听个一知半解,还有那么点无聊。

听不懂的话,可不就剩无聊了。

能写好材料,做得好演讲,这可都属于个人技能,能够为自已加分增项的。

里面的学问,也不是谁都能学的会的。

李卫东觉着,自个儿今后肯定少不了要发言,这方面确实得有所加强。

你看老杨刚才的发言,同样是大白话,人说的就特别轻松,语气幽默,中间还夹带两句玩笑话,让大伙儿听完乐呵大笑,自然而然就把他说的话记在心里。

‘要不怎么说,这厂长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杨厂长是个怎样的人,李卫东这些天也从别人嘴里听说了些,加上自已接触了解下来,也算有个大致判断。

这人总的来说不好不坏,有点江湖义气,做事大咧咧的不拘小节,没什么太深的城府。

是个没多少心眼子的标准帝都北方汉子。

和这种人相处,不用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

就算得罪了他,除非是得罪死的那种。

不然,二两酒下肚,什么都好了。

“对了,你先别忙着走,跟我去趟办公室。”出了广播室,老杨又把他叫去自个儿办公室,打开抽屉取出一张票来,“这个,私人赠送。”

李卫东眼眸好奇的接过看了眼,眼神瞬间就瞪大了。

好家伙,飞鸽大套链。

飞鸽、永久、凤凰,国产三大名牌,放现在比后世什么BBA厉害多了。

有辆自行车,可以说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

放胡同里,整条胡同都想跟你混个脸熟,好等啥时间需要用车的时候找你开口。

就是街道办的办事员,也会和你多客套两句。

各品牌里又分不同型号,平式、花式,但最贵,最漂亮的就是大套链,也叫大链盒。

一般自行车,只有链条后上方会装一个倒钩形的防泥壳。

可平时还是少不了落灰,下雨天车轮子卷起的泥,更是甩的链条到处都是。

动不动,链条就让泥疙瘩卡住不动了。

要是没注意,突然卡住,咯嘣一声,链条卡断的有的是。

你瞅那下雨天,遇见泥路好些人都下来推车走。

为啥?

不光是怕滑倒,更害怕等下链条给骑断了,给自已扔在路上。

一根新链条,可得好几十块。

就算是修,也得好几块钱,那钱都够家里几个孩子一周的伙食费了。

大套链就不同了,整个链条完全被包裹在明亮的外壳里,里面的链条更安全,也不会落灰卷泥,能够使用更长时间。

既保证车子链条的稳定、整洁性,不会像普通车子动不动就撂挑子,又让外观看起来更具观赏性,漂亮且高级。

就这一张票,飞鸽大套链。

鸽子市里最少得卖百十元,花式150,平式100,都属于是公道价了。

遇上有段时间限票,来源少了,价格还得再涨个三五成。

所以说,别看只是一张票券,这个人情可大了。

“杨厂,这……我……”

瞧见他那个扭捏样儿,老杨心里就来气:“瞧你那样,不就是张自行车票,扭扭捏捏跟个老娘儿们似的,滚滚滚,赶紧滚蛋,看着就来气儿。”

“诶,那我滚了。”李卫东嬉皮笑脸,悄咪咪把票券塞进口袋。

“瞅你那点出息。”老杨笑骂了句,坐下抄起文件开始办公,他这个做厂长的忙不忙,得看上面任务重不重。

最近这些日子,上面的任务属实有点超标了。

拎着大包小包的,李卫东喜气洋洋出了小白楼,瞧见手里拿的臃囊,索性从盆里把军绿挎布包取出来。

斜挎在肩上,接着往里塞东西。

毛巾、皂角、牙刷、手电筒、电池,能塞进去的一股脑全给装里面。

再看白亮的搪瓷茶缸,上面有一个大大的喜字,旁边还有两朵牡丹花,瞅着就让人心里喜庆。

后面则写着一行红字:安全生产,重如泰山,帝都红星轧钢厂,1958年9月。

两个月前的新货,李卫东心里美滋滋的把搪瓷缸也装进包里。

这下,手里头臃肿的感觉一下轻了。

大步流星的出了厂门,李卫东直奔京戍zz文工团。

今儿个他来的早了些,文工团的排练还没结束,李卫东也不着急,就在门口靠边站着等。

他倒是也想跟门卫攀攀关系,拉拉家常,以后来往也能行个方便。

可兜里没烟,干搭话有点不礼貌了。

再说,门柱边上比松柏还直挺的岗哨属实有些扎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