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蔫坏,目标工程师

把媳妇儿送到文工团门口,李卫东厚着脸皮要啵啵。

然后,挨了一记小拳拳。

“德行。”

秦晓白甩着辫子跑进大门,只留他一个人在门口傻乐。

到厂里,先把车停好,李卫东又去小白楼,“厂长,有信了吗?”

“什么信儿。”杨厂一回头,嘴角长了四五个大火泡:“要是有信,我能这么着急上火吗?”

“嘿嘿~”李卫东没憋住笑意,“那您先忙着,我去车间看看。”

“卫东,你别急走,坐下说说话。”老杨抬抬手,让他坐在沙发上,扭头拉开铁皮柜,从里面取出自个儿的宝贝茶叶。

一把高碎,热水滚三滚。

嘿,表面漂浮的白沫比茶渣还多。

“来,喝点茶。”

见着老杨端着茶过来,李卫东抬起半个屁股伸手去接,“杨厂,您这也太客气了,该我来啊!”

老杨瞄了他一眼,心说‘你来,你倒是动弹啊!’

我都冲好,端来了。

你来,嘿~

这小子也是个蔫坏的,心里没憋好屁。

茶缸放下,老杨提起正事,“你这几天有没有把方案再做一做,看着完善完善。”

“部里那边虽然没消息,可咱得做好准备。”

“这么大的事儿,肯定是要上会的,一次未必能讨论出结果。说不定啊,有人会质疑你那方案的真实性,所以,你可得给咱们把场面撑住了。”

老杨是担心,有人故意刁难,鸡蛋里挑骨头,非得把这事儿给搅和黄了。

这么大的事儿,有反对意见太正常了。

换做老杨是领导,可能也得怀疑事情的真实性。

一个刚进厂没几天的小年轻,上来就想要颠覆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靠自已的技术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这听着,都不像是喝多了。

喝多都不敢这么说,这得是……脑子犯轴,没睡醒,白日做梦把心里话给说吐噜嘴了。

不然,他都不能这么吹的。

谈到技术,老杨不是很懂,可做行政管理后勤的工作,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什么先,什么后。

哪头轻,哪头重,什么该抓,什么该放,老杨心里可太门清了。

不门清,他也混不到大领导眼跟前去,更别说坐稳屁股下面厂长的位置。

背后有人撑,你自个儿也得撑得起。

那烂泥再撑也是烂泥,怎么它都上不了墙。

“我正想跟您说……”

李卫东顶着他惊愕喜悦的目光,从挎布包里掏出一份补充方案。

这是他近几天,闲的没事的时候写的。

每天学习进步,对自已之前的想法和思路也会有心得感悟,李卫东就顺手都记了下来。

“好啊,卫东,你可又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什么叫人才?

杨厂翻了翻手里崭新的资料,这个就叫做人才。

既懂技术,又通世故。

想到上面下发的,关于未来领导干部全面年轻化的征求意见。

老杨觉着,红星轧钢厂怕是留不住他几年了。

早晚,这小子得一飞冲天。

“行,资料我给送去,你先回去忙吧!”

‘诶,对了。’

杨厂回到办公桌后,拿起公文包回眸追问:“你今年的考核准备怎么样了,准备考几级?”

过完年可不只有工程师考试,还有各工种、技术员的等级考核。

杨厂是觉着,他这次怎么着也得考个12级实习助理。

厂里的介绍和推荐信,自已一并给他办了,让他把精力都放在好好工作上,时刻做好被部里问话的准备。

“不考了。”李卫东话音未落,老杨人就急了,“怎么能不考了,卫东,你可千万不能拿自个儿的前途开玩笑。”

眼见他表现的比自个儿还急,放下公文包就要重新坐回对面的沙发上,给自已好好上一课。

李卫东大喘气的说道:“我打算直接考工程师资格。”

“工……工程师,好啊!”杨厂砸吧砸吧嘴,到嘴边的劝解让他硬合着唾沫咽了回去。

当下,技术岗有自已单独的一套体系制度。

共分为16个等级,中专实习就是最底层,李卫东正处于这个阶段,工资36元。

15级是中专转正,工资42,5元,14级是大学生实习,工资48.5元,13级是大学生转正,工资55元,12级是实习助理,工资62元,11级是助理转正,工资73.5元。

10级是正式技术员,也是技术员的天花板,工资86.5元。

再往上,9级开始就是工程师了。

从9级到3级都属于工程师阶段,直到2级的副职称,像是副教授,副总工之类的,这个级别的工资达到278.5元。

1级,技术岗的天花板,院士、总工、教授、研究员都处于这个等级,工资322元。

当然,因为负责的课题和侧重领域不同,所能调动的资源和话语权有较大差别。

只是单从级别来讲,都处于同一水平。

李卫东想考工程师,杨厂感情上是支持的。

厂里能出个自已考上的工程师,对他这个当厂长来说是大好事。

别的不说,口头表彰肯定是跑不了了。

他只是有点担心李卫东准备不充分,上来就要考工程师,他是盲目自信,还是真有把握。

想到李卫东入厂以来的表现,老杨觉着属于后者,没点把握他不会这么自信。

“既然决定考工程师,那就好好准备。曲总工也不在,要不还能找他给你传授点经验。”

曲长河,红星轧钢厂的技术总监,负责厂里所有与技术相关的工作。

不过,近两个月他都要在奉天,参加行业领先技术交流会,并参与一项保密工作,大概率是见不着他本人了。

“杨厂,我有信心。”

李卫东要是没信心,也不会这么草草选择参加考试。

虽说,按规定考砸了也不影响下次接着考,可现实是下次再开介绍信、推荐信和组织关系证明,就得看运气和厂领导层的决定了。

毕竟,机会不能总给一个人。

你是厂里的职工,别人也是厂职工,又不是没给过你机会,你自个儿没考过能怪得了谁。

那你要是永远考不过,这推荐名额是不是要给你留一辈子。

没这个道理,对吧!

所以,没把握就别轻易开口,开口,考砸了。

下次什么时候再轮到,心里都别有情绪。

有情绪,那就是你的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