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张德财和张立冬夫子,都变成了非常通情达理的人。
尤其是张立冬,他这次在家里的课堂上装逼,内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于是,他又是一声轻咳,“那好,你们都各自归位吧,下次别再犯就是了...那啥,刚才介绍了那么多启蒙课本,我们今天就先从三百千开始...所谓三百千,自然就是指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咱们先来学习》《三字经》的第一段,跟我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接下来,张立冬这家伙,就开始了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授课。
慢慢的,他竟然从最初的紧张和忐忑中扛过去了,开始教的得心应手了起来!
而他也惊喜的发现,在坐的张家学童中,竟然真的有两个天才式的人物。
不用说,自然是小福宝和小丹丹了。
他用同样的方法,教的这些学生,哪知道这两个年龄最小的小不点,进步实在太快!
本来,他还想着,让自已三房的一儿一女,也就是张宝玉和张宝珠,在全家人面前,展露一下头角呢!
毕竟,他平日里已经或多或少的教过了这两个孩子一些字句。
尤其是张宝玉,他的《三字经》都算得上学过大半了。
可哪曾想,他儿子跟人家小福宝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那小子仅仅读了三遍,刚才张立冬讲授的第一段,竟然就直接会背了。
当着全家人的面,朗朗上口地背了上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背得跟张宝玉比起来,甚至比他还顺利!
小福宝这番惊人的表现...直接将张德财给惊喜得从床头站了起来,开始在旁边跺着脚乱转!
嘴里还神神叨叨地嘟囔着:“老张家,祖宗有灵啊...咱家有希望了...这一回,肯定能出一个秀才...不不不,没准得是一个举人老爷了...我的老天爷啊...你保佑我家小福宝.........”
看着他爹的这番喜极而泣的操作,张立冬作为夫子,甚至都有些吃醋了。
要知道,想当年他初次进学回来的时候,他爹也很激动,可跟今天比起来,那份因为他带来的激动,简直就算得上是淡定了。
果然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张立冬夫子还在一边吃着小福宝的飞醋,一边继续检查着其他学子的作业。
哪知道,又检查了没几个人,就又激动地喊道:“爹,爹,爹啊,咱家又一个天才...又一个啊.......”
他那激动万分的样子,直接把张德财给从狂喜的边缘,拉了回来。
又向正中间望过去。
只见二房的小丫头丹丹,正在那里摇头晃脑,一本正经地背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丹丹还在一字一句的背诵着,没有看到,一旁的张立冬夫子,嘴巴都长得大的能塞进去一个拳头了!
他眼望着正在背诵的小丹丹,嘴里低声对她念叨着:“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小祖宗,我今天晚上才教了第一段...你好歹给点面子啊...别背了,再背就露馅了.......”
接收到了信号的小丹丹,这才停住了嘴,傲娇地冲他一笑:“三叔,不,张夫子,我在你的指导下,都学会自学了...你应该为我骄傲啊...咋着,只允许你那个榆木疙瘩的儿子开小灶,提前学...我跟福宝哥哥就不能.......”
得!
小福宝一听,刚才给她捏的那把汗,也算是白捏了!
还以为这小丫头是不小心背多了呢!
谁曾想,人家是故意的!
原来在这里跟夫子家的孩子置气呢!
真是个小孩子脾气!
小丹丹的话,声音可不低,这下子何氏听明白了,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老三啊,我说呢,你刚才还在那里一直夸你们家宝玉呢,说他如何如何学得快,感情是你提前教了啊...你看看,我们家丹丹咋样,没有提前学...这不也.......”
好吧!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二房!
人家生的孩子争气,没办法。
张立冬这回彻底没脾气了,任凭何氏怎么说,他都不接话,连小福宝和小丹丹的底细,一个字都不透露。
毕竟,他当时可是向两个小不点做了保证的!
可紧接着,他好像又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总算是找到了两个人的弱项。
“那个,我还得说两句啊,张丹丹同学,你默诵的作业,是完成的不错,有些超乎了我的想象,可这笔字啊,还是写得太丑了,有些让本夫子没眼看...还有你,小福宝,你的字也跟她一样,不仅写得乱七八糟,这怎么还缺胳膊少腿的...那啥...以后自已别偷懒,下功夫把字给我练好了...要知道,字可是一个人的门面,科举考试的时候,你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对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吧!
小福宝和小丹丹,不得不承认,他们俩前世工作的时候,主要依赖的是电脑,早就把上学时期练的字,给浪费掉了。
话又说回来,不浪费也不行啊,那时候用的是硬笔,现在忽然换成了毛笔,软塌塌、悬乎乎的,任凭他们怎么样操作,写到下面的,不是墨多了,黑乎乎的一片;就是墨少了,字体分离.......
写字这玩意,还真是个大问题,小福宝想着,从今日开始,他就得好好地练一练!
既然下定了决心,以后要抓住科举的牛鼻子,那就得先满足了它的各项硬性条件。
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