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配酒,越吃越有。
皮冻,红烧鱼,河虾螃蟹清炒,烩菜自然是必不可少,还蒸了一份豆腐。
和饺子一样,用蒜汁蘸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虾和螃蟹,是你二哥找人弄得,说是你爱吃,就是太小了点。”
秦晓白夹了筷子虾蟹,开心说道;“谢谢二哥。”
二哥点点头,无奈看向秦母说:“妈,这会儿能找着就不错了,还挑什么大小。”
“这话对。”老丈人夹了只拇指盖大的螃蟹,扔进嘴里嘎嘣嚼碎:“小是小,可小也有小的好处,连壳带囊一块儿就吃了,没一点浪费的地方。”
“恩,那倒也是。”丈母娘笑呵呵点着头,看李卫东只顾吃皮冻、豆腐,拿起勺子就给他挖了勺:“卫东,你也吃啊,别光吃豆腐。”
李卫东点着头,指着碗里的豆腐快速咀嚼吞咽:“这个好吃,老豆腐蒸出来太香了。”
“嘿,卫东跟我能吃到一块儿,这滚刀豆腐锅上蒸,给块肥肉也不换啊!”
老丈人摇头晃脑的,夹起一块豆腐在蒜汁里一滚,咕隆就送进嘴里。
上颚一压,卷着舌头就给咽了下去。
“滋滋~”
滋吧一口汾酒,诶~
这日子,舒坦。
“卫东,我听说你升官了。”
酒菜过半,餐桌上的节奏开始放缓,秦方武问起他工作的事。
“不算升官,就是个临时的工作小组,将来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李卫东端着酒杯,跟他碰了下。
“说是这么说,可要没点把握,领导也不会专门给你设个工作小组,还特意挂靠在工业司名下。”
这个消息,倒是让众人吃了一惊,秦晓白反倒好奇看向二哥问:“二哥,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害,你二哥是谁,朋友多的去了。”
秦方武拍着胸脯,牛逼轰轰道:“这边刚开完会,你二哥就收到消息了。”
“呵!”秦总长冷笑一声,道:“看把你给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能当得了工业司的家。”
秦方武面色戚戚,梗直的脖子也矮了几分:“我这不就说说嘛!”
“对了,卫东,你回头要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二哥能办都帮你办了。”
秦方武在后勤装备,大小也算是个头,别的不敢说,托他搞点紧俏物资还是可以的。
“好,谢谢二哥。”
这关系李卫东没打算用,可还是先谢谢他的好意。
“卫东。”
沉默寡言的大哥,端起酒杯看向他:“祝贺你,好好抓技术,别想取巧走捷径,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谢谢大哥。”
李卫东刚落下的杯子,被秦晓白填满,大舅哥跟妹夫之间的第一杯酒肯定是要喝的。
对于这个大舅哥,李卫东内心十分欣赏。
这是个能够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事儿的人,这点两个人很像。
可他俩高兴,有人不乐意了,“诶,不是大哥,你这话听着怎么像是在指桑骂槐啊,谁取巧走捷径了,我那叫人情世故懂不。”
老大瞥了眼他,都没搭理,冲着李卫东干脆道:“少和他来往。”
李卫东乐呵直笑,夹着菜笑眯眯的盯着拌嘴的俩人,津津有味的看着,谁也猜不出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诶,有意思……这老二真是个妙人。’
‘老大看着是个闷葫芦,背地里绝对反差……老实人可不会像他这样,指桑骂槐的讽刺自家兄弟。’
‘这哥俩,小时候挨揍挨少了。’
当着他老子的面儿,哥俩相互拆台,斗起嘴来没完。
从这点就能看出,秦家教育孩子还是挺开明的,至少能让孩子开口说话。
不像有些家庭,老子往那一坐,屋子里鸦雀无声,各个瑟瑟发抖的像只鹌鹑,别说说话了,连头都不敢抬。
偏偏,他自个儿还挺享受这种所谓的权威。
“卫东,吃好了吗?”
“吃好了,爸。”
“走,到那边喝茶去。”
老丈人叫着他到客厅喝茶,秦晓白也跟着起身笑道:“我给你们泡茶。”
“你留在这给你妈帮帮忙,结了婚还不知道干点活儿,茶我会泡。”
秦晓白嘟了嘟嘴,只能无奈坐了回去。
老丈人从柜子里取出喝新茶,李卫东上前就要接过,说“爸,我来吧!”
秦总长胳膊向后撤的躲开,玩笑道:“别,还是我来吧,我怕等会儿喝完连盒都没了。”
“……”李卫东尴尬挠头,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事儿啊,怕是得被吃一辈子。
为了一盒茶叶。
亏了,亏了。
李卫东拳头攥紧,心说‘这不行,回头得跟晓白说说,让她没事多回家坐坐,上次她说老丈人发烟是几号来着?’
给茶缸里放上茶叶,抬头发现李卫东在那愣愣走神,秦总长心里一慌,觉着有什么坏事将要发生。
左思右想也没想明白,只能放下茶叶去拿暖壶倒水。
裹卷的叶子在热水冲泡下舒展开,如同向上的生命力鲜艳绽放。
李卫东端着杠子,看着里面舒展开的茶叶,起起落落。
“卫东,你大哥刚说的话你要听,踏踏实实做好技术,该是你的自然是你的,老二这个人……放在他那个岗位上还行,做技术。”
秦总长嘴角一颤,意味深长的冷笑道:“不出两天,他就得惹出大乱子来。”
对自家几个孩子的性格,老丈人也是手拿把掐。
当初之所以让老二去装备处,就是因为他那个鲶鱼性格根本坐不住。
你把他放在需要人情世故的地方,那他就是如鱼得水,怎么混都能混出个样儿来。
可你非要把他当盘菜端上桌~
哼哼~
李卫东向着餐桌的位置看了眼,微笑道:“我觉着,二哥性格挺好的,术有专攻嘛!”
“他是不学无术。”对老二,秦总长心里头有太多的不满,“行了,大过年不说这些,让人生气。”
“你那个小组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需要的话,我可以介绍几位技术员给你认识。”
“进展挺顺利的,不出意外的话,过完年就能交付……”
和技术员交流,李卫东倒也不反对,但他更希望能拿到一些外国的前沿报告和专业书籍。
这个有助于他将脑海里的知识,磨碎吃透,彻底变成自已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