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调合肥之兵北上

从始至终,刘备甚至都没有再见司马懿一面。

这也很正常,对于刘备而言,既然已经决定了除掉司马懿一族,就根本不需要再与司马一族虚与委蛇了。

而随着司马一族被陈到亲自押入大牢并看管起来,一众的汉军将领们也是各自归去。

洛阳城的夜色浓稠如墨,血腥味顺着夜风钻进每一处角落。

付燚踏入营帐时,烛火被穿堂风撩得剧烈摇晃,将他的甲胄映得忽明忽暗。

未过多时间,王平却是也来到了付燚的营中。

还不等付燚说些什么呢,王平便是急急地将门帘重重放下,这才开口道:“将军,你为何要蹚这趟浑水?司马氏一事,固然有其取死之道,可您也不该……”

闻言,付燚当然知道王平想要说些什么。

付燚也更明白,王平是真的担心自己才会在此刻来到自己的营帐说这些话。

随即,付燚也是不慌不忙地给王平倒上了一盏茶水,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如此一来,不仅曹魏的世家大族定会视我为眼中钉,就连我大汉的世家们恐怕也会视我为异类而多加排挤,对么?”付燚继续给自己倒上了一盏茶,这才缓缓说道。

“将军,您都知道,为何还?”王平很是有些不解道:“就算是要为关将军报仇,咱们也有的是手段,何必如此这般的醒目?司马一族到底树大根深,与曹魏朝中半数世家都有联姻关系。今带头清算,明日那些衣冠禽兽便会联手反扑。如今倒还有陛下虽为你撑腰,可日后……”

一边说着,王平一边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第一。”付燚随即伸出了一根手指,缓缓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念头通达,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司马懿让关将军遗憾离世,此仇不可不报,不可晚报!区区司马氏,叫我避他锋芒,这些年的仗就算是白打了。”

“可是。”听到付燚的解释,王平虽然也觉得有些道理,可却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而付燚自然那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状况,当即也是继续说道:“第二,你可知陛下多大年纪了。”

“约么六十多了吧?”王平有些不确定道。

“那我呢?”付燚继续问道。

“将军不过三十有四。”王平立即答道。

“然也。”付燚点点头,随即继续说道:“可如今,我已然是前将军了并封亭侯了。加上今次梁郏之战以及破洛阳之功,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就得晋车骑将军,并封乡侯了。可我才三十多而已啊!”

“将军的意思是?”王平有些不解地问道。

闻言,付燚却并未直接回答,反而是接着说道:“荆州、扬州之军,总数不下二十万,几乎占了汉军总数的一半以上,且都是我之部下。说句不好听的,本将之令,于荆、扬之中,更胜于陛下之命。”

如此僭越的话语一出,就算王平再迟钝也是反应过来了。

当即,王平也是一脸诧异地看向了林羽道:“将军您是想?”

微微点了点头,付燚也是继续说道:“虽然陛下神武,并不在意于我,也更不会疑心于我,但陛下毕竟年事已高。若您是陛下,你能放心么?”

“这。”面对这个问题,王平还真有些不好回答。

当然,由此,王平也是彻底地明白了过来,道:“将军,您是想在朝内树敌,从而叫陛下放心吗?”

“是,也不是。”付燚点了点头却又摇头道:“军权,从来都是最为敏感的存在,即便我主动树敌,只要我还在中枢,对于陛下,或者说对于未来之陛下而言,就是威胁。”

“那将军,您。”王平已经有些不敢听下去了。

如此死结,王平是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去解了

见状,付燚却是笑着说道:“放心吧,我已经有了全盘的打算。你便看着便是。”

“是。”王平当即应道。

对于付燚,王平还是相当信任的。毕竟,不管是怎样的情况,付燚都带着他一路趟过来了,这一次,王平自然也是依旧坚信着付燚。

而只有付燚自己知道,未来的他将要面临怎样的处境。

要知道,为了江山的稳固,历史上,刘备可是连刘封都能弄死的啊!

现在刘封已然变成寇封,但付燚自己的威胁,甚至比刘封还要大。

付燚的心里很清楚,即便是刘备能容得下自己,等刘备这一辈人故去,其后的人也未必能够容得下自己。

毕竟,付燚在朝内的根基着实是太浅了。或者说,付燚从没有真正走入大汉的核心,尽管付燚的手中握着足以颠覆大汉的资本。

因此,若是按照诸葛丞相给定的路走下去,大概率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自己被清算,要么自己成为霍光那般的权臣。

但无论哪种结果,却都不是付燚想要的结果。

哪怕是自己取得了最终权斗的胜利,也势必会大大损耗大汉的国本。

五胡乱华的情景,若是在付燚的手上再现,那付燚不得气死去。

所以,在关将军走后,付燚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为此,付燚开始了自己的布局,而斩杀司马一族,既是为了断绝司马懿篡权的可能,也是为自己之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至于是什么行动,那就得等后头再说了。

现在的付燚,还有着更加重要的事情——北伐!

