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部出来,老杨和李卫东皆是眉开眼笑。
“卫东,大领导说的话都记住了。”
“记住了。”
李卫东当然不敢忘了他说的,那可是一笔堪称巨款的奖励。
“记住就好,回头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稳扎稳打,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把好事儿变成坏事。”
李卫东神色一怔,才意识到他说的工作的事。
还以为他是在说奖励,想听听自已得了奖励后有何感想。
李卫东都打好腹稿,准备谦虚的表表态,自已做这些可不是为了奖励,那都是为了建设祖国。
没了唱高调的机会,李卫东兴致缺缺:“杨厂,有你和我师父盯着,我哪儿有犯错的机会啊!”
“哈哈哈~”
老杨放声大笑,实在是太开心了。
像这种在大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老杨干了十几年厂长,也是第一次遇到。
大领导的欣赏和赞扬,值得高兴。
可更让老杨高兴的是,李卫东这个年轻人身上所蕴含的潜力。
有了他这么个宝贝副将,以后被大领导夸的机会还少吗?
不过,他还是得给李卫东提个醒,以后千万得保护好自已的脑袋,别让人给磕着碰着,造成国家损失。
从他想到改造方案的那一刻起,他的脑袋就不仅仅是只属于他的了。
“要不您帮我管着得了,要用的时候再还给我。”
李卫东用手在脖子上一托,举着脑袋往他面前靠了靠。
看他这个讨打的样儿,老杨是真想给他一脚:“麻溜滚蛋,你小子,刚有点成绩就暴露本性了吧!”
李卫东本性是个什么样儿,连他自个儿都快忘了。
可在老杨眼里,这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讨债主,想要找人管管他吧,没爹没娘的,还真没处可说去。
坐在车上,老杨思前想后,觉着该给他找个媳妇儿。
这要有个识大体,稳重成熟的媳妇儿管着,他再怎么皮也能收敛着点。
“卫东啊,你也老大不小,眼瞅着也该成家了,有喜欢的姑娘没。”
“有。”
蔫吧唧唧靠着窗户的李卫东,闷声回了句“说不定哪天,我就结婚了。”
“真有了,我还想给你说门亲呢!”
杨厂暗道可惜,他还想给自家妹子他小叔子的闺女介绍给李卫东认识。
不过,老杨还没死心,试着探探他的口风。
要是刚接触,没什么感情基础,那多见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不定新介绍的,跟他更有眼缘呢?
“不见,就她了。”
李卫东回答的斩钉截铁,没一点回旋的余地。
爱,是坚定不移的选择。
可以是爱过后的不爱,也可以是爱而不得的遗憾,唯独不能是嘴上说着爱,遇见困难或更好的选择下的犹豫,权衡利弊。
那样的爱在他这儿不叫爱。
叫垃圾。
李卫东自认不是垃圾,前世更是因为接受不了垃圾才会一直单身,最后索性公开表示自已是不婚主义者。
物质横飞的年代,终究是玷污了他心中的爱。
可眼下,李卫东又找到去爱与被爱的可能,想到陪着秦晓白打完饭往家走的路上。
她那情窦初开,一颦一笑美如画卷的简单浪漫,李卫东就有点想跳下车自个儿跑了。
话说这破车,慢的跟他拄拐的姥爷一样还这么颠。
这像话吗?
……
回到厂里,老杨就亲自领着他去了后勤办。
“李卫东的生活物资,给他都补齐了,重复领的回头写个条子,找我签字。”
有厂长发话,后勤办自然没什么意见。
反正,工人有意见,闹情绪,出了问题也是找他,谁让是他签的字呢!
“领了东西先别走,等会儿跟我一块去广播室。”
老杨这是要向全场,宣布改造升级的大好消息,作为当事人和实际操作、技术指导、监督员的李卫东必须到场。
没错,这个改造升级方案,李卫东一人身兼数职。
没办法,谁让整个方案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别人就是想上他也得行才能上的去。
不过,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等方案完善,一车间的设备改造完成,跟着他观察学习的工人们也该理解的差不多了。
到那时李卫东就可以退居‘二线,’指导‘学徒们’上手开干。
“杨厂,你说到时候一群能给我当叔伯爷爷的老师傅们,在旁边给我打下手,这事儿合适吗?”
李卫东还是觉着,这个决定太草率了。
工人多光荣,多要面儿啊!
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各个都是六级工以上的大师傅,回过头来要给一毛头小子当学徒,打下手做小工。
这万一有个想不开的,不得直接从高炉钢架上往下跳啊?
“能想通最好,想不通就努力克服。”
谈起工作,老杨属于厂长的气势和派头立马就上来了。
这话他说的是一点不含糊,态度强硬,根本不怕有人因此闹情绪。
工农阶级领导一切没错,他这个厂长犯了错,被工人跳起指着鼻子骂也得认。
可只要他没犯错,做的都是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没有任何私人情绪和因素在里面,管你是多大的腕儿,多高的工级,多少年工龄。
都得按我说的,老老实实把活儿干了。
不干,闹情绪,挑起对立。
都不用老杨开口,工会就先给他收拾了。
工农阶级是主人,可当主人的也得有个主人样儿,为提高产量,增加生产效率,提升品质,让你们跟李卫东学怎么了。
不想学,那你倒是也有点别人不会的本事啊!
今儿你要是能把他李卫东的活儿干了,我立马让他给你端茶倒水当孙子,把你这大师傅伺候的舒舒坦坦。
什么,不会?
不会你废什么话,在这摆什么高级工的臭架子。
能干干,不能干憋着使劲干。
有意见下了工回家找你家婆娘撒去,这儿不是给你撒野摆谱的地方。
见老杨一脸严肃,根本没有温和解决的意思。
李卫东也只能苦笑一声,把腰杆给挺直了,既然事儿都干了,就没必要怕这怕那的。
什么都怕,还怎么把工作干好。
老话说得好,出名要趁早。
李卫东就是吃了出明晚的亏,要是让他早来两年,在学校就打响名气,这会儿哪还需要考虑这些。
不过,真要这样他也来不了红星厂。
首钢要不提前截胡,都对不起他第一钢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