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医馆里阳光正好,照得屋子暖烘烘的。一个小弟子皱着眉头,满脸写着疑惑,像只迷失在迷宫里的小老鼠,一路小跑来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小弟子挠挠头,可怜巴巴地说:“仙师呀,我最近翻医书,看到了脏厥和蚘厥,这俩名字听起来就晕乎乎的,我是越看越糊涂。您快给我讲讲,这脏厥和蚘厥到底有啥区别呀?我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被这俩词搅成浆糊啦!”
张仲景仙师一听,忍不住乐了,放下手中正翻看的医书,摸了摸那长长的胡子,笑着说道:“小弟子呀,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说道说道。这脏厥和蚘厥啊,虽然都带着个‘厥’字,但区别可大了去了,就像猫和狗,看着都是小动物,可习性啥的完全不一样。”
“咱先来说说脏厥。你听好了啊,要是一个人得了伤寒,脉象变得特别微弱,而且手脚冰凉,这时候就得留意啦。等到七八天的时候呢,不仅手脚冷,连皮肤都变得冷冰冰的,这人还烦躁得不行,一刻都安静不下来,这就是典型的脏厥啦。
为啥会这样呢?这就得说到中医理论啦。咱们身体里有五脏六腑,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脏厥呢,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五脏出问题啦,特别是肾阳不足。肾阳就像家里的小火炉,本来应该烧得旺旺的,给身体提供温暖和能量。结果肾阳不足,小火炉快灭了,身体就暖和不起来,手脚和皮肤就冷飕飕的。
这烦躁不安呢,就好比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各个成员都慌了神。因为五脏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身体就不舒服,人自然就烦躁得坐立不安啦。所以啊,脏厥就是身体里的五脏‘闹罢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再讲讲蚘厥。蚘厥的人啊,会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会吐蛔虫。你想想,那蛔虫在肚子里折腾,时不时跑出来,多吓人呀!
一般来说,蚘厥的病人平时看起来还挺安静的,但时不时就会觉得心烦。为啥呢?这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它们喜欢待在比较温暖、舒服的地方。当肚子里寒邪比较重的时候,就像家里突然变冷了,蛔虫待不下去啦,就会往上跑,跑到膈这个地方。膈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小隔板’,蛔虫跑到这儿,人就会觉得心烦。
过一会儿呢,蛔虫可能又安静下来了,人也就不那么烦了。可要是这人一吃东西,蛔虫闻到食物的香味,就像闻到美食的馋猫,又开始兴奋起来,往上跑,人就会呕吐,还会再次心烦,然后就会吐出蛔虫。这就是蚘厥的奇妙之处,和脏厥完全不一样吧!”
小弟子眼睛睁得像铜铃,赶紧问道:“仙师呀,那这脏厥和蚘厥都这么麻烦,有没有啥办法能治好它们呢?”
“哈哈,这对付蚘厥啊,咱们有个厉害的方子,叫乌梅丸。这乌梅丸可不简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专门能打开治疗蚘厥的大门。而且啊,这乌梅丸还能治疗久利,就是长期拉肚子的毛病,可管用啦!”
“咱们来看看乌梅丸里都有啥宝贝药材。
首先是乌梅,这乌梅得要三百枚呢!乌梅啊,就像个‘酸甜小卫士’,它味酸,能把蛔虫牢牢地‘抓住’,让它们乖乖待在肚子里,别到处乱跑。你想啊,蛔虫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乌梅的酸味就像给小孩们设了个陷阱,让他们一不小心就掉进去,动弹不得。
细辛,这味药有六两,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就是 5×6 = 30 克。细辛就像个‘散寒小能手’,它能把身体里的寒邪都赶跑。你看,蚘厥不是因为肚子里有寒邪,蛔虫才不安分嘛,细辛一来,就把寒邪这个‘捣乱分子’给收拾了,让肚子里暖和起来,蛔虫也就没那么闹腾了。
干姜,十两,也就是 5×10 = 50 克。干姜可是个‘温暖大哥哥’,它能温脾胃,让脾胃这个‘小工厂’能正常运转。脾胃暖和了,消化功能好了,身体的气血供应也就充足啦,对治疗蚘厥和久利都有帮助。
黄连,这得要十六两,也就是 5×16 = 80 克。黄连就像个‘苦味小警察’,它特别苦,能抑制蛔虫的活动。蛔虫不喜欢苦味,碰到黄连,就像老鼠见了猫,不敢乱动啦。
当归,西两,也就是 5×4 = 20 克。当归就像个‘养血小天使’,它能补养气血,让身体的气血更充足。你想啊,生病的时候,身体的气血会损耗,当归就能及时给身体补充能量,让身体恢复得更快。
附子,六两(炮去皮),也就是 5×6 = 30 克。附子可是个‘回阳大英雄’,它能让肾阳重新振作起来。就像给家里快灭的小火炉添了一把柴,让身体暖和起来,改善脏寒的情况。
蜀椒,西两(出汗),也就是 5×4 = 20 克。蜀椒就像个‘麻辣小战士’,它有点麻辣味,能温里散寒,杀虫止痛。对于肚子里有蛔虫,又有寒邪的情况,蜀椒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把蛔虫和寒邪都给收拾了。
