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王姐的“政治嗅觉”与熊熊燃烧的“事业心”

钱主任那番关于“和谐邻里·模范社区”评选活动的“重要指示”,像一颗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湖面的深水炸弹,在李大明白的心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主要是充满了“哲学焦虑”和“现实忧患”的涟漪。他预感到,一场新的、规模可能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的“社区折腾运动”,即将在他眼前拉开序幕。

而李大明白的这种“不祥预感”,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因为,和谐里社区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王姐,也以其特有的、堪比“军用级雷达”的“政治嗅觉”,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那一丝不同寻常的“评选气息”。

也不知王姐是从哪个“内部渠道”(据小道消息称,可能是从街道办某位同样热爱广场舞的退休老姐妹那里,或者干脆就是从钱主任那总是忘记关严的办公室门缝里)听说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总之,就在钱主任召开“例行工作会议”的第二天下午,王姐便像一阵装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龙卷风,再次“驾临”了李大明白那间小小的、充满了“哲学尘埃”的办公室。

“小李啊!小李同志!”王姐人未到,声先至,那高亢而又充满了“革命热情”的嗓音,足以让任何正在进行“现象学悬置”的哲思都瞬间“破功”。

李大明白正对着一张白纸,试图用一种“从第一原理出发”的演绎法,为“和谐社区”构建一个坚实的“本体论基础”。他刚写下“和谐,作为一种超越了简单物理并存的社会生态样态,其本质规定性在于……”这句充满了“学术野心”的开场白,就被王姐这声“河东狮吼”给硬生生打断了思路。

“王……王姐,您怎么来了?”李大明白有些心虚地将那张写满“天书”的稿纸往旁边挪了挪,生怕被王姐看到,又引发一场关于“你这写的啥玩意儿,能不能说点人话”的“友好交流”。

“我怎么来了?我再不来,咱们社区的‘先进荣誉’都要被隔壁老王家(指隔壁阳光社区)给抢走啦!”王姐一屁股坐在李大明白对面那张唯一的访客椅上,脸上洋溢着一种“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使命感和一种“舍我其谁,建功立业”的……熊熊燃烧的“事业心”。

“王姐,您是说……那个‘和谐邻里·模范社区’的评选活动?”李大明白试探着问道。

“可不是嘛!”王姐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小李啊,我跟你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你想想,要是咱们‘和谐里’能评上这个‘模范社区’,那得多光荣啊!到时候,市领导来颁奖,电视台来采访,咱们社区的房价都得跟着往上涨!我王淑芬,作为社区的一份子,也与有荣焉啊!”

李大明白听着王姐这番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的畅想,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他知道,王姐这种“打了鸡血”的状态,通常都预示着……嗯,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折腾”即将来临。

“而且啊,”王姐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对李大明白说,“我可听说了,这次评选,不仅社区有奖金,表现突出的个人,也是有……有‘进步空间’的哦!”她一边说着,一边还意味深长地对李大明白挤了挤眼睛,仿佛在暗示“小李啊,你的机会来了,好好把握”。

李大明白:“……” 他觉得王姐的“政治嗅觉”可能比他还灵敏,或者说,王姐对这种“体制内晋升”的“潜规则”理解得比他这个“书呆子”要深刻得多。

“所以啊,小李同志!”王姐的声调又高了起来,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战斗意志”,“咱们必须得行动起来!主动出击!争取把这个‘模范社区’的牌子,给它抢到手!这不仅关系到咱们社区的脸面,更关系到……嗯,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江湖地位’!”

李大明白听着王姐这番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又开始不受控制地跳动起来了。他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才是“重点”。

果然,王姐清了清嗓子,开始向李大明白“建言献策”了——当然,在她自己看来,那都是些“金玉良言”和“制胜法宝”,但在李大明白听来,却多半是些……馊主意。

“小李啊,我琢磨着,要评上这个‘和谐社区’,咱们首先得把‘面子工程’做好!”王姐掰着手指头,开始一条条地罗列她的“施政纲领”。

“第一!咱们得把社区的环境卫生彻底整治一下!那些个乱堆乱放的杂物,楼道里的小广告,花园里的杂草,都得清理干净!最好啊,再发动居民们捐点款,把社区所有楼的外墙都粉刷一遍!刷成那种……嗯,喜庆的大红色!多提气!多和谐!”

李大明白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想起了自己那本关于《城市色彩心理学与社区美学构建》的初步构想,在王姐这“大红灯笼高高挂”式的审美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第二!”王姐继续说道,完全没有注意到李大明白那复杂的表情,“咱们得把社区的文化氛围搞起来!我建议啊,以我们‘夕阳红辉煌依旧’舞蹈队为核心,联合社区老年合唱团、太极拳协会、以及……嗯,你那个不怎么成功的‘哲学悦读会’(王姐显然还记着这茬),共同举办一场‘和谐里之春’大型文艺汇演!场面要大!气势要足!最好能请电视台的记者来拍个专题片!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舞动和谐旋律,唱响幸福乐章》!”

李大明白感觉自己的“文艺搞笑风格”在王姐这“主旋律宏大叙事”面前,简首就是“小巫见大巫”。

“第三!”王姐越说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模范社区”的奖牌在向她招手,“咱们还得评选一批‘和谐家庭’、‘模范夫妻’、‘五好楼门’之类的先进典型!这个评选标准嘛……我看就从我们舞蹈队里选拔!比如我跟我家老头子,虽然他平时有点不着调,但为了社区荣誉,我也可以勉强让他配合我,扮演一下‘模范丈夫’的角色嘛!到时候,把这些先进事迹都做成宣传展板,在社区里巡回展览,多有教育意义啊!”

李大明白听着王姐这一系列充满了“形式主义”和“个人色彩”的“宏伟蓝图”,感觉自己的“哲学储备”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他试图从“社区营造的内在逻辑”和“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等角度,向王姐委婉地表达一些……嗯,不那么“急功近利”和“表面文章”的看法。

“王姐,您说的这些……都很有创意。”李大明白艰难地措辞,“但是,我个人认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可能更需要我们关注一些……一些更深层次的、更可持续的……比如,邻里之间的信任与互助,公共事务的民主协商,以及……居民个体精神需求的满足……”

“哎呀,小李同志,你又开始说那些听不懂的了!”王姐不耐烦地打断他,“信任互助?民主协商?那些都是虚的!评委们能看见吗?能摸得着吗?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面子’做足!把‘声势’造大!让评委们一看,就觉得咱们社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奖牌,不就十拿九稳了吗?!”

李大明白看着王姐那张写满了“实干兴邦(主要是兴她的社区江湖地位)”的坚定脸庞,再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他知道,自己那套“审慎严谨、注重内涵”的“学院派”作风,与王姐这种“积极主动、讲究排场”的“江湖派”风格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次元壁。

而王姐,显然己经将自己定位为这场“和谐社区争夺战”的“总指挥”和“首席参谋”。她热情地邀请李大明白加入她的“核心智囊团”(主要是负责写材料、做PPT、以及在她“灵感迸发”时充当捧哏),并表示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为和谐里的荣誉而战!”

李大明白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和谐里”社区的未来,以及自己那即将再次被“蹂躏”的“哲学神经”,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知道,这场由钱主任“暗示”的“和谐社区”评选,因为王姐这熊熊燃烧的“事业心”的强势介入,注定又将演变成一场充满了“意外”、“反转”和“李氏哲学困境”的……社区大戏。