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物资,全厂通报

后勤处的同志,按标准给李卫东准备生活用品。

先拿双喜脸盆,接着把皂角、毛巾、牙刷这类小物件放进去,最后才是暖瓶和手电筒。

这两样东西,得厂长单独签字。

暖瓶就不说了,手电筒可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生活电器。

寻常人家里头能有个手电筒,都是值得高兴地好事儿。

平日里有人来借了用,自家也跟着长脸了。

“暖瓶和手电筒,是组织特意交代,对你的额外照顾。”

李卫东的情况,组织是最清楚的,在这个年代没有老人帮衬,没点家底单枪匹马的出来工作。

就算分配好的工作,日子也是不好过。

像是有老人的家里,日常生活物件肯定都给孩子备齐了,哪怕家里没有多余的,也能轮番换着用。

可李卫东就不同了,他没有那是真没有。

所以,考虑到他这个情况,组织特意写了条子请厂里多多照顾。

毕竟是‘自已’养大的孩子,又是个有出息的,终归是操的心多了些。

“感谢组织,感谢领导。”

李卫东捧着脸盆,双脚‘啪’的并拢敬了个礼。

老杨签了字,抬头看见笑呵呵道:“行,挺标准的,拿上东西跟我走吧!”

俩人前后脚出了门,老杨接过他手里的暖壶帮他拎着:“有了这些,你那家也算有个样儿了。”

“还差得远。”

李卫东摇摇头,把自已想要弄个热水器的想法告诉老杨。

“你小子,心挺大啊?”

老杨没想到,他这一穷二白,就敢直接想热水器了。

那东西是谁都能搞来的,连他这个当厂长的家里都没有,想洗澡也得下澡堂子。

“人嘛,活着总得有点念想,祥子都想给自已买辆黄包车,现在日子好了,我还不敢往大了想想。”

“恩!”

老杨没好气的哼了声,道:“那你可得把嘴闭严,心里想想就得了,出了这门可别胡说八道。”

俩人说着就到了广播室,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请进。”

“厂长,您怎么来了。”

女播音起身迎了上来,笑容灿烂的说道:“是李卫东同志吧,你好,我是方芸。”

“我知道,声美人更美的播音员,方芸,方大姐,这厂里有谁不认识的。”

“呵呵,小伙子嘴巴就是甜,快坐吧!”

客套两句,老杨说明自已的来意,他要征用广播宣布一件大好事。

调试设备和话筒,方芸眼角的余光频频投向一旁的李卫东。

厂长说有大好事要宣布,带的人只有李卫东一个,所以,这个所谓的大好事应该和李卫东有直接关系。

就是不知道,是属于他个人的好事儿,还是对厂子有利的大好事。

“厂长,可以了。”

方芸起身让出位置,老杨横刀立马的潇洒坐下,“喂,喂喂~”

听到窗外传来清楚的回音,老杨这才满意的扯了下领导,开腔说道:“同志们,工友们,我是你们的厂长,杨康来。”

“今天,在这里,我有一个重大的喜讯要和所有人共同分享……相信大家也知道,前段时间我们厂来了两名中专生,是我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人才。”

“在安排完工作以后,李卫东同志进入一车间自动化设备室工作……在结合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和眼前真实的设备数据后,李卫东同志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老杨用大白话,以讲故事的方式将他对设备的改造升级说了个明白。

“在汇报给部里以后,部领导高度认可这份方案,并亲自指示由我来协助、督促李卫东同志,对我们厂一车间设备进行尝试性改造、升级。”

“这是一件值得所有人骄傲的大好事,如果一车间的设备改造顺利。那么,后续厂里其余车间的设备也将被改造,到时,我们厂的总体产量至少能够提升百分之25。”

“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消息,我想现在在听广播的工友,也和我本人一样非常激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不存在问题,那么普及向全国,进行系统大改造也是有可能的,这件事不仅是属于李卫东同志的个人荣誉,也是我们红星轧钢厂的集体荣誉。”

“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协助李卫东同志,完成对设备的首次改造,只有真正完成改造,取得成绩才能让所有人信服,让部里知道我们红星轧钢厂的实力,加大对我们厂的扶持和支援。”

“好了,关于这件事我就说到这里……滋滋……下面,请李卫东同志为我们讲两句。”

大喇叭里没了声音,陷入一片死寂。

等了大概有两三分钟,才‘咯吱’一声重新响起:“咳咳~大家好,我是李卫东。”

听见喇叭里传来的稚嫩男音,各车间里也是议论纷纷。

要说最热闹的,当数他所在的一车间。

“杨师傅,你这下是真长脸了。”

车间里的师傅们统一看向杨国栋,眼底的羡慕不加掩饰。

谁不想有这么个徒弟,刚进厂还没怎么着,就已经在大喇叭里讲上话了。

听厂长刚说的,他还去部里见了大领导,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赞扬。

接下来,还要主持什么改造升级方案。

年纪轻轻的,就干了这么些大事儿,以后怕是不得了了。

“哈哈~”

杨国栋咧着个嘴,笑的停不下来。

他也想低调、谦虚着点,可现实条件它不允许啊!

谁让自个儿运气好,白捡个能耐徒弟,你们这些个老家伙,就都羡慕去吧!

“整个方案,已经经过部里专家组的讨论,我个人也非常坚信它是可行的,所以,接下来一车间将会作为试点,按照方案进行改造升级。”

“如果一切顺利,三天后第一台设备将完成改造,两周内一车间全部完工,恢复生产。”

“在此期间,因改造升级耽误了的工作,请其他车间的师傅们多多担待,帮我们一车间把份额补上。”

“在这,我先向大家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