也就在汉军为关羽的薨逝而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已经抵达邺城的曹丕也已经得到了司马懿献关的消息。

邺城铜雀台的飞檐刺破浓重夜色,十二根盘龙柱上的鎏金在牛油烛火下泛着冷光。

拖着玄色绣金袍裾的曹丕缓缓步入正殿,腰间玉带扣碰撞出沉闷声响,在空荡荡的殿内是那么的响亮。

一直不甚讲究着装的曹丕,在抵达邺城之后,反而是越来越重视了起来。

或许,他也已经感受到,能穿这龙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只是,尽管身上的袍服再是华丽,也掩盖不住鬓角新添的白发,还有凹陷的眼窝里藏着的血丝。

自从迁都洛阳以来,曹丕已经有太久太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报——”黄门令尖细的嗓音撕裂殿内死寂,“司马懿献潼关,汉军已占据险要!”厚厚的奏章重重摔在丹陛上的闷响,惊得满朝文武袍角微颤。

曹丕盯着案头的中原舆图,指尖深深掐进潼关所在的位置,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愤怒。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个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肱骨之臣,这个陪着他一路从公子走到世子再走到大王和皇帝的心腹之臣,竟会带着重要的关隘投了汉朝。

而随着黄门令的汇报,殿内也是陷入了一片的死寂。

司空陈群抚着花白长须的手猛然收紧,脸上血色尽褪,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一双昏黄的眼睛死死盯着报信的黄门令,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像是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旁的王朗拄着玉如意的手指节发白,鎏金冠冕下的眉头拧成深壑,不时偷瞥主位上阴晴不定的曹丕。

华歆将笏板攥得咯咯作响,目光游移在群臣与竹简之间,脖颈后渗出的冷汗浸湿了玄色朝服的领口。

钟繇垂首阖目,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着案几裂痕,苍老的面容笼罩在阴影里,唯有微微颤抖的睫毛泄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

显然,如此消息传来,对本就已经人心惶惶的魏国朝堂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是啊,就连司马懿这样的重臣心腹,都投了汉,他们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也就在这人心思动之时,曹氏仅存的大将曹休也是大步出列,铠甲上的铜片随着步伐哗啦作响:“陛下!末将以为,潼关一失,汉军随时可能北上,邺城作为根本重地,若不集中兵力,恐有倾覆之危!末将建议,立即调合肥七万大军,以固邺城之防!“

“曹将军此言差矣!“曹丕的话语刚落,一名身着灰袍、头戴进贤冠的中年文臣突然站出来反驳道:“合肥重镇,乃我东南之门户,更是青、徐、兖三州的咽喉要冲。一旦撤军,三州军民必定人心惶惶,不战而降!到时候汉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切断我三州之地,汉军关中、扬州、荆州三州之军更可合兵一处,邺城只会更加危在旦夕!“

“不错!“另一位身形消瘦、面容憔悴的朝臣也高声附和,道:“去年冀州蝗灾,粮草本就不足。此时调大军北上,千里运粮,损耗巨大。而合肥若失,三州赋税断绝,更难支撑长久战事!“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不少大臣纷纷点头,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头沉思,还有的掏出怀中的策论相互印证。

面对两人的反驳,曹休面色涨红,猛地按剑向前,铁甲下青筋暴起:“难道要坐视汉军逼近邺城?大魏基业,不能毁于一旦!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

说着,曹休也是再度看向了曹丕,道:“陛下,请允准末将与汉军决一死战。”

此话一出,其他身后的几名武将也跟着向前半步,甲叶碰撞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愿为大魏效死!”

“想要决战?谈何容易!“眼见着众将挺身而出,作为意见领袖的陈群终于开口,“若我是汉军!合肥大军一撤,我自从容收拾青、徐、兖州等地,再集结全国之兵力来攻,我军又该如何呢?“

听着陈群的话语,曹休也是再度反驳道:“即便我军不撤回合肥之军,合肥孤独悬在外,我军又能坚持多久?”

“能拖住一时,是一时!”又一名大臣再度开口道:“只要合肥能够顶住,我军再从三州之地抽调兵力,如此,我军方有与汉军一战之力也。”

......

望着群臣激烈争执的场面,曹丕只觉头痛欲裂。

“陛下,三思啊!”不等曹丕开口呢,又有几位朝臣跪伏在地,声嘶力竭而道:“当务之急,应稳固三州防线,安抚民心,再寻破敌之策!合肥之军是万万撤不得的啊!”

话音落下,几名朝臣更是哐哐地磕起了头来,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如一柄柄闷锤狠狠地砸在曹丕的心口。

殿外寒风还在呼啸,卷起细雪扑打在殿门上。

铁制的门环被风吹得不停撞击门板,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

深吸一口气,曹丕却是起身,龙袍下摆扫落案上堆积如山的军报。他望着殿外暗红的天际,那颜色像极了战场上凝固的鲜血。

眼见着情况渐渐偏向了陈群一方,曹休也是不肯甘心,赶紧也是说道:“陛下!如论如何,这七万大军不能再有意外了啊!”

此话一出,众人这才明白了曹休为何一定要这七万大军北上的原因。

曹休不是不知道放弃合肥的坏处,只是,他已经信不过合肥的贾逵了。

或者说,曹休已经信不过任何一个非是曹氏宗族之人了。

想想也对,就连司马懿都能降汉,还有谁值得信任?!

而听到曹休的话语,曹丕也是立即反应了过来。

之前所有的想法,都是基于合肥的贾逵能够继续坚守的基础上的。

可如今的情况下,贾逵真的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吗?

曹丕不敢相信,至少,异地相处,在得知连司马懿都降汉之后,自己肯定会有所动摇。

而想及此处,曹丕的心中自然那也是有了打算了。

当即,曹丕也是下令道:“曹休,速以轻骑而往合肥,率合肥守军即刻北上邺城。”

“陛下。”陈群立即上前试图再度劝阻。

“陛下英明。”一旁的曹休却是立即抱拳领命道。

而不等陈群再劝,曹丕便是立即再度安排道:“长文,此事情就这么定了。还有一事,交于你办,速速调集青、徐、兖三州之青壮,于邺城加强城防。能调集多少调集多少,明白吗?”

闻言,陈群自然知道此事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微微叹了一口气,陈群也只能是抱拳而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