桂枝,六两(去皮),也就是 5×6 = 30 克。桂枝就像个‘通阳小快递员’,它能让阳气在身体里顺畅地流通。阳气通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能得到温暖和滋养,对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人参,六两,也就是 5×6 = 30 克。人参可是个‘大补元气的宝贝’,它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的正气。就像给身体的军队补充了很多强壮的士兵,让身体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疾病。
黄柏,六两,也就是 5×6 = 30 克。黄柏就像个‘清热小助手’,它能清除身体里的一些热邪。有时候,蛔虫在肚子里折腾,也会产生一些热邪,黄柏就能把这些热邪清理掉,让身体恢复平衡。”
“这乌梅丸的制作过程也挺讲究的。
首先,把这十味药材分别捣好,筛细。这就好比把不同的食材都准备好,切成合适的大小。
然后呢,用苦酒(其实就是醋啦)把乌梅泡上一宿。这就像给乌梅洗个‘醋澡’,让乌梅吸收了醋的酸味,变得更厉害啦,抓蛔虫的本事也就更强了。
泡好后,把乌梅的核去掉,再放到五斗米下面蒸。等饭熟了,乌梅也蒸得软软的啦,这时候把它捣成泥。你想想,蒸好的乌梅泥,软软糯糯的,就像香甜的果酱。
接着,把其他药材和乌梅泥混在一起,搅拌均匀,让它们充分融合。这就像把各种美味的食材都放进一个大锅里,搅拌搅拌,做成一道超级美味的‘中药大餐’。
最后呢,再往里面加入蜂蜜,放到臼里,用杵使劲捣两千下。这捣的过程可重要啦,就像给这道‘中药大餐’使劲搅拌,让各种药材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捣好后,把它做成像梧桐子那么大的丸子。这乌梅丸就大功告成啦!”
“这乌梅丸做好了,服用也有讲究哦。要在饭前吃,每次吃十丸,一天吃三次。吃一段时间后呢,可以根据情况慢慢加到二十丸。
还有啊,吃乌梅丸的时候,有些东西可不能吃。像生冷的食物,比如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冷饮,这些东西就像小冰块,会让身体里的寒邪更厉害,不利于病情恢复。
滑物也不能吃,像那些特别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吃了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影响药物的效果。
臭食也得离远点,像那些变质的食物,有异味的东西,吃了可能会让病情更糟糕。所以啊,吃乌梅丸的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这样才能让药发挥最大的作用,病才能好得快。”
小弟子听得入了迷,过了一会儿,又挠挠头问:“仙师呀,那脏厥有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呢?为啥乌梅丸能治蚘厥,对脏厥却不行呢?”
“小弟子呀,脏厥的治疗相对复杂一些,要根据具体的病情,综合调理五脏。因为脏厥主要是五脏功能严重失调,特别是肾阳不足,所以治疗的时候要着重温补肾阳,调理五脏气血。
而乌梅丸主要针对的是蚘厥这种因为蛔虫和脏寒引起的病症。乌梅丸里的药材,有的能驱虫,有的能散寒,有的能调理脾胃,刚好对症。脏厥和蚘厥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自然也不一样啦。就像不同的锁,得用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
小弟子又接着问:“仙师,那脏厥和蚘厥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会不会有啥变化呀?”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说:“这是肯定的呀!脏厥要是一首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肾阳越来越虚,身体的阳气越来越少,可能会出现西肢厥冷更厉害,甚至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
蚘厥呢,如果蛔虫在肚子里折腾得太厉害,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那可就麻烦大了。所以啊,一旦发现有脏厥或者蚘厥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拖延。”
小弟子想了想,又问道:“仙师,那这脏厥和蚘厥能不能预防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当然可以预防啦!要预防脏厥,平时就得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别让寒邪伤到身体。饮食也要规律,多吃一些温热、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羊肉汤、小米粥,给身体补充阳气。还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让身体的阳气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预防蚘厥呢,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别让蛔虫卵跑到肚子里去。尽量不吃生冷的食物,特别是那些没有洗干净的蔬菜水果。还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打扫房间,不给蛔虫生存的机会。”
小弟子听完,不禁感叹道:“仙师,中医真是太神奇了!就这么几个字,就能把脏厥和蚘厥分得这么清楚,还有这么详细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这乌梅丸的配方和制作也太讲究了,每一味药材都有它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