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六)

话说有一天,医馆里的气氛那叫一个热闹。小弟子像只充满好奇的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眼睛瞪得溜圆,满脸写着求知欲,扯着仙师的衣角问道:“仙师呀仙师,我最近脑袋里一首琢磨个事儿,就想知道这‘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到底是啥道理呀?我想来想去,想得脑袋都快大啦,您快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乐了,伸手摸摸小弟子的头说:“小弟子呀,你这问题问得好!来,听我给你唠唠。这‘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呢,其实就是在讲一种身体出现的特殊状况。啥叫‘厥’呢?简单说,就是你发现自己的手和脚变得冷冷的,就像刚从冰窟窿里拿出来似的,这就是‘厥’的一个明显表现啦。”

“咱先说说这‘阴阳气不相顺接’是啥意思。这就好比咱们身体里有两条超级重要的‘高速公路’,一条叫‘阳’路,一条叫‘阴’路。这两条路上呢,分别跑着两种不同的‘车’,就是阳气和阴气。正常情况下呀,这两条路上的‘车’都能规规矩矩地跑,该交汇的时候就交汇,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就像两个好朋友手拉手一样,身体也跟着舒舒服服的。

可有时候呢,这两条‘高速公路’上就出问题啦!不知道为啥,阳气和阴气这俩‘小伙伴’突然闹别扭了,不愿意好好‘手拉手’,也就是不相顺接了。这一闹别扭可不得了,身体就开始出状况咯。就好比交通堵塞了,‘车’走不了,身体里的各种‘物资’,也就是气血,没办法正常运输到该去的地方,特别是手和脚这些‘偏远地区’,就最先受到影响,变得冰凉冰凉的。

为啥阴阳气会不相顺接呢?这原因可多啦!比如说,有的人生活习惯特别差。大冬天的,别人都裹得严严实实,他可好,穿着个短袖到处跑,把自己冻得够呛。这就好比把身体里的阳气给吓跑了,阳气都跑光了,阴气就‘一家独大’,阴阳气就没办法好好配合,不相顺接,手脚就开始冷啦。

还有些人呢,饮食不规律,天天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这生冷的食物就像一群小冰块,进到身体里,把阴气搞得特别旺盛,阳气被压得抬不起头来,阴阳失衡,自然就不相顺接咯。这就好比往一个原本平衡的跷跷板上,猛地加了好多重物在一边,跷跷板就来了,身体里的阴阳平衡也被打破啦。

另外,情绪也会有影响哦!有的人老是爱生气,一生气,身体里的气就像被一阵狂风刮得乱七八糟。阳气本来该好好运行的,被这股‘狂风’一吹,到处乱跑,和阴气就接不上头啦。就像两个本来约好见面的小伙伴,一个被风刮跑了,另一个在原地干着急,怎么也碰不到面,这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啦。”

“那这‘厥’具体都有啥表现呢?最明显的就是刚才说的手足逆冷。你想想,正常情况下,咱们的手和脚都是热乎乎的,就像两个小火炉。可一旦得了‘厥’,这手和脚就变得冷冰冰的,摸上去就像摸到了冰块一样。

而且呀,这‘厥’还可能会让人觉得浑身没力气,软绵绵的,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也会没精打采的,干啥都提不起劲来。有的人还可能会觉得头晕乎乎的,就像喝多了酒一样,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的。

还有哦,这‘厥’要是严重了,可能会影响到人的神志。就像有的人会突然变得昏昏沉沉,甚至昏迷过去。这就好比一盏灯,本来亮堂堂的,突然没油了,灯光就越来越暗,最后熄灭了一样。身体里的气血供应不上,人的神志也就不清醒啦。”

小弟子听得眼睛眨呀眨的,忍不住插嘴问道:“仙师呀,那这手足逆冷到啥程度才算‘厥’呀?我有时候冬天手也冷,这是不是‘厥’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这可不是一冷就算‘厥’哦!一般来说,这‘厥’导致的手足逆冷,那冷的程度可不一样。正常冬天手冷,你稍微活动活动,或者找个暖和的地方待一会儿,手就热乎了。可‘厥’的时候,这手和脚冷得特别厉害,就算你使劲搓,或者烤火,也很难马上暖和起来,而且这种冷是持续一段时间的。

还有哦,‘厥’的时候不光是手冷,脚也冷得很明显,甚至从手指一首冷到胳膊肘,从脚趾一首冷到膝盖呢!就像被一层冰冷的‘铠甲’包裹住了一样。要是你只是偶尔手指尖有点凉,那可不算是‘厥’,可能就是单纯的保暖没做好啦。”

小弟子又接着问:“仙师呀,除了您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啥别的原因能引发这‘厥’呀?”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胡子,思考了一下说:“小弟子啊,这引发‘厥’的原因还有不少呢!比如说,有些人身体本来就虚弱,气血不足。就像一辆车,油箱里的油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路途坎坷,跑着跑着油就不够了。身体里的气血不足,阳气和阴气就没办法正常运行,自然就容易不相顺接,导致‘厥’。

还有一些人得了重病之后,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这时候要是不小心受了寒,或者劳累过度,也很容易引发‘厥’。就好比一棵刚种下去的小树苗,还没扎根稳呢,你就使劲摇晃它,或者让它暴晒在太阳下,小树苗肯定长不好。身体也是这样,大病初愈,还很脆弱,稍微不注意,阴阳气就乱套了,‘厥’就找上门来啦。

另外,用药不当也可能引发‘厥’哦!有的人一生病就乱吃药,不管什么药都往嘴里塞。有些药可能会对身体的阴阳平衡产生影响,要是吃错了药,把身体里的阳气或者阴气给压制住了,阴阳气不相顺接,也会出现‘厥’的症状。就像你本来想修好一个东西,结果用错了工具,把东西搞得更坏了一样。”

小弟子着急地问:“仙师呀,那这‘厥’要是犯了,该咋治疗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呀,这治疗‘厥’得根据不同的原因来对症下药。要是因为受了寒,导致阴阳气不相顺接,那咱们就用一些温热的药物,就像给身体里的阳气‘加把火’,让它重新振作起来,和阴气好好配合。比如说,用附子、干姜这些药,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火球,能把身体里的寒气都给赶跑,让阳气顺畅地运行。

要是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厥’,那就得补气血啦!咱们可以用一些像人参、当归这样的药材,它们就像身体的‘营养剂’,能给身体补充气血,让阳气和阴气有足够的‘能量’去正常运行。

还有哦,如果是情绪问题导致的‘厥’,除了用药,还得让病人调整好心态。咱们得跟病人好好聊聊,让他们别再生气、焦虑啦。这就好比给病人解开心里的‘疙瘩’,让身体里的气不再乱成一团,阴阳气就能重新顺接啦。

在治疗的时候,咱们还可以配合一些针灸的方法。找一些像足三里、关元这样的穴位扎针。足三里就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这个穴位就像身体的一个‘小开关’,刺激它能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它就像一个‘能量储存站’,针灸关元穴能补充身体的阳气,帮助阴阳气重新顺接。”

小弟子又问:“仙师呀,那这‘厥’在日常生活中咋预防呢?总不能等生病了再治吧。”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说:“小弟子呀,你这话问到点子上啦!预防‘厥’,关键就在日常生活习惯上。首先,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别让寒邪有机会钻进身体里。这就好比给身体穿上一层厚厚的‘防护服’,把寒气挡在外面。

饮食也很重要哦!要少吃那些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多喝点小米粥,小米粥就像一碗温暖的‘能量汤’,能滋养脾胃,让身体的气血运行更顺畅。还有山药,它可是个好东西,就像身体的‘小卫士’,能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厥’。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别老是生气、焦虑、抑郁。心情好,身体里的气就顺畅,阴阳气就能好好配合啦。你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花,看看草,心情一舒畅,身体也跟着健康。就像给身体里的气血注入了一股快乐的‘魔法力量’,让它们欢快地奔跑起来。

还有哦,适当运动也必不可少。运动能让身体的气血活跃起来,就像给身体里的‘河流’增加了水流速度,让阳气和阴气能够更好地交汇。你可以打打太极拳,慢悠悠地打一套,全身都热乎乎的,气血通畅,‘厥’自然就不容易找上